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雪夜归人

明朝天启年间,苏州府吴县的风雪格外凛冽。腊月二十三的傍晚,鹅毛大雪如柳絮般漫天飞舞,将青石街道铺成一片洁白。城南绣庄的学徒沈砚青背着半篓丝线,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十六岁的少年身形单薄,洗得发白的青布棉袄根本抵挡不住刺骨寒风。他缩着脖子加快脚步,心里惦记着绣庄后院的那几盆珍贵兰花。沈砚青在"锦绣阁"做学徒已有五年,从最初的浆洗布料到如今能独立绣制简单纹样,全靠掌柜周明远的悉心教导。

周明远年过半百,是苏州城里有名的绣匠,一手苏绣技艺出神入化。他中年丧妻,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周婉宁,年方十五,生得明眸皓齿,尤擅绣制花鸟,是苏州城里有名的才女。沈砚青三岁时父母双亡,沿街乞讨时被周明远收留,对周家父女感激涕零。

"砚青哥,你可回来了!"刚到绣庄后门,就见丫鬟春桃顶着风雪跑来,手里还捧着件厚实的棉披风,"掌柜的和小姐等你吃饭呢,这雪下得太大,小姐担心你出事,让我在这儿等了好一阵子。"

沈砚青接过披风裹在身上,一股暖意瞬间驱散了寒意:"让小姐担心了,我这就去回话。"他把丝线篓交给春桃,拍了拍身上的积雪,径直走向前厅。

民间故事:小伙撞破主母秘事,小姐一把拉住:快上我闺房议事

周明远正坐在暖炉边翻看账本,见沈砚青进来,放下账本笑道:"回来就好,今天雪大,路上没耽搁吧?"周婉宁端着一碗热姜汤从里屋出来,脸颊被炉火映得通红:"砚青哥快喝碗姜汤暖暖身子,我特意多加了红糖。"

沈砚青接过姜汤一饮而尽,暖流从喉咙一直淌到心底:"多谢掌柜,多谢小姐。今天丝线铺的王掌柜留我看新到的蜀锦,耽搁了些时辰。"他将今天采购丝线的账目一一报给周明远,条理清晰分文不差。

周明远满意点头:"你办事我最放心。快坐下吃饭吧,婉宁特意给你做了爱吃的糖醋鱼。"饭桌上,周婉宁频频给沈砚青夹菜,春桃在一旁看得直笑,周明远假装没看见,眼角却带着笑意。

民间故事:小伙撞破主母秘事,小姐一把拉住:快上我闺房议事

饭后,沈砚青正要回房整理丝线,周明远叫住他:"砚青,明天你陪婉宁去趟玄妙观,她想去求支平安签。"沈砚青一愣,随即应道:"好,我明天一早就准备马车。"周婉宁脸颊微红,低头摆弄着衣角,心里却甜丝丝的。

第二章 蹊跷亲事

次日雪停天晴,阳光洒在积雪上晃得人睁不开眼。沈砚青赶着马车,周婉宁坐在车里,一路说说笑笑向玄妙观而去。玄妙观香火鼎盛,两人烧香许愿后,周婉宁求得一支上上签,喜滋滋地跟沈砚青讲解签文寓意。

正要返程时,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妇人拦住了他们的马车,这人是苏州城里有名的张媒婆。"周小姐,沈小哥,真是巧啊!"张媒婆满脸堆笑,眼神在两人之间打转,"沈小哥一表人才,真是好福气。"

沈砚青拱手道:"张媒婆客气了,不知您有何事?"张媒婆凑近马车压低声音:"实不相瞒,我是来给沈小哥说亲的。城西布庄的刘掌柜有个女儿,年方十六,貌美贤淑,跟沈小哥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沈砚青愣住了,他从未想过亲事的事。周婉宁脸色微变,轻声道:"媒婆好意我们心领了,只是砚青哥还要帮父亲打理绣庄,婚事暂且不考虑。"张媒婆却不肯罢休:"周小姐说笑了,沈小哥也老大不小了,这成家立业正是时候。刘小姐我见过,真是百里挑一的好姑娘,沈小哥不妨抽空见见?"

