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天水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事件持续引发社会关注。随着涉事幼儿园负责人被立案侦查,“毒源”初步指向餐食添加剂超标,但两地检测结果的巨大差异,以及官方回应的滞后,让数百名家长带着孩子连夜涌入西安求医,一场关乎儿童健康的信任危机正在发酵。
7月5日,西安市中心医院的儿科病房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除儿科楼层住满来自天水的血铅异常幼儿外,老年病科、内分泌科病房也临时接收了多名患儿,楼道里加床的被褥尚未铺齐。“昨天一天就有300多个孩子来检测,今天排队的家长还从门诊排到了住院部楼下。”一名医护人员介绍,检验科全员加班,单日最多只能出具50份检测报告,不少家长在烈日下一等就是数小时。
家长们手中的检测报告更让人揪心:多数孩子血铅值在200至500微克/升之间,最高达528微克/升,远超儿童血铅100微克/升的安全标准。而据多名家长反映,天水相关部门此前仅通过电话口头告知“孩子血铅正常”,始终未提供纸质或电子版检测报告。大班幼儿家长刘先生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天水某部门干部电话通知其孩子血铅值为14.028微克/升,而西安中心医院的检测结果却显示为290微克/升。“设备差异能差出20多倍?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解释。”刘先生的质疑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
在7月3日天水方面组织的家长通报会上,官方首次披露“毒源”线索: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第三方机构对涉事幼儿园48小时留样食品、饮用水等进行抽检后发现,三色枣发糕、玉米肠卷两种食品样本存在添加剂超标问题。家长们回忆,孩子们在园期间常食用色彩鲜艳的发糕、油炸食品及五颜六色的面片,而幼儿园此前一直宣称餐食“自制”,实则被指从麦积区供应商处外购。
更让家长愤慨的是幼儿园的“双面操作”。有家长反映,平时园方组织参观厨房时,食材码放整齐、操作流程规范,“像拍电影一样”,如今留样食品被查封后,才暴露出背后的安全隐患。工商信息显示,涉事幼儿园宣称“2018年创办的高端园”与实际注册时间(2022年)不符,其负责人名下虽有四所幼儿园,却在食品安全管理上漏洞百出。
针对两地检测结果的巨大差异,西安某医院检验科专家表示,不同仪器的检测精度可能存在误差,但“短时间内血铅值不会出现从‘正常’到‘严重超标’的断崖式波动,更不可能在无治疗情况下忽高忽低”。这一说法与家长们的遭遇形成呼应——多名家长称,孩子在天水被口头告知“正常”,而西安的检测报告却明确诊断为“铅中毒”。
截至发稿,天水市相关部门尚未就检测差异、添加剂具体成分等核心问题作出正式回应。数百名家长滞留西安,一边等待检测结果,一边守护着病床上喊着“腿疼”的孩子。当一名6岁患儿举着报告单问“妈妈,铅是什么”时,这场横跨300公里的求医之路,早已超越医疗范畴,成为对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透明度的严峻拷问。
目前,当地已成立联合工作组,对涉事幼儿园负责人立案侦查,并将200多份检测样本送甘肃省疾控部门复检。医疗专家正对血铅异常幼儿开展排铅治疗、营养干预及心理疏导。官方表示,将对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严肃追责,相关调查工作仍在深入进行中。
孩子们的健康容不得丝毫马虎,公众期待相关部门以严谨态度查明真相,用扎实举措回应关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这既是家长的期盼,更是社会的责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