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告诉你,专业比学校更重要。


张雪峰再次提醒:中国大学跌得最惨的专业,又累又穷,毕业即失业

填志愿时,很多家长和考生容易被专业名字 “迷惑”—— 觉得 “生物工程是高科技”“土木工程能当工程师”,可张雪峰老师早就戳破真相:有些专业看似光鲜,实际是 “又累又穷的天坑”,岗位一年比一年少,毕业生要么找不到对口工作,要么干着最苦的活拿最低的薪。


26 届家长别再盲目跟风,今天就拆透这 4 个 “跌得最惨” 的专业,打乱顺序讲清楚每个专业的 “坑点真相”,帮孩子避开 “毕业即失业” 的弯路。


张雪峰再次提醒:中国大学跌得最惨的专业,又累又穷,毕业即失业


一、英语和小语种专业:AI 抢饭碗,岗位少还低薪,纯语言生连 “打杂岗” 都难抢


张雪峰反复提醒:“别再盲目学纯语言专业,现在 AI 翻译比人快还准,纯语言生早就没优势了”。


以前学英语能当翻译、进外企,学小语种能去外贸公司,可现在行业早就变了天。


张雪峰再次提醒:中国大学跌得最惨的专业,又累又穷,毕业即失业


先看英语专业:2024年英语专业就业率才 62%,剩下的 38% 要么转行,要么待业。


张雪峰再次提醒:中国大学跌得最惨的专业,又累又穷,毕业即失业


能找到的对口工作,大多是培训机构兼职老师(按课时算钱,一个月忙下来才 3K-5K)、外贸公司客服(天天回复英文邮件,处理退货纠纷,月薪 4K-6K),连以前热门的 “笔译岗” 都被 AI 抢了 —— 现在企业做合同翻译,先用 翻译软件翻初稿,再找个懂业务的人校对,根本不用纯英语专业生。


张雪峰再次提醒:中国大学跌得最惨的专业,又累又穷,毕业即失业


小语种更惨:比如日语、韩语,毕业生比岗位多 10 倍,只能去跨境电商做 “语言工具人”,帮店铺写产品标题、回复外国客户咨询,月薪 5K-7K,还得 24 小时盯消息(因为时差)。


就算是 “小众语种” 如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也得靠 “驻外” 才能拿稍高的薪资,可驻外环境苦(比如中东地区气候炎热、文化差异大),很多学生去了半年就辞职。


张雪峰再次提醒:中国大学跌得最惨的专业,又累又穷,毕业即失业


更扎心的是,纯语言专业没 “硬技能”—— 转行做行政,比不过学公共管理的;做新媒体,比不过学新闻的,最后只能陷入 “高不成低不就” 的困境。


要是孩子真想学语言,一定要搭配 “技能”,比如英语 + 跨境电商运营、小语种 + 法律,不然纯语言生毕业只能 “失业或打杂”。


张雪峰再次提醒:中国大学跌得最惨的专业,又累又穷,毕业即失业


二、土木工程及智能建造:不是 “工程师”,是 “工地搬砖人”,基建饱和还不稳定


很多人觉得 “土木工程能进国企、做项目,稳定又体面”,可张雪峰直接点破:“这个专业就是‘又累又穷’的代表,刚毕业的学生基本都在工地,晒得脱皮还拿低薪”。


张雪峰再次提醒:中国大学跌得最惨的专业,又累又穷,毕业即失业


现在国内基建和房地产早就饱和了,很多建筑公司接不到项目,只能裁员。毕业生能找到的工作,大多是 “施工员、监理”—— 每天在工地盯进度、协调工人,住临时板房,没水没电是常事,夏天 40 度高温还得露天工作。


就算是 “智能建造” 方向,本科毕业生也只能做 “BIM 模型辅助”,帮工程师画图纸、改参数,月薪 6K-8K,比传统施工员高不了多少,还得跟着项目跑,一年换几个城市,根本没稳定生活。


更无奈的是,土木工程的薪资 “涨得比蜗牛慢”—— 做 5 年施工员,月薪可能才涨到 10K,而同期学计算机的同学早就年薪 20 万了。


想转设计岗,还得考一级建造师证,难度大不说,没 3-5 年经验根本考不过。要是孩子吃不了苦、不想常年离家,就算专业名字加了 “智能建造”,也别选,不然毕业只能 “工地吃苦还攒不下钱”。


张雪峰再次提醒:中国大学跌得最惨的专业,又累又穷,毕业即失业


三、生物工程:天天泡实验室,读研也难就业,本科只能 “洗试管”


生物工程常被吹成 “未来朝阳专业”,可张雪峰直言:“这个专业就是‘投入大、回报慢’,本科毕业根本没出路,读研也未必能翻身”。


张雪峰再次提醒:中国大学跌得最惨的专业,又累又穷,毕业即失业


学生物工程的,本科阶段基本天天泡实验室 —— 配培养基、养细胞、提 DNA,重复又枯燥,可这些 “苦功” 在就业时根本不管用。企业里的研发岗(比如药企做新药研发),要求 “博士 + 海外经历 + 多篇 SCI 论文”,本科毕业生只能做 “实验员”,每天洗试管、记录数据,月薪 4K-7K,没晋升空间。


就算进 CRO 公司(帮药企做临床试验),也只能做 “数据整理”,和学统计学的学生抢岗,没专业优势。


就算读研,生物工程的就业路也窄 —— 硕士能去药企做 “助理研发”,但还是得帮博士打杂,月薪 8K-12K,想做独立研发还得读博;很多硕士最后只能转行,可没学过编程、金融这些技能,只能去卖生物试剂、做医药代表,和学市场营销的学生拼口才,根本没优势。


要是孩子没科研天赋、家里没资源支持读博,千万别选生物工程,不然 “又累又穷还没前途”。


张雪峰再次提醒:中国大学跌得最惨的专业,又累又穷,毕业即失业


四、社会工作类:看似 “有爱心”,实际 “又穷又累”,对口岗少还没编制


社会工作类专业听着 “有意义”—— 帮困难群体、做社区服务,可张雪峰提醒:“国内对这个专业重视度低,薪资待遇差,工作压力大,普通家庭的孩子别轻易选”。


张雪峰再次提醒:中国大学跌得最惨的专业,又累又穷,毕业即失业


现在社会工作的对口岗位,大多在基层社区、公益组织 —— 比如社区的 “民生服务岗”,帮居民办低保、调解矛盾,每天要应对各种琐碎诉求,比如邻里吵架、老人投诉,工作压力大到 “天天想辞职”;公益组织的岗位更惨,大多是 “合同工”,没编制、没社保,月薪 3K-5K,连房租都不够交。


就算想考 “体制内”,社会工作类的编制岗也少得可怜 —— 比如民政局、残联的岗位,一个岗位能吸引上百个毕业生报考,还要求 “2 年基层经验”,应届生根本没机会。


很多社会工作毕业生最后只能转行做行政、销售,四年学的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 知识全白费,比当初学公共管理、汉语言的学生晚起步好几年。


张雪峰再次提醒:中国大学跌得最惨的专业,又累又穷,毕业即失业


张雪峰的提醒不是 “危言耸听”,这些专业之所以 “跌得惨”,是因为行业需求少、投入产出比低,普通家庭的孩子选了,很可能 “又累又穷还没前途”。


26 届家长和考生一定要理性,别盲目跟风,选对专业比考高分更重要,不然四年青春可能白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