沈砚青连忙摆手:"多谢媒婆美意,只是我暂无娶妻打算,还请媒婆另寻他人。"说罢赶着马车就要离开,张媒婆却拉住缰绳:"沈小哥别急着拒绝啊,这刘小姐可是带着丰厚嫁妆的,你们成婚之后,刘掌柜还会资助你们开家绣庄,多好的事啊!"

民间故事:小伙撞破主母秘事,小姐一把拉住:快上我闺房议事

周婉宁秀眉微蹙:"张媒婆请自重,砚青哥是我家绣庄的管事,不是你随意说亲的对象。"张媒婆见周婉宁动怒,讪讪松开手:"既然如此,那我改日再去绣庄拜访掌柜的。"看着马车远去,张媒婆脸上的笑容变成了阴狠。

回到绣庄,周婉宁把张媒婆说亲的事告诉了周明远。周明远沉吟道:"这张媒婆向来势利,怎么会突然给砚青说亲?而且还提到开绣庄,此事蹊跷。"沈砚青也觉得奇怪:"我与那刘掌柜素无往来,他怎会愿意将女儿许配给我?"

三人正议论着,管家匆匆进来:"掌柜的,夫人有事求见。"

沈砚青来到后门,见一位穿着华贵的妇人站在那里,身姿婀娜容貌艳丽,正是半年前嫁给周明远做填房的柳氏。周明远原配夫人去世多年,半年前经人介绍娶了柳氏,这位柳夫人平日里深居简出,很少与人交际。

"柳夫人,您怎么在这里?"沈砚青有些惊讶。柳氏脸上带着异样的笑容:"砚青啊,我刚才在街角遇到张媒婆,听说她给你说亲了?"沈砚青点头:"确有此事,不过我已经拒绝了。"

柳氏走近几步,身上的香气让沈砚青有些不适:"傻孩子,张媒婆说的那门亲事我知道,刘小姐确实不错。你在周家做学徒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成了家立了业,才算真正有了归宿。"她的语气带着刻意的温柔,让沈砚青浑身不自在。

"多谢夫人关心,我在绣庄很好,暂时不想考虑婚事。"沈砚青后退一步拉开距离。柳氏眼中闪过一丝不快,随即又笑道:"你这孩子就是实诚。这样吧,明天我带你去见见刘小姐,就当认识个朋友,如何?"

沈砚青正要拒绝,周明远和周婉宁走了出来。柳氏转身笑道:"老爷,我刚才遇到张媒婆,说有门好亲事适合砚青,想帮他促成。"周明远皱眉:"砚青的婚事我自有安排,不劳夫人费心。"

柳氏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老爷这是什么话?我也是为砚青好。"周婉宁接口道:"姨娘好意我们心领了,只是砚青哥暂时不准备考虑婚事。"柳氏见父女俩都护着沈砚青,冷哼一声转身回房去了。

看着柳氏的背影,周明远若有所思:"这柳氏自从嫁过来,行事就有些古怪,你们以后多加留意。"沈砚青和周婉宁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位柳夫人身上疑点重重。

第三章 落水疑云

接下来几日,张媒婆果然又来绣庄说亲,都被周明远挡了回去。柳氏却不死心,时常在沈砚青面前提起刘小姐,夸赞她如何贤淑貌美,沈砚青只当没听见。

这天沈砚青去城外采购丝线,路过护城河时,突然听到有人呼救。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粉色衣裙的女子正在水中挣扎,岸边还放着一个洗衣盆。沈砚青来不及多想,纵身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游到女子身边将她救上岸。

"姑娘你怎么样?"沈砚青将女子平放,按压她的胸口帮她控水。女子呛了几口水,缓缓睁开眼睛,看到沈砚青时露出娇羞的神色:"多谢公子相救,小女子刘氏。"

沈砚青一听这姓氏,心里咯噔一下,再看这女子容貌,确实与张媒婆描述的刘小姐颇为相似。"原来是刘小姐,不知你为何会落水?"刘小姐低下头:"我来河边洗衣,不慎脚下打滑跌入水中,幸好公子相救。"

