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咱们一起会餐!”

毛主席的声音在中南海湖边响起。鸭子在水面游荡,孩子们忙着抓鱼,革命领袖与普通家庭的生活交织在一起。

这片曾经的皇家园林,藏着怎样的童年趣事?

伍绍祖回忆中南海趣事:妈妈养鸭,我们抓鱼,毛主席宣布晚上会餐

中南海的鸭蛋与小鱼

1949年春,中央机关迁入中南海,10岁的伍绍祖跟着父母住进了这片旧日宫苑。这里曾是帝王游乐之地,可那时却满目疮痍。

湖边淤泥厚积,杂草疯长,宫殿破旧不堪,连瀛台的楼阁都摇摇欲坠。中央机关入驻后,大手一挥,清理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不久便让中南海换了新模样。

伍绍祖和李敏、李讷、周秉德等孩子,成了湖边的小小“探险队”。湖水清亮,鱼虾成群,成了他们的乐园。母亲们继承延安传统,养鸭种菜自给自足。伍绍祖的母亲熊天荆养了一群鸭子,鸭蛋常藏在草丛里,孩子们捡得不亦乐乎。

路过石桥时,他们还用手帕捞小鱼小虾,虽然收获寥寥,却乐趣无穷。傍晚,带着几条小鱼,他们兴冲冲跑回菊香书屋。

毛主席瞧见这“战利品”,拍手笑道:“晚上咱们一起会餐!”孩子们一听,乐开了花。

这场景,活脱脱像个乡村童话,谁能想到是在中南海呢?

伍绍祖回忆中南海趣事:妈妈养鸭,我们抓鱼,毛主席宣布晚上会餐

毛主席与孩子们的欢乐时光

毛主席对孩子们的喜爱,不是什么秘密。那天,他接过那几条可怜巴巴的小鱼,仔细端详一番,立马吩咐厨师“隆重处理”。

厨师们手艺不俗,小鱼小虾摇身一变成了桌上佳肴。到了晚上,毛主席和孩子们围坐一起,吃得热火朝天。他还一边吃,一边问孩子们学习怎么样,生活过得好不好,叮嘱他们长大后要为新中国出力。

这场会餐,不光是填饱肚子,更像革命大家庭的一次聚会。孩子们叽叽喳喳,毛主席笑眯眯听着,气氛暖得像初夏的湖风。

伍绍祖后来回忆,这顿饭是他童年里最难忘的滋味——不只是鱼香,还有那份特别的亲切。

伍绍祖回忆中南海趣事:妈妈养鸭,我们抓鱼,毛主席宣布晚上会餐

新居焕新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到北平,先在香山双清别墅落脚,6月才陆续搬进中南海。那会儿的中南海,真是“家徒四壁”。伍绍祖的父亲伍云甫是行政处处长,负责搬迁协调,整天忙得脚不沾地。

在他指挥下,杂草清了,淤泥铲了,中南海愣是从破落园林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新家。

湖边,孩子们跑来跑去,母亲们养鸭种菜,鸭子嘎嘎叫,菜地绿油油。湖里的鱼虾多得抓不完,孩子们的笑声传遍园子。

领导人们忙归忙,偶尔路过湖边,也能感受到这份烟火气。中南海不再是冷冰冰的宫殿,而成了个热热闹闹的大院子。

伍绍祖回忆中南海趣事:妈妈养鸭,我们抓鱼,毛主席宣布晚上会餐

伍家与毛主席的不解之缘

伍绍祖的爷爷伍如春,和毛主席渊源不浅。他比毛主席大15岁,是湖南一师的同学。1918年,毛主席毕业后北上,伍如春回乡教书。到了伍云甫这一代,革命火种接力燃烧。

1926年,伍云甫入党,1927年参加湘南起义,1937年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处长,次年和熊天荆结为连理。他还当过红娘,为朱德和康克清牵线搭桥,促成一段佳话。

1949年,伍云甫带着家人随中央机关入驻中南海,伍绍祖也和李敏、李讷等人成了玩伴。毛主席对这个小家伙挺上心,1946年就和他拍过合影,1955年春节团拜时还特意问起伍云甫的家庭情况。

伍绍祖没辜负这份期望,后来考进清华大学,1965年当上全国学联主席,1988年出任国家体委主任,1998年成了首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一路为国效力。

伍绍祖回忆中南海趣事:妈妈养鸭,我们抓鱼,毛主席宣布晚上会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