前言
这些年日本几大主流媒体的报道,跟以前不太一样,提起中国的技术,没有敷衍的客观陈述,反而有股“被震撼到”的认真。
例如分析中国汽车“10 年跑完他们 50 年的路”,又认为中国航母技术“比预想快了十好几年”。
虽然咱们自己看国内新闻,知道发展势头好,可从曾经的技术强国嘴里说出这些话,那种“实实在在的强大”感,比任何自夸都更有冲击力。
回首才发现,中国早就不是以前那个“跟在后面学”的角色了。
日本曾经的“优势领域”,中国悄悄追上来还领跑了
有些领域,日本早年一直握着“领先牌”,觉得自己的技术没人能比,可这些年中国的表现,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
就说汽车行业吧,日本汽车业的辉煌能说上好几年,丰田的混动技术、本田的发动机技术,曾经是全球车企都要模仿的标杆;东京车展更是他们的“主场秀”,过去几十年,核心展区永远是丰田、本田的天下,媒体报道全是“日本技术引领全球”的调子,连其他国家的车企去参展,都像是“来学习的”。
可 2023 年 10 月的东京车展,风向变了。中国比亚迪带着好几款新能源车参展,展区前排队体验的人绕了好几圈,比旁边丰田、本田的展台热闹太多。
一边是比亚迪展台的人挤人,一边是丰田混动车型前没多少人,日媒体配的标题特别直接:“中国 10 年走完日本 50 年”。
他们为啥这么感慨?因为日本原本算着,中国会慢慢跟着他们搞混动,没成想咱们直接跳过混动,一门心思做纯电,还把产业链从头到尾打通了,电池、电机、电控,连车规级芯片都能自己造,不用看任何外部供应商的脸色。
除了汽车,高铁也是如此。日本新干线早年间在全球抢订单,泰国、澳大利亚的不少项目,都被他们以“技术领先”拿下,那时候他们觉得“高铁只有日本最靠谱”。
可这些年,中国高铁开始走出去,阿根廷的圣马丁线、印尼的雅万高铁、埃及的斋月十日城轻轨,最后都选了中国中车。
因为中国跟日本不一样,日本只卖列车设备,后续的轨道建设、维护培训、甚至资金支持,都得找其他公司合作;中国是“一竿子插到底”,从前期勘测设计,到中期建设施工,再到后期运营管理,全打包了,价格还比日本低不少。
就连日本一直在意的“精密制造”领域,中国也开始有了突破。
比如工业机器人,过去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的机器人,在全球制造业里占了很大份额,他们觉得“中国造不出这么精密的设备”。
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不仅能做简单的组装,还能做芯片封装、汽车焊接这些高精度工作,出口到了德国、法国的不少工厂。
现在,不说技术如何,中国机器人的性价比已经超过日本了”。
高端技术领域的突破,比日媒预想的快太多
如果说在熟悉的领域被追上已经够意外,日本还能接受的话,那在更复杂、更高端的技术领域,中国的突破更让日本媒体始料未及,甚至有点“不敢相信”。
最典型的就是航母技术里的电磁弹射。
日本一直很关注航母技术,毕竟他们有海上自卫队,早年通过情报知道中国在研电磁弹射,当时他们的军工专家分析认为,这项技术太复杂,美国花了十几年才搞定,中国至少要 20 年才能看到成果”。
可 2025 年 9 月,情况变了,日本海上自卫队在钓鱼岛附近拍到了福建舰航母编队,一开始他们还嘴硬,说“甲板上没看到舰载机,电磁弹射可能还没调好”,结果没过几天,中国海军就公开了歼 - 35 舰载机用电磁弹射起飞的演练画面,直接把这话反驳了回去。
日媒体曾经专门做了一期深度报道,拆解电磁弹射的难度。他们说传统的蒸汽弹射就像“笨重的老机器”,每次维护要拆几百个零件,费时间还效率低。
而电磁弹射不仅能省 30% 的能源,还能精准控制力度,不管是轻型预警机还是重型战斗机,都能稳稳弹出去。
美国为了在“福特号”上搞定这项技术,花了十几年、砸了上百亿美元,还出了不少故障。
可这项技术,中国用更短的时间就落地了,还顺利完成了舰载机演练,这让日本军工界的人有点傻,因为中国的速度,比他们预想快了不止 10 年。
而半导体行业一直是日本重视的对象,觉得这是他们的“优势领域”,早年还跟美国、韩国一起主导全球芯片市场。
可今年 2 月,《日经亚洲》报道了个细节:德国一家芯片设备公司的高管,看到中国碳化硅晶圆的报价单时,差点以为看错了。
两年前国际巨头 Wolfspeed 的 6 英寸碳化硅晶圆还卖 1500 美元一片,现在中国供应商直接报 500 美元以下,质量检测下来,跟国际巨头的产品没差多少。
不光是新材料,成熟制程的芯片订单也在往中国流。全球很多企业现在都把 28 纳米芯片的订单交给中国工厂,因为中国的产能足、质量稳,价格还合理。
日媒分析说,中国的思路很实在:既然高端光刻机暂时被限制,就先把成熟制程做到最好,结果反而把产能和工艺都提上去了,连韩国三星的市场份额都被抢了不少。
中国芯片用实实在在的订单证明,中国不仅仅做低端,在成熟制程上,中国也已经追上了,甚至开始领跑。
除了这些“硬科技”,日常生活里的技术渗透也让日本媒体注意到了。比如无人机,大疆在全球的市占率很高,日本本土连一家能抗衡的企业都没有。
现在日本农业用的喷洒无人机,八成都是大疆的;地震后的地形勘测、台风后的灾害评估,也得靠中国无人机拍高清画面。
对此,日媒体用了“技术依赖感增强”这个词,说现在日本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这些技术产品,这在十年前是根本想不到的,那时候他们还觉得“中国只能造低端产品”,现在却要依赖中国的高端技术。
日本媒体这些报道,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故意夸大,而是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变化。
以前总有人说“中国技术不行”,可现在,连曾经的技术强国都在认真研究我们的进展,甚至依赖我们的技术,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中国的强大,不是吹出来的,是无数企业、科研人员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航母技术的攻关,芯片产业的突破,每一步都不容易。
现在日媒的这些报道,不过是帮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这份强大。
也让我们更清楚,只要踏实往前走,不慌不忙搞发展,未来还有更多值得期待的惊喜,中国的强大,还会有更多人看在眼里、认可在心里。
参考资料:
日媒:中国晶圆价格优势让外商“难以想象”
2025-02-28 09:23·中国网
中国高铁凭实力赢得世界认可
2025-08-26 16:16·中国新闻网
官宣:福建舰电磁弹射,成功!
2025-09-22 19:12·环球时报
中汽协:9月汽车出口超60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来源:央视网 | 2025年10月21日 10:16:51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