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又起风浪,菲律宾首次联手印度在这片敏感的海域军演;同时,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还访问了印度,这两个距离不近且历史关系薄弱的国家迅速靠拢、结成了“战略伙伴”,试图从军事到外交、经济、科技都深度绑定。菲印跨越印太的战略结盟是针对谁?
Part.1
8月6日,印度因其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被特朗普额外加征25%关税,导致印度输美产品总税率升至50%。
而此时,印度总理莫迪正在国内与美国的另一个盟友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密切会晤。
菲印元首级访问并不寻常。马科斯是18年来首位访问印度的菲律宾总统,访问五天。他带去了一支由14位部长、高级官员和商界代表的庞大访问团队,称呼印度为“珍贵的朋友”。印度总理莫迪,则在首都新德里为马科斯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两国把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印媒称此次访问被视为两国持续政治层面对话的巅峰之作。
菲印提升战略伙伴关系,背后有什么玄机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胡仕胜:
印菲双边关系发展迟缓、关系平平,高层互访可以窥见。菲律宾上次高层访印是在2007年阿罗约政府时期,再前一次则是1997年拉莫斯政府,间隔十年。反观印度,对菲高层访问更为稀疏,上一次还是1981年英迪拉·甘地执政时期,距今已近半个世纪。
马科斯访印之前的两天,就联手印度在南海搅动风云。
8月3日至4日,菲律宾海军“米格尔·马尔瓦尔”号和“何塞·黎刹”号护卫舰,与印度海军导弹驱逐舰“德里”号、反潜护卫舰“吉尔丹”号及补给舰“沙克蒂”号,首度在南海海域展开为期两天的联合演习。演习地点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印媒称演习位置在黄岩岛附近,此地正是马尼拉与北京海上争端的焦点。
这并非是菲律宾第一次拉拢域外国家介入南海问题。自马科斯上台,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由对话转为对抗,2023年以来,菲律宾已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和法国开展过类似的“海上联合行动”。菲律宾和印度这两个中国周边邻国在南海互动,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胡仕胜:
南海问题是菲律宾的核心利益所在。作为弱势一方,菲律宾试图拉拢域外或第三方势力来强化其在南海的权益诉求,但这不过是缘木求鱼,根本无法达成目的。
对于此次军演,印度外交部称,该海域属于全球公域的一部分,其立场基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当印菲两国在南海海域演习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也在南海海域进行例行巡航。实际上7月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部队组织海空兵力,在中国黄岩岛领海周边海空域开展战备警巡。
解放军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表示,战区部队持续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任何搅局南海、制造热度的军事活动尽在掌握。
湖南师范大学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滕建群:
2012年4月10日后,中国对黄岩岛进行了有效管控。菲律宾一直不满且想借此挽回局面,便借与印度联合军演之机,将军演区域设在黄岩岛附近水域。但现场有中方海警和海军舰艇巡逻执勤,菲律宾和印度想在此造势形成压倒态势的图谋落空。毕竟在该区域,无论从实力还是法理上,中国都占据主动有利地位,应对起来得心应手。
Part.2
有分析认为,莫迪政府通过参与南海事务试图扩大其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作为“东向行动政策”的一部分。同时,印度也有经济动机,希望借此推销武器装备,扩大在东南亚的军火市场。
马科斯访印前夕,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表态,希望从印度购买更多武器装备。据《新印度快报》披露,印菲防务合作近年深度绑定。2022年菲律宾斥资3.75亿美元采购印“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系统,该武器射程可覆盖南海争议区域。当前菲印正就引进印度“阿卡什”短程防空导弹系统展开谈判,若成交将是印菲两国签订的第二大军购合同。此外,菲律宾拟采购印度ALH海上侦察直升机,强化海警装备。
这次马科斯和莫迪会晤,其中防务合作被视为首要议题。
湖南师范大学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滕建群:
菲律宾若获得更多先进武器,可能更肆无忌惮挑战他国海洋权益,大幅增加冲突风险。印度明知该地区有争议,仍向菲出售先进导弹,无异于“递刀子”。印度欲借机将触角伸向亚太,很可能将菲律宾作为进军西太平洋的重要落脚点和前进基地。
美菲在南海的军事联动和防务合作,让中美印菲这四国关系面临更复杂的博弈。
印度和菲律宾都是实施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参与国,而美国也鼓励其亚洲盟友间加强合作以制衡中国,分析认为,这也是驱动菲印走得更近的原因之一。马科斯回应,“我们希望与您携手,共建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菲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影响力无疑将超越双边关系的范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胡仕胜:
