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俄两国领导人搞了个峰会,美国想拉俄罗斯一块儿对付中国,俄罗斯面对制裁和地缘压力,日子也不好过。可中俄合作这么稳当,美国想插一杠子,会容易吗?

特朗普普京阿拉斯加峰会

“普特会”为何“高开低走”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开了个会,时间是2025年8月15日,地点选在安克雷奇的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基地。这次峰会是特朗普上台后,美俄元首头一回面对面谈事,主要绕着乌克兰问题转。特朗普想尽快停火,结束那边的冲突,好兑现他竞选时的承诺。俄罗斯那边,普京也希望缓解西方制裁带来的经济压力,但前提是得维护本国的安全利益。会谈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双方交换了看法,但没签任何协议。

特朗普事后说取得了重大进展,普京则表示对话有建设性,可实际成果有限。峰会前,美国对俄罗斯保持高压态势,包括军援乌克兰和能源制裁,可特朗普一上台,就调整了调门,强调谈判优先。这次会晤的背景,是俄乌战争拖了几年,欧洲能源危机加剧,美国国内也想省点力气,转头对付亚太事务。俄罗斯经济受打击,但靠出口能源和军工勉强撑着。

中国作为大买家,帮俄罗斯稳住了不少生意。峰会后,特朗普继续推动后续谈判,邀请乌克兰领导人泽连斯基到白宫开会,欧洲几个国家也掺和进来。泽连斯基坚持要安全保障,拒绝领土让步。普京那边,回国后召开会议,重申俄罗斯的底线,包括北约别东扩。

“普特会”为何“高开低走”

整体看,这次峰会没解决实质问题,但打开了对话大门。美国想借此调整战略,俄罗斯则抓住机会缓口气。国际上,有人说这是特朗普在试水“联俄抗中”,因为美国觉得中俄走太近,对自己不利。过去,冷战时期,美国联中抗苏,现在反过来想联俄抗中。可俄罗斯不傻,不会轻易上钩。峰会暴露了美俄的分歧,经济上美国抢了俄罗斯的欧洲能源市场,地缘上北约步步紧逼。会晤虽没突破,却让中美俄三角关系更引人注意。

经济地缘历史三座大山阻隔

美俄想合作,经济上先卡壳。美国靠军售、能源出口和农产品吃饭,俄罗斯也差不多,石油天然气、粮食和军工是支柱。乌克兰冲突后,美国用页岩气抢了俄罗斯的欧洲市场,现在欧洲签了长期合同,美国不可能让出来。俄罗斯要是丢了中国这个大客户,经济就更难扛。

地缘上,美俄对立根深蒂固。北约东扩,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美国领着盟友挤压俄罗斯空间,芬兰瑞典刚加入,波兰还想多驻美军。俄罗斯退一步,莫斯科就危险,美国就是要这样牵制俄罗斯精力。俄罗斯远东领土大,需要伙伴,中国正好帮着分担压力。中俄合作让双方都安心,要是俄罗斯跟美国走,两头都得防,家底经不起折腾。

过去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冲突,美国总在背后使劲,这不是小矛盾,是战略冲突。历史上,俄罗斯对美国没少示好。2001年9·11后,普京提供中亚基地和情报,可美国转头东扩北约,在东欧部署导弹。普京提过加入北约,美国嘴上答应,实际推动乌克兰颜色革命,扶植亲美势力。叶利钦时代,俄罗斯按西方建议改革,结果经济崩盘,寡头横行,北约还东扩到波罗的海。

而中俄关系是新型大国合作的典范,互相尊重,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跟美俄的纠葛不一样,美国总想当老大,俄罗斯守着自家地盘。经济上,中俄贸易额稳步增长,能源管道项目推进,帮俄罗斯避开制裁影响。地缘上,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里协调立场,维护地区稳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国博弈得看长远,俄罗斯不会为短期好处丢掉可靠伙伴。

“普特会”为何“高开低走”

美俄合作现实与未来走向

峰会后,美俄在军控和网络安全上可能有点小进展,但全面转向对抗中国。俄罗斯经济离不开中国市场,丢了就等于自断臂膀。地缘上,俄罗斯两线作战的风险太大,历史教训也让普京警惕美国。

未来,美俄关系可能缓和,但停留在表面。中国继续推动多边合作,中俄作为好邻居、好伙伴,贸易投资会更密切。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不搞零和博弈。特朗普团队可能继续施压,但俄罗斯有自己的算盘。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不会让外部因素干扰。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经得起考验。

“普特会”为何“高开低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