说话间,刘小姐的衣衫湿透,勾勒出曼妙的身姿。沈砚青连忙转过头:"此地不宜久留,我送你回家吧。"他脱下自己的外袍披在刘小姐身上,搀扶着她往城西走去。

路上遇到几个行人,都对着他们指指点点。刘小姐依偎在沈砚青怀里,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到了布庄门口,刘掌柜早已等在那里,见女儿被沈砚青送回,连忙道谢:"多谢沈公子救小女性命,这份恩情我刘某没齿难忘。"

沈砚青说明情况就要离开,刘掌柜却拉住他:"沈公子务必进屋喝杯热茶暖暖身子,不然小女心里不安。"盛情难却之下,沈砚青只好进屋坐下。刘掌柜不断夸赞沈砚青见义勇为,又说女儿早已对他心生爱慕,若沈砚青愿意娶女儿,他愿意出重金资助沈砚青开绣庄。

沈砚青连忙拒绝:"刘掌柜误会了,救人是应该的,我已有心上人,婚事之事休要再提。"说罢起身告辞,任凭刘掌柜如何挽留都不肯停留。看着沈砚青离去的背影,刘掌柜和刘小姐的脸色都沉了下来。

沈砚青回到绣庄,将救人之事告诉了周明远和周婉宁。周婉宁听说他救的是刘小姐,担忧道:"砚青哥,这会不会是他们设的圈套?"周明远点头:"很有可能,这刘小姐落水太过蹊跷,你以后离他们远些。"

正说着,柳氏带着丫鬟走了进来,看到沈砚青湿漉漉的衣衫,故作惊讶:"哎呀,砚青你这是怎么了?怎么浑身湿透了?"沈砚青简单说了落水救人之事,柳氏拍手道:"原来如此!这可真是缘分啊,我看你和刘小姐就是天定的姻缘。"

周明远沉声道:"柳氏不得胡说,砚青已有心上人。"柳氏脸色一变:"老爷这话当真?砚青心上人是谁?为何从未听说?"周婉宁脸颊绯红,低下头不敢说话。周明远瞪了柳氏一眼:"此事与你无关,做好你分内之事即可。"

柳氏见周明远动怒,不敢再多说,悻悻回房去了。她回到房间,立刻写了张字条,让心腹丫鬟悄悄送去城西布庄。此刻的柳氏眼中没有了平日的温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阴狠的光芒。

第四章 深夜秘语

自从落水事件后,刘小姐和张媒婆没再来骚扰沈砚青,柳氏也安分了许多,绣庄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沈砚青渐渐放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到绣庄的生意中,周婉宁也时常陪他一起研究新的绣样,两人感情日益深厚。

这天夜里,苏州城突然下起了大雨,电闪雷鸣格外吓人。沈砚青惦记着后院仓库里的丝线,担心漏雨受潮,披上蓑衣就去查看。仓库离他住的厢房不远,他刚走到仓库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压低的说话声。

"姐姐,这沈砚青油盐不进,怎么办?"说话的是个男人的声音,带着几分急躁。一个女子声音响起:"急什么?周明远已经对我深信不疑,等拿到绣庄的账本,我们就能卷款跑路了。"这声音正是柳氏!

沈砚青心中一惊,悄悄靠近仓库门缝往里看。只见柳氏和一个陌生男子正站在仓库角落里,那男子身材高大,眼神阴鸷。"可周明远对沈砚青十分信任,账本都交由他保管,我们根本没机会下手。"男子说道。

柳氏冷笑:"所以才要想办法把沈砚青赶走。我已经安排好了,张媒婆会再次上门说亲,这次我们给沈砚青扣个强抢民女的罪名,让他在苏州待不下去。"男子担忧道:"万一被周明远发现怎么办?"

"发现又如何?"柳氏眼中闪过狠厉,"周明远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我们只要稍微动点手脚,让他卧床不起,到时候绣庄还不是我说了算?等我们拿到钱,就远走高飞,谁还能找到我们?"

