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召忠,是退役的海军少将,也是家喻户晓的军事理论家和评论员,以其幽默风趣的讲解风格深受观众喜爱。然而,近些年,他的身影却从电视屏幕和网络平台上渐渐淡出,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这位被网友戏称为“战略忽悠局局长”的人物,为什么突然“消失”了?他现在又在哪里呢?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张召忠:从农村少年到军事评论名家

张召忠,1952年5月6日出生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但他从小就特别好学。1970年,他从中专毕业后参军,加入了我国海军导弹部队,当了十年的技术兵,专门负责岸舰导弹的操作和维护。

1974年,原本计划让他学核潜艇技术,但阴差阳错,北京大学的招生老师发现他有语言天赋,直接把他招进了东方语言学系,学起了阿拉伯语。在北大,他把阿拉伯语学得炉火纯青,还自学了英语和日语。

大学毕业后,张召忠的履历更加丰富。他被派到伊拉克做阿拉伯语翻译,亲眼见证了中东地区的战火硝烟。回国后,他在我国国防大学教书,还去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进修,专攻海军武器装备。1993年起,他开始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成了军事领域的专家,写了不少关于海洋战略和现代战争的论文和书。

不过,张召忠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是从1992年开始。那年,他参与了中央电视台《军事天地》栏目的制作,后来又频频出现在《防务新观察》等节目中。他能把复杂的军事问题讲得简单明白,还带点幽默,观众特别爱听。

但让他彻底火起来的,还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当时,他在电视上预测美军会陷入巴格达的巷战,伊拉克的共和国卫队会让美国吃大亏。结果萨达姆政权没几天就垮了,美军几乎没遇到啥像样的抵抗。这下,他的预测被网友调侃为“忽悠”,于是“战略忽悠局局长”这个外号就传开了。后来,他还说过我国不会造五代机,结果歼-20横空出世,又被网友拿来开玩笑。

2015年7月,张召忠从国防大学退休,他紧跟时代潮流,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局座召忠”,还做了视频节目《局座时评》,跟年轻人互动特别多。他的粉丝群体从电视观众变成了90后、00后,大家都觉得“局座”亲切又有趣。

张召忠的“消失”:国际形势与个人选择的双重影响

到了2020年左右,张召忠的曝光率突然降了下来。电视上看不到他,网络直播也没了踪影,微信公众号的更新也变少了。这让不少人纳闷:局座这是咋了?

首先,2020年是个多事之秋,美国大选闹得沸沸扬扬,中美关系紧张得像绷紧的弦,还有台海、南海、中印边境的问题接连冒出来。在这种时候,军事评论员说话得特别小心。张召忠作为公众人物,他随便一句分析都可能被放大,甚至被国外媒体拿去炒作,弄不好还会被扣上“挑衅”的帽子。所以,那段时间,不光是他,像杜文龙、李莉这些常在电视上露面的评论员,也都低调了不少。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其次,2020年他68岁,2025年已经73岁了。几十年的高强度工作,无论是教书、研究还是上节目,身体和精力肯定不如以前。2023年9月,有网友在北京南四环附近的地铁站偶遇他,说他一个人坐地铁,没带秘书也没排场,看起来就是个普通老头。

过去,电视是军事评论的主阵地,张召忠靠着一张嘴就能吸引几百万观众。可现在,互联网和新媒体起来了,短视频、直播、微博这些平台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他虽然开了微信公众号,还跟《军武次位面》合作过,但毕竟不像以前那样天天上电视,存在感自然就弱了。2020年8月,他的公众号从“局座召忠”改成“战忽局”,他退居幕后当顾问,内容交给团队打理,自己不怎么出面了。

2020年4月,他还在西瓜视频讲过国际油价暴跌,后来更新少了,但“战忽局”公众号还在运营,偶尔发点军事分析。2024年6月,一篇网易文章还引用了他对中美军事实力的看法,证明他没完全退出这个圈子,只是节奏慢下来了。

张召忠的现状与影响:低调中的持续发声

到了2025年,张召忠虽然不常露面,但影响力还在。他没彻底离开军事评论,而是换了种方式发声。比如,2024年和2025年,他通过文章和视频聊过中美军事实力对比、六代机的发展这些话题,说我国在军事科技上进步很大,但跟美国还有差距。他的观点依然犀利,也很务实。

现在的张召忠,就在北京家里待着,陪陪家人,写点东西,偶尔看看新闻。他“消失”其实是一种主动的低调,但他的经验和智慧依然通过文字和网络影响着大家。

张召忠是我国军事科普的先行者,把高深的军事知识讲得老百姓都能听懂,激发了不少人对国防的兴趣。他的“忽悠”外号虽然是玩笑,但也侧面说明他在信息战里的作用。比如,他有时候夸张点说法,反而让外界摸不清我国的底牌,削弱了“中国威胁论”的声音。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对年轻一代来说,张召忠是个符号。他的幽默和亲和力,让军事不再是冷冰冰的话题,而是能聊能笑的东西。他的粉丝里,很多是90后、00后,甚至还有人因为他去学军事理论。他的故事告诉大家,军事评论不只是专家的事,普通人也能参与进来。




参考资料:

张召忠 - 维基百科

张召忠 - 百度百科

微信公众号“局座召忠”更名为“战忽局” - 观察者网

网友偶遇信息 - X平台相关帖子

张召忠近期观点 - 网易新闻文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