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买下整个美国!”这可不是玩笑话,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人真真切切地喊出来的,更为离谱的是当时的他们居然真的有这个财力,当时的日本人个个开豪车,身上全是奢侈品!可没曾想这些东西都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989年,日本的地价被炒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东京都23个区的地皮总价竟然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国土!这是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更是日本泡沫经济巅峰时期的真实写照。彼时,日本人沉醉于“买房稳赚不赔”的幻想,银行疯狂放贷,炒房炒股成为全民狂欢。

东京能买下整个美国?一场吹爆的泡沫,日本至今没缓过神

结果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表现让全世界眼红。出口势如破竹,日元升值压力山大。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日本央行从1985年开始连续降息,把利率一降再降,最后直接压到2.5%的历史低点。这一波操作,直接把“钱”变成了水,哗啦啦地涌向市场。

泡沫究竟是谁吹大的、日本人又为何难以自拔?这些答案,直接关系到今天的中国,也牵动着每个还贷款买房的普通人。谜底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一步步揭开日本“黄金时代”到“失落十年”的惊天转折。

东京能买下整个美国?一场吹爆的泡沫,日本至今没缓过神

上世纪80年代,一个疯狂的念头在日本社会弥漫开来:我们能买下整个美国。这不是酒桌上的吹牛,而是当时无数日本人发自内心的膨胀信念。他们手里攥着大把因出口贸易赚来的日元,整个社会似乎钱多到没处花,仿佛遍地都是黄金。

但这股滔天热钱,最终没有将日本推向世界之巅,反而像一场海啸,将它拍倒在沙滩上,导致了此后长达“失去的三十年”。这与其说是一场金融危机,不如说是一次全民参与、集体构建的财富信仰,以及信仰最终幻灭的悲剧。我们不必拘泥于时间线,而是换个视角,看看当时社会里的三大关键角色——普通民众、银行和企业,是如何一同编织这场“资产不败”的梦,并最终被它无情吞噬的。

东京能买下整个美国?一场吹爆的泡沫,日本至今没缓过神

有人算了一笔账,在1988年,日本所有可交易土地的价值,竟然可以买下4.5个美国。更夸张的是,到了1989年,单单一个东京都23区的地皮总价,就号称能与整个美国的土地价值抗衡。就连天皇居住的皇居,那一小片土地的估值,据说也抵得上整个加州的价值。

这些数字在媒体和坊间的传播中,不断强化着一种信念:买到就是赚到。于是,一场全民狂欢开始了。从城市白领到乡下农民,无数人卷入了这场疯狂的投机游戏。当时甚至有一种说法,日本的农民可能比国外的许多富豪都要富有,因为他们脚下的土地价值连城。人们坚信,自己什么都不用干,只要买了房子、买了股票,睡一觉醒来,资产就会翻一番,躺着就能赚大钱。

东京能买下整个美国?一场吹爆的泡沫,日本至今没缓过神

在这场狂欢中,本该扮演风险“防火墙”角色的金融机构,却反常地当起了泡沫最大的“鼓风机”。这背后,既有贪婪,更有生存的无奈。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民众的存款开始流失,而大企业也倾向于自己发债融资,银行的传统业务被严重挤压。

为了活下去,银行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当时最火热的房地产贷款业务。风险控制?在生存压力面前,那是什么?银行的贷款门槛一降再降,从最初要求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到后来几乎是“只要是个人就能贷”。他们自己的风控体系,也完全被“土地神话”所绑架,深信土地抵押品的价格会永远上涨,根本不担心会出现坏账。

东京能买下整个美国?一场吹爆的泡沫,日本至今没缓过神

银行甚至主动出击,派业务员跑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民众如何贷款、如何炒房、如何炒股,俨然从审慎的资本管家,变成了狂热的风险推销员。为了把信贷生意做到极致,他们还“创新”出一种名为“百岁房贷”的金融产品,允许祖孙三代人共同承担一笔房贷。这已经不是在放贷了,这简直是把风险延申到了下一代、下下代。

当钱生钱的诱惑太大时,踏踏实实创造价值反而成了一件“傻事”。实体企业,这个本应是国家经济基石的力量,也没能抵挡住泡沫的侵蚀。它们很快发现,在金融市场上倒腾几下,赚到的钱远比辛辛苦苦搞生产要多得多。

东京能买下整个美国?一场吹爆的泡沫,日本至今没缓过神

尼桑汽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1989年,这家公司在股市上的投资收益,居然超过了其卖车的主营业务利润。这个信号是致命的,它意味着整个社会的盈利逻辑都被颠覆了。“脱实向虚”的潘多拉魔盒,就这样被打开了。

1988年出台的一项会计准则,更是为这场游戏火上浇油。该准则允许企业将持有的股票升值部分计入当期收益。这下好了,企业之间开始流行起互相交叉持股的“财技”,你买我的股票,我买你的,大家股价一起涨,账面利润就都好看了。

东京能买下整个美国?一场吹爆的泡沫,日本至今没缓过神

这种凭空创造繁荣的炼金术,让无数企业沉醉其中。正如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后来痛心疾首地指出那样:日本忘记了制造业立国的根本,整个国家都沉醉于金融游戏的“地上仙境”。

任何神话都有被戳破的一天。1989年,日本央行终于意识到,资产价格已经严重偏离基本面,整个市场被投机烈火烧得滚烫。于是,它决定紧急“刹车”。在短短一年内,央行连续5次加息,利率从2.5%的低点一路狂飙到6%。

东京能买下整个美国?一场吹爆的泡沫,日本至今没缓过神

这一招釜底抽薪,如同用一根冰冷的针,狠狠刺向了那个五彩斑斓的泡沫。支撑市场唯一的信念——“资产价格永远上涨”——瞬间崩塌了。日经指数从接近39000点的历史高位疯狂跳水,暴跌四成。而楼市更惨,房价应声下跌约七成。

无数在高位接盘的普通家庭,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毕生积蓄化为乌有,资产瞬间变成“负资产”。银行系统也遭受重创,堆积如山的不良贷款,让它们一夜之间濒临崩溃。但比这更可怕的,是一种长期的“心病”。这场危机过后,整个日本社会都陷入了所谓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东京能买下整个美国?一场吹爆的泡沫,日本至今没缓过神

简单来说,就是从企业到个人,大家都不再想着投资和消费了,脑子里只剩下一件事:还债。企业拼命压缩开支,减少投资,修复受损的资产负债表。民众则捂紧钱包,不敢消费,因为未来的收入预期一片灰暗。这种全社会的集体行为,导致国内需求长期萎靡,物价持续下跌,经济陷入了“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