民间故事:小伙撞破主母秘事,小姐一把拉住:快上我闺房议事

男子满意点头:"还是姐姐想得周到。那刘小姐那边怎么办?"柳氏不屑道:"一个没用的棋子罢了,事成之后赏她几两银子打发了就行。倒是你,明天务必把张媒婆和刘小姐安排好,一定要让沈砚青身败名裂。"

沈砚青听到这里,气得浑身发抖,原来柳氏接近周明远是为了图谋绣庄的财产,还想对周明远下毒手!他正想冲进去质问,突然一只手拉住了他。沈砚青吓了一跳,转头一看,竟是周婉宁。

周婉宁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拉着沈砚青悄悄离开仓库。到了僻静处,周婉宁才低声道:"砚青哥,我们不能打草惊蛇,柳氏他们人多势众,硬拼只会吃亏。"沈砚青急道:"可他们要对掌柜的下手,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我知道,"周婉宁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快跟我进闺房,我们从长计议。"沈砚青一愣:"去你闺房?这不合适吧......"周婉宁脸颊微红:"现在不是顾忌这些的时候,我房里安全,方便说话。"

两人快步来到周婉宁的闺房,春桃见他们深夜前来,惊讶不已。周婉宁连忙道:"春桃快关上门,我们有要事商议。"春桃见两人神色凝重,不敢多问,赶紧关紧房门守在外面。

周婉宁倒了杯热茶递给沈砚青:"砚青哥,你听到他们说什么了?"沈砚青把柳氏和陌生男子的对话复述了一遍,周婉宁听得花容失色:"他们太狠毒了,竟然想害我爹爹!"

沈砚青握紧拳头:"我绝不会让他们得逞。婉宁你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掌柜的。"周婉宁看着沈砚青坚毅的眼神,心中安定了许多:"砚青哥,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要不要告诉爹爹?"

沈砚青沉吟道:"暂时不能告诉掌柜的,他身体不好,知道了肯定会着急上火。我们先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暗中观察他们的动向,等掌握确凿证据,再报官处置。"周婉宁点头:"好,就听你的。"

两人商议到深夜,沈砚青才离开闺房。回到自己的房间,沈砚青辗转难眠,他没想到柳氏如此蛇蝎心肠,看来必须尽快找到证据,将这个毒妇绳之以法。


第五章 真相大白

接下来的几天,沈砚青和周婉宁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暗地里却密切关注着柳氏的动向。他们发现柳氏经常借口探望亲戚外出,每次回来都神色匆匆,而且她房里的灯常常亮到深夜。

这天夜里,沈砚青照例去巡查仓库,远远看到柳氏和那个陌生男子鬼鬼祟祟地来到周明远的房门外。沈砚青心中一紧,知道他们要动手了,立刻悄悄通知了周婉宁,两人分头行动,沈砚青去阻止柳氏,周婉宁去叫人帮忙。

沈砚青刚靠近周明远的房门,就听到里面传来周明远的咳嗽声和柳氏的劝说声:"老爷,快把这碗参汤喝了吧,对你的身体有好处。"周明远虚弱地说:"这参汤怎么有股怪味?"

"哪有什么怪味,"柳氏的声音变得尖锐,"这是我特意给你熬的补汤,快喝!"沈砚青知道不能再等了,一脚踹开房门冲了进去。只见柳氏正拿着一碗黑乎乎的汤药要灌给周明远,那个陌生男子站在一旁,手里还拿着一根绳子。

民间故事:小伙撞破主母秘事,小姐一把拉住:快上我闺房议事

"柳氏你住手!"沈砚青大喝一声,冲过去夺下汤药。柳氏见沈砚青闯入,又惊又怒:"沈砚青你敢坏我的好事!"陌生男子见状,挥拳向沈砚青打来。沈砚青侧身躲过,反手一拳打在男子胸口,将他打倒在地。

就在这时,周婉宁带着管家和几个家丁赶到了。看到房内的情景,管家怒喝道:"把这两个贼人抓起来!"家丁们一拥而上,将柳氏和陌生男子捆了起来。周明远从床上坐起,看着被捆的柳氏,气得浑身发抖:"柳氏,我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如此对我?"

