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8月31日,哈尔滨马拉松赛场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士张水华以2小时35分27秒的成绩率先冲过终点,获得国内女子组冠军。此事迅速冲上热搜。
不过张水华赛后接受采访的相关言论引发巨大争议。她表示,希望得到领导支持,在不影响科室工作的情况下,能在周末调班参加马拉松。她强调不会额外请假,只想在完成工作的同时继续参赛。

从始至终,我都不认为张水华这番话有多大毛病,更谈不上有何原则性错误。
为此我还专门将她的采访原声整理下来,她说的是:“我不需要领导给我特别的假期,我只希望领导能够支持我周末调休,不是说给假。我们领导说,你自己的事情,是你自己的业余爱好,你要参加比赛,你自己去跟同事谈吧。”
作为在护士岗位与马拉松运动“双线作战”的一名女孩,她在本场比赛中冒雨奔跑,顶着生理期的特殊状态完成比赛并获得冠军,无论如何其付出的坚韧毅力以及需要克服的困难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所以她在完赛第一时间面对采访镜头时,哭着说出的上面这番话,实在是她情不自禁释放的痛点所在。
说其是傅园慧“洪荒之力”式的撒娇或吐槽,也未尝不可。
而她对单位的规则,并无任何歧义或寻求超越的意味。对自己的内心感受也只是做出一种自然流露与客观表述。希望在外界与自身的合力之中,使工作与个人爱好找到更佳的平衡。
然而这便成了张水华背刺、阴阳、指责领导和同事的“铁证”。
一时间批判甚至责骂的文章扑天盖地,我大致收罗几篇代表作——
《最快“女护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赚那么多钱,工作时还能敬业吗》
《为什么不辞职,全职跑马拉松?》
《赢在腿上,输在嘴上》
《这次张水华的算盘真的是打错了》
《背刺科室的女护士“社会性死亡”了》
《马拉松获胜要求领导必须给自己换班,女护士不是情商低,是太自私!》
仅看题目,真可谓咬牙切齿,愤恨有加。
我觉得,如果抛开事物全貌,只从单点、线性、局部的角度进行“上纲上线”,上述文章及论点或许立得住。
但如果存在以下主体事实呢?
一是张水华近年先后参加了多地十余场马拉松比赛,都是靠自己或与同事调班挤出时间参赛,并未违反劳动纪律或给工作造成消极影响;
二是张水华所在医院的领导和同事对她发展个人爱好给予了必要的支持和照顾,张水华本人也尽力履行护士职责并维护同事良性互动关系,大家的集体氛围基本处在一个和谐范畴;
三是据张水华丈夫王岢回应称,跑本次马拉松不为赚钱,签约“MCN”是为参赛名额,网传内容不完整、妻子言语表述有误才引发误解。

综上所述,张水华只不过是一位痴迷马拉松运动的护士,一直在遵循正道努力地实践自己。她业余跑马拉松获奖也不足以养家所以需要工作,而她辞掉工作便无法参加业余赛事;她与机构签约只为拥有参赛名额,并无代言费之类;她思想单纯内心直白,不擅长“感恩领导感谢同事”,所以张水华只是个像你我一样平凡的“不完美的进取者”而已。
这哪里是什么“既要,又要,还要,贪得无厌,想把便宜占尽”!
可悲的是,深陷这场突如其来凌虐“网暴”的张水华,当下恐怕只剩百口难辩,泪往肚咽。
武汉大学诬告他人的杨小姐、协和4+4全盘造假的董小姐,无不关联着众害之恶,当事人又怎样了呢?
而张水华,实则一介顽强生长的草根,就像那些身兼多职的牛马、想要过得洒脱体面些的拼命三郎一样,极限掏空和释放自我的同时,只希望周遭多一点温柔以待。
她同时奋斗在职场内外,即使存在相关利益摩擦与道德纠葛,也足可得到合理调停。
怎么竟会掀起这么大的“谴责”水花?
想起老胡最近就绍兴“鲁迅夹烟墙遭投诉”事件发表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舆论有时候容易在最开始时被带偏,进而形成“从众”之谬。

老胡表示:假如一开始,一些网友顺着投诉者的思路看此事,并且先声夺人,形成最初的网上舆论导向,那么情况就可能会是另一个样子。那样的话,说不定绍兴文旅就会面临修改墙画的压力,换一幅鲁迅的其他形象图。幸亏那种情况没有出现,公共的常识这一次稳稳占据了上风。
据此,我觉得“最快女护士”事件,大约就是被“先发制人”的网文定性带偏了节奏。
片面而武断地将张水华钉上“自私、狭隘”等标签,进而甚嚣尘上变本加厉。
而那么多正规媒体却鲜见坚定靠谱的发声,大约因为张水华确属微末的缘故。
那就写到这里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