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石破茂在最后时刻,以首相身份警告全体日本人,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65743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10月10日傍晚,距离正式卸任首相仅剩不到24小时,67岁的石破茂突然通过首相官邸官网发布了一篇7页A4纸的长文。
长文里,他痛批战前日本制度失控致战争爆发,却绝口不提“侵略”二字。
新上任的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当天就公开反对,在野党却罕见表示认可,一时间日本政坛因为这篇文章,再次变得鸡飞狗跳起来。
2025年是二战战败80周年,按照惯例,日本首相需以内阁名义发表谈话,延续战后50、60、70周年的传统。
石破茂年初就提出这一计划,希望将对战争根源的反思纳入政府共识,但提议刚进入党内讨论就遭到强烈抵制。
高市早苗派系明确表示反对,认为无需打破既有表述,最终内阁谈话的计划被迫搁置。
《日本经济新闻》10月10日披露,石破茂对此始终心有不甘,即便只剩最后一天任期,仍坚持以个人名义发布见解,既是兑现对历史反思的承诺,也是对党内压力的回应。
促使他不愿妥协的,还有日本社会日益严重的历史记忆淡化问题。
NHK在2025年8月发布的调查显示,82%的日本受访者认为自己在学校接受的战争史教育不足。
日本30岁以下年轻人中,仅12%能说清“九一八事变”的基本史实,承认侵华战争是“侵略”的比例更是只有31%。
在10月10日的长文中,石破茂将所有担忧化作对历史的深度剖析,而这种剖析方式在战后日本首相中从未有过。
他把焦点放在战前日本的制度痼疾上,详细列举了导致战争失控的具体问题,例如让军事彻底脱离政治管控,军部可直接绕过政府做决策等等。
这些细节的披露,让日本《每日新闻》评价其反思“直击制度要害”。
遗憾的是,在最关键的历史定性上,石破茂的表述却刻意模糊。
全文6000字未出现“侵略”一词,仅用“那场战争”指代,具体罪行更是只字未提。
他在开篇仅表示继承历代内阁的历史认知立场,既不重复村山谈话中的道歉表述,也不迎合右翼的修正主义主张。
可见其虽然有所反思,但程度有限。
面对外界对“回避侵略”的质疑,石破茂在10月10日的记者会上回应称,日本政府从未否认侵略战争,他本人也持同样立场,日本人必须正确认识在亚洲国家做过的事情。
但当被追问是否会就此道歉时,他仅表示继承过往首相的表态,未给出明确答案。
这种态度看似理性,实则是在回避加害者的主体责任,就像只说门锁太松,却不提偷窃的事实。
长文发布后,日本政坛的分裂瞬间公开化。
高市早苗在10月10日晚间的记者会上明确反对,称战后70年谈话已是最佳版本,无需新的表态,其派系更是批评此举“撕裂历史共识”。
在野党的态度则呈现分化。
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10月11日表示,石破茂对制度问题的洞察很新颖,有一定意义,至少敢谈历史问题已是进步。
但立宪民主党干事长安住淳却在同日的声明中质疑,作为执政者时未推动相关政策,卸任前才发声,实在太晚。
从实际影响来看,这篇长文没能撼动日本的历史认知现状。
2025年10月11日,石破茂正式卸任,他的6000字长文成了留给日本政坛的最后印记。
这篇见解写出了日本在历史反思上的进步与局限:有对制度缺陷的深刻剖析,却无直面罪责的勇气;有对未来的警惕,却难敌现实的政治阻力。
石破茂卸任前的警告,终究没能成为改变日本历史认知轨迹的转折点,而他担忧的“重蹈覆辙”风险,也仍在日本政坛的暗流中潜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