柳氏见阴谋败露,索性破罐子破摔:"周明远你少装好人!你以为我真的喜欢你这个老头子吗?我不过是为了你家的财产!要不是沈砚青碍事,你的绣庄早就归我了!"陌生男子也叫嚣道:"等我兄长来了,定要你们好看!"

周明远这才明白,怒道:"原来你们是一伙的!快说,你们还有什么同党?"柳氏冷笑:"事到如今,我也不怕告诉你,张媒婆和刘小姐都是我们的人!我们本想让张媒婆说通沈砚青娶刘小姐,把他引出绣庄,没想到他油盐不进!"

这时管家来报,说张媒婆和刘小姐听说风声,正准备逃跑,被家丁们抓了回来。周明远当即决定报官,将这伙贼人交给官府处置。很快,县衙的捕快赶到,将柳氏、陌生男子、张媒婆和刘小姐一并带走了。

经过审讯,真相终于水落石出。原来柳氏和陌生男子是兄妹,两人本是江湖骗子,得知周明远家境富裕且丧妻多年,便策划了这起阴谋。柳氏化名嫁入周家,骗取周明远的信任,伺机图谋家产。张媒婆和刘小姐则是被他们收买的帮凶,负责引诱沈砚青离开绣庄,为他们的阴谋扫清障碍。幸好沈砚青和周婉宁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一场悲剧。

第六章 情定绣庄

经历了这场风波,周明远对沈砚青更加信任和器重。他看出沈砚青和周婉宁彼此有意,便主动提出要为两人操办婚事。沈砚青和周婉宁喜出望外,感激地答应了。

婚礼定在春暖花开的三月,周明远亲自为女儿设计嫁衣,沈砚青则亲手绣制了龙凤呈祥的绣品作为聘礼。整个苏州城都知道了锦绣阁的这段佳话,人们纷纷称赞沈砚青见义勇为,周婉宁慧眼识珠。

婚礼当天,绣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十分热闹。沈砚青穿着崭新的礼服,骑着高头大马去迎娶周婉宁。周婉宁穿着父亲设计的嫁衣,头戴凤冠,面如桃花,美得让人移不开眼。两人拜堂成亲,接受着众人的祝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婚后,沈砚青和周婉宁夫妻恩爱,同心协力打理绣庄。沈砚青心思缜密,善于经营,周婉宁心灵手巧,绣艺精湛,两人珠联璧合,将锦绣阁经营得有声有色,生意比以前更加兴隆。他们还收了几个孤儿做学徒,传授他们绣艺,让他们有了一技之长。

周明远看着小两口恩爱和睦,绣庄蒸蒸日上,心中十分欣慰。他渐渐把绣庄的事务交给沈砚青打理,自己则安享晚年,偶尔指点一下学徒的绣艺。春桃也嫁给了管家的儿子,成了周家的得力助手。

几年后,沈砚青和周婉宁有了一双儿女,儿子聪明伶俐,女儿活泼可爱。一家人其乐融融,成了苏州城里人人羡慕的幸福家庭。锦绣阁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他们的绣品不仅在苏州城里畅销,还远销到京城和江南各地,成了远近闻名的品牌。

沈砚青始终没有忘记周明远的恩情,对他孝顺有加,如同亲生父亲一般。周明远时常看着这幸福的一家人,感慨道:"真是缘分天注定啊,若不是那场风波,我怎能有这么好的女婿和儿媳。"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沈砚青和周婉宁坐在灯下,看着孩子们熟睡的脸庞,相视而笑。沈砚青握着周婉宁的手:"婉宁,谢谢你当初拉了我一把,不然我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周婉宁靠在沈砚青肩上:"傻瓜,我们是命中注定要在一起的。"

窗外雪花飘落,屋内暖意融融。这段因一场阴谋而起的缘分,最终成就了一段美满的姻缘,也让锦绣阁在沈砚青和周婉宁的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苏州城里流传千古的佳话,告诉人们只要心存善念,坚守正义,终会收获幸福和美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