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加大围剿中国,美防长刚下禁令不到一天,微软就把中国工程师踢出了和美军相关的项目。
7月18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公开宣布,将对美国国防部的网络服务项目进行为期两周的排查。
他强调,排查重点是要确保这些项目中没有中国技术人员参与。
这个决定一出,微软不到一天就做出回应。
微软方面表示,已经停止让中国的工程师参与涉及美国军方的服务。
微软还称,他们对客户的数据保护是高度重视的,不会允许存在安全风险。
这两件事前后紧跟,实际上不是巧合。
几天前,美国的一家调查类媒体发布了一篇文章,点出了微软的一个内部做法。
文章中说,微软之前在为美军提供服务时,曾让中国的工程师参与一些相关工作。
不过因为规定要求,非美国籍技术人员不能直接操作系统,于是微软安排了一些持有美国身份的人作为“中间人”。

这些人把中国工程师提供的操作指令复制粘贴到系统里,这种操作方式在微软内部被称为“护卫机制”。
听起来好像是增加了一道安全保障,实际上却引发了质疑。
因为这些“护卫”大多数是退役军人,虽然身份合规,但并不具备足够的技术判断力,他们很难分辨技术指令是否真的安全。
于是有美国政客借机炒作,说这种安排有风险。
18日当天,美国参议员科顿致信国防部,要求详细调查这种情况。
当天晚上,赫格塞思的声明就出来了。
微软很快配合,把中国工程团队从美军相关项目中移除。
这样一来,表面上是一个技术管理问题,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政治问题。
微软为什么动得这么快?
背后的原因也很清楚,微软的云服务业务已经成为公司最赚钱的一部分之一,约占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其中不少客户就是美国政府和军方。
面对国防部的态度,微软只能快速做出调整。
这事也说明了美国现在对中国技术人员和技术服务越来越不放心,管得也越来越严。
而且不止是技术领域,早在两个月前,美国就开始对中国学生的签证政策动手。
5月28日,美国国务院正式发布声明,称将限制甚至撤销中国学生的签证,尤其是学习工程、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
如果申请人曾在中国大陆或香港读过某些院校,也将被优先审查。
这项政策的一个重点是,不只针对未来的新申请,还包括对已经发出的签证进行复查。
紧接着的几天里,有很多学生收到美国使馆的补充审查通知,要求提交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导师信息和研究内容。
这项变化直接影响到数以万计准备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美国一些高校也很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比如南加州大学就建议学生不要在假期离境,担心离开美国后回不来。

有些学校还紧急安排了签证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准备可能出现的调查和问询。
从这些情况看,美国对中国技术人员的排查已经不光是公司和科研单位了,连学校里的留学生也开始受影响了。
在贸易方面,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也没停。
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出台新规定,禁止世界各地使用中国企业华为生产的“昇腾”系列芯片,理由是这些芯片可能使用了美国的设计工具和生产设备。
但这项禁令并没有提供具体证据,美国只是根据“可能使用了美国技术”的猜测,就限制了其他国家和公司使用该产品。
这一做法扩大了美国的控制范围,原本只是不允许本国公司向华为出口,现在变成连第三国使用华为产品都可能被追责。
对企业来说,这种政策是不小的压力。
一个在全球运作的公司,如果要避开所有被美国列为风险的产品,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供应链已经深度交织,拆开就意味着重组系统,甚至停止项目。
但美国还是要这么做。目的就是想在全球科技领域对中国进行更多限制。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方面也采取了应对措施。
中国商务部近年来已经启动了几项反制政策,其中一项叫“阻断法”,主要作用是,如果外国的法律对中国企业造成影响,中国政府可以发出指令,禁止本国公司执行这些法律。
还有一项是“反外国制裁法”,规定中国企业不得协助外国政府实施不公平的限制措施。
这相当于在法律上建立了一道保护墙,给企业在处理国际合作时提供依据。
另外,中国也可以通过限制出口一些关键资源,比如稀土,对外形成一定制衡。
稀土材料广泛用于芯片、磁铁、电动机等高科技产品,美国在这方面有很强的依赖。
虽然中国方面目前比较克制,但这些工具确实存在,也随时可以启动。
除了政策反应,中国企业也开始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近年来,包括中微公司、长江存储在内的几家技术企业,已经在境外启动过法律诉讼,其中一些案件取得了积极进展。
这说明中国企业正在从以往的被动防守,转向依法应对,主动出击。
在国际上,对美国这种做法的质疑也在增加。
一些国家的技术公司、媒体和法律机构都指出,美国的政策干预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
他们认为,用“国家安全”来解释所有技术限制,缺乏透明度,也损害了国际规则。
尤其是美国现在将自己的法律扩展到全球,不仅要求本国公司执行,还想让其他国家企业配合,这种做法让不少国家觉得太霸道,引起了不少反感。
美国的禁令层层加码,看似针对中国,实则在瓦解全球科技协作的根基。
驱逐工程师、卡控留学生、围堵企业,这些以 “安全” 为名的操作,正撕裂技术信任的纽带。
中国的反制不是对抗,而是对国际规则的捍卫。
科技从无孤岛,创新被政治裹挟,终将损害全人类。
开放协作才是正途,这道理比任何禁令都更该被铭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