这种表态高估了双边关系地缘重要性及印菲战略合作力量。其一,其宣扬的“自由开放包容”与“印太”概念相悖,后者本质是排他性冷战思维;其二,马科斯此举不过是为印菲防务合作贴上漂亮标签,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
Part.3
印度地处南亚,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北与中国台湾省隔海相望,西濒南海。尽管两国陆域相隔遥远,但都是中国周边邻国,且都被美国置于“印太战略”的棋盘之中。数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刚给他的盟友印度和菲律宾各泼了一盆冷水。
访印前夕,马科斯刚刚结束对美国的访问。美菲因签署《共同防御条约》一直是实质性的军事同盟关系,尽管如此,特朗普也没让他的盟友菲律宾在关税战上捞到好处。特朗普在结束会晤马科斯后,单方面发文宣布美菲达成贸易协议,美将对菲进口商品征收19%的关税,这只比特朗普此前威胁所说的20%低了一个百分点,同时高于特朗普在4月宣布的17%。但马科斯同日却表示这一个百分点是“重大成就”,还要回报美国,比如考虑放弃对美国开放汽车产业、实施零关税政策等。
马科斯在2022年上台后不久,将菲律宾的处境比喻为中美两只大象脚下的“小草”,对于如何平衡中美关系,马科斯还在白宫对特朗普表忠心,“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没有必要平衡我们与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
马科斯没想到,反而因此吃瘪。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胡仕胜:
马科斯以为凭借美菲盟友关系,访美能获特朗普政府在关税、安全及南海问题上更多支持,不料特朗普明确表示不介意菲律宾与中国交好,隐含中美关系优先于对菲支持之意。这对小马科斯而言,无异于当头一棒,其华盛顿之行遭受重挫,心态想必严重失衡。
Part.4
为了寻找可靠的伙伴,马科斯来到印度。几乎与马科斯的处境相似,莫迪也与特朗普闹僵。
美印关系生变了。特朗普和莫迪在关税问题上激烈交锋。印美经过几轮谈判没有达成关税协议后,特朗普从8月1日开始,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并表示要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施加额外的惩罚。4日,他又改口威胁要在25%的关税基础上额外施加惩罚性关税。已经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了,印度依然选择不听特朗普的指挥,反而“吐槽”当初是美国鼓励印度买俄油,而且美欧也在各领域与俄罗斯做生意,为何印度不行?
第二天特朗普更生气了,5日他继续放话“将在未来24小时”大幅提高对印度的关税。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印度“直接或间接方式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产品征收额外的25%的关税,使对印税率总和升至50%。
湖南师范大学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滕建群:
特朗普首任时,将地缘政治利益置于首位,2020年访印时受热烈欢迎,他大赞印度与莫迪。但如今,地缘政治已让位于商业利益,印度虽为“四国机制”重要成员且自视甚高,却在商业利益上遭美国羞辱重创。因此,印度希望加强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区域国家的合作。
两个同时在特朗普那受挫的国家开始走近。
此次马科斯访印,印菲收获满满,双方签署并交换了14项协议,涉及防务、海上安全、执法、数字技术、旅游和太空等领域。印媒报道称,印度企业在菲律宾IT、医疗保健、制药、纺织、基础设施和化学品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印度也是菲律宾最大的药品供应国,其出口额从2020年至2021年的2.9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至2025年的4.6亿美元。
但有分析认为,相对小的贸易额彰显着菲律宾与印度在经济层面并不紧密相依。印菲双边贸易额从2023年至2024年达35亿美元。而2024年双边贸易额中国与菲律宾是716亿美元,中国与印度则超过了1000亿美元。
尽管在经贸层面,印菲似乎都不是对方的必选项。但在美国关税战的背景下,印菲选择靠得更近。有分析认为菲印加强合作是在寻找更多的经济发展空间。而中美关税战背景下,早在拜登政府时期就推行的“友岸外包”外交和贸易政策,有助于印度与菲律宾合作深化。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胡仕胜:
两国原想借中美博弈及产业链重构之机,推动自身产业现代化,但事与愿违,反而更依赖中国产业。如菲律宾70%的关键电子零部件需从中国进口;印度也如此,中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其众多出口产品(尤其是对美市场)的关键零部件和核心原材料均来自中国。中美贸易战反而让这些国家增加了对中国的产业需求。
身为美国盟友,不仅没能从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中谋得利益,还被倒打一耙。特朗普对盟友变化多端的态度让印度和菲律宾开始重新审视其外交策略。有消息称,因美印关系恶化,特朗普原定今年年秋季赴印度新德里出席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峰会的行程,如今面临变数。此前服务于美国“印太战略”的相关机制也面临考验。
而面对特朗普的不确定性,印度加速了与中国高层的访问。今年7⽉,印度外长苏杰生5年来⾸次访华,8月6日印媒最新报道,莫迪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问中国,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这将是他自2020年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冲突以来首次访华。
马科斯仍在印度访问,中国周边这两个邻国继续热络互动。分析认为,菲印关系受中美大国博弈影响,未来能走多远仍被打上问号。
制片人:宋阳
编导:胡远蓉
编辑:王津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