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65岁后常半夜翻个身就醒?
想着半辈子在工厂熬班、在田里受累攒下的存款,还有每月盼着到账的退休金,本以为能安心养老。
可这存款和退休金,反倒偏偏成了心事 ,儿女见面总绕着钱说,亲戚打电话总提“应急”,连自己想添件棉衣都得琢磨半天,怕被人说“有钱还小气”。
钱本无错,为何成负担?只因“人心跟着利益转”
古人早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话在晚年的钱事上,竟格外戳心。
你年轻时总想“手里有钱,不给儿女添乱”,可65岁后才发现,你的钱成了周围人眼里的“明晃晃的灯”。
儿女或许不再问“您今天吃饭香不香”,先打听“存款到期了没,能取多少”;
亲戚不再聊“最近天气适合遛弯不”,总说“我家孩子交学费差几万,你能不能帮衬”。
你要是把钱攥紧点,就有人背后说“这人老了咋这么抠,连自家孩子都不帮”;
你要是松了手,钱拿出去容易,想再要回来难,甚至连句“您身体还好吗”的问候都换不到。
其实钱从来不是负担,是人心这杆秤歪了,才让钱成了压在你心上的石头。
钱搅和的何止是心情?它还容易磨掉亲情的温度
您身边是不是有老伙计说“以前一家人过年围炉吃饭多热闹,现在一提钱就吵”?
老话讲“亲兄弟明算账”,可到了晚年,不少亲情连“算账”的余地都没有。
有的家庭因为“父母的退休金该由儿子管还是女儿管”,儿女半年不说话;
有的因为“存款该多分给小的还是大的”,连中秋都凑不到一张桌子上。
就像电影《喜宴》里说的“家庭是个复杂的东西,钱往往是最锋利的刀”。
你本想拿存款帮儿女还点房贷,没成想却让儿女互相猜忌,说“偏心这个、亏待那个”。
更寒心的是,有的儿女拿了你的钱,等你腰腿疼想让陪去医院时,却推说“我忙,你自己叫个车”,这时候才懂,钱换不来真心,反倒能看清谁真的惦记你。
65岁后该醒的事:钱是你的底气,不是换孝顺的筹码
季羡林先生曾说“老年的幸福,在于自足,在于不依赖他人”,这话越品越有道理。
你年轻时可能觉得“我多给钱,儿女就会多来看看我”。
可65岁后慢慢明白:真心孝顺的儿女,不会因为你有钱没钱改变态度。
他们会主动帮你买米、陪你去社区看病,哪怕你存款不多;
不孝顺的儿女,你把退休金卡都交出去,也换不来一顿热乎饭。
你看那些自己管着存款、退休金的老人,感冒了能直接去药店买药,不用跟儿女伸手要;
想吃块酱肉就去菜市场称,不用琢磨“会不会被说浪费”。
这才是钱该有的用处:它是你晚年的体面,是你遇到难处时不用求人的靠山,而不是用来换别人“假惺惺孝顺”的筹码。
想让钱不添乱?这几个实在办法,都是过来人的经验
老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晚年管钱不用耍心眼,但得有自己的门道。
第一,存款别跟外人说具体数字。
因为知道的人越多,惦记的人越多,你可以把钱分成两部分,大部分存定期锁在抽屉里,留小部分活期当生活费,密码只自己记着。
第二,退休金一定要自己管,别轻易听“我帮你保管。
免得你丢了”的话,就算想帮衬儿女,也得在自己有余力的前提下,比如每月最多给几百块,绝不能把工资卡交出去。
第三,有人借钱要果断拒绝。
尤其是借大额的,别不好意思说“我的钱要留着看病养老”,你的养老钱,比面子重要多了。
第四,跟儿女把话提前说透:“我的钱是用来自己养老的,以后我顾好自己,你们别惦记”,丑话说在前面,反而能少很多麻烦。
结语
人过65,日子该活得明白点。
那些你在车间里拧螺丝、在地里扛锄头攒下的存款,那些你每月按时缴社保盼来的退休金,不是用来惹麻烦的,是用来让你安安稳稳过日子的。
别因为别人的惦记乱了阵脚,也别把钱当衡量亲情的尺子。
守好自己的钱,天冷了添件厚衣,腰腿疼了就去按摩,不用看谁的脸色,不用为钱犯愁。
这样的晚年,才对得起你从前几十年的辛苦,才是真的踏实、真的舒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