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一夜涨价3000元!今年夏天最贵的不是机票,而是这两个字
566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今夏最“烧钱”的不是机票,而是一间凉快的房间
2025年夏天,高温成了全国焦点。北京、杭州、吐鲁番等地连续多日气温高达39℃以上,体感温度更是突破40℃。人们对出行目的地的选择,从“想去哪儿玩”变成了“哪里凉快就去哪儿”。年轻人临时改变计划,放弃南京改投长白山,北京一家三口取消敦煌之行直奔大理农场,青岛的游客也后悔没直接飞往三亚,因为连海风也敌不过火辣阳光。
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东北避暑游火爆异常。吉林省旅游订单猛增,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35%,租车量大涨96%,景区门票上涨122%。以前小众的长白山、延吉、敦化一下子变成热门目的地。有游客调侃:“出门避暑是生存刚需。”新疆阿勒泰的民宿价格已飙升到3000元/晚,依旧一房难求。
面对极端高温,游客们的原则简单粗暴——只要能降温,远点贵点无所谓。有长白山民宿老板坦言,暑期房间早已订满,这种天气不涨价“都对不起自己”。新疆禾木的网红民宿价格从3600元略打折至2880元,依然供不应求。
“凉爽溢价”火爆背后,是人们对高温的恐惧和对清凉环境的极度渴望。许多带着老人和孩子的家庭即使花费翻倍,也要暂离如“烤箱”般的城市。事实上,不只是中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南部国家高温屡创新高,北欧则吸引了全球避暑游客。
为缓解高温带来的压力,旅游业也在积极应变。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纷纷延长夜间开放时间,鼓励游客晚上参观。上海动物园特别推出夜场活动,让游客在相对凉快的时段看动物表演。室内景点成为热门“避暑岛”,科技馆、书店、主题乐园人满为患。某室内乐园负责人直言:“进馆不消费不要紧,先让大家凉快下来。”各大酒店则抓住商机,纷纷上线“避暑套餐”,让顾客足不出户享受清爽度假。
各地景区的宣传口号也变得与“凉快”有关。吉林打出“22℃的夏天”广告,大理主攻“夜里需要穿外套”,腾冲、丽江的商家实时播报温度,用“凉爽”抢夺客源。
今年的极端高温再次引发关于假期设置的讨论。为何暑假集中在最热的七八月?家长和孩子不得不冒着炎炎酷暑出行,景区和交通也迎来巨大压力。有专家建议,增设春假或秋假,分散旅游高峰,不仅可以降低高温带来的风险,也有助于旅游业收入更均衡。但也有声音认为,调整假期涉及学校教学、企业运营等方方面面,短期内很难实现。
更深层的问题则是,如果以后高温成为常态,我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END——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