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我们,越来越愿意为“设计”二字买单。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 藏 中国传统金首饰

我们追逐着各种“高定款”、“设计师款”,迷恋那些融入了匠人精神的手工制品,认为这才是品味与个性的终极体现。我们常常感叹,现代工艺的进步,让珠宝首饰的设计拥有了无限可能。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但每当我在博物馆里流连,看着那些静静躺在柔光下的古代金饰时,总会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并忍不住想拉着身边的设计师朋友问一句:你确定,我们真的进步了吗?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你以为的“高定前卫”,只是古人的随手一笔。

我们先来看一件“平平无奇”的小东西。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你们看这根金簪,要是我不提前说,有没有朋友会觉得,这可能是哪个大牌最近出的凤凰主题首饰?我整理图片的时候,还偷偷拿着去问我那几个超爱逛首饰店的朋友。

结果她们盯着看了好一会儿,然后凑过来问我:“这是哪家牌子的新款啊?这凤凰的花丝做得也太细了吧,是那种高端定制款不?”(先声明哈,不是要拉踩什么品牌,就是单纯说她们当时的反应嘛~)

等我慢悠悠跟她们说 “这是博物馆里的古代金簪”,她们都睁大眼睛,有点不敢信的样子,还笑着说:“真的假的?这凤凰的样子、身上的纹路也太灵动了,古代工艺能到这个程度?你该不会拿现代做的来逗我们玩吧?”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再看看这个带着圆片的小金鸟。我拿给那个天天泡在文创集市、专找新奇小玩意儿的朋友看时,她眼睛唰地就亮了,接着一边摆手一边笑:“这要摆在文创店或者设计师品牌的展柜里,保准有人以为是新出的艺术感胸针,或者是那种主打复古风的摆件呢,搞不好还有人猜是哪个潮牌搞的联名款。”

虽然嘴上说着 “不可能吧,古代能做这么俏皮的小东西?”,但后来盯着看了好一会儿,还是忍不住嘟囔:“果然老祖宗才是玩设计的大佬啊,咱现在觉得新鲜的创意,人家早就玩过了~”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再看看,这对葫芦形的金耳饰,叫 “四珠葫芦环”,也有人喊 “四珠环” 或者 “葫芦环”。

你猜猜这个是哪个朝代的?在明代的时候,就已经是宫廷里后妃、命妇们穿正装时常见的耳饰,差不多能算是明代各位皇后的 “必备时尚单品” !而且葫芦谐音 “福禄”,还有长寿、多子这些吉祥的意思在里头。

这种耳饰的样式还一直流行到了清代。要是有喜欢传统文化,或者正好想要 “福禄” 好彩头的朋友,看到这耳饰是不是觉得既好看又有意义~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来瞧瞧这件飞天形金头饰~

它是从大同灵丘曲回寺窖藏出土的,现在藏在大同博物馆里。

我看资料里说,它通长大概 9 厘米,通高 4 厘米左右,重量约莫是 24.5547 克。看面目,脸庞很丰满,还带着盛唐韵味。身上的花丝工艺细得要命,飘带、祥云那儿还焊着小金花,听人讲当年可能还镶过宝石,只不过现在是见不着了。

听考古的老师大概提过,它大概率是元代独木干公主布施给寺庙的,老祖宗的审美太绝了,要是放到现在,我猜说不定也能当成好看的高定胸针来戴呢~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金累丝双龙戏珠手镯 哈佛艺术博物馆

我第一次瞧见它的图片时,都忍不住想:“这居然是清末的物件?”

这手镯的累丝工艺,我每次琢磨都觉得特震撼。简单讲,就是把黄金拉成比头发还细的丝,再一点点盘曲、掐花、填丝,最后做出双龙戏珠的模样。最绝的是立体的部分,得先用炭末混着白芨草汁捏成模型,这法子叫 “堆灰”,然后在上面缠金丝、焊接,最后把炭模烧没,才能做出中空又透亮的成品。

回想一下,清代的工匠没放大镜,靠一双手和眼睛把金丝玩出花,双龙的鳞片、龙须细得跟能被风吹走似的,要是当年有位贵族小姐戴着它,走路时镯子上的金丝跟着晃动,金光一闪一闪的,得多华贵。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这位只当了 27 天的皇帝,墓里光金器就有 478 件、重 115 公斤 —— 相当于把 “半个国库” 的黄金带进了地下。这些金饼大多是刘贺当年准备献给汉宣帝的 “酎金”(汉代诸侯每年要拿黄金祭祖,分量不够会被削爵)。按他的食邑,每年只需 5 块金饼,可墓里的存货够他交 50 年的!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看过古人的小金饰,才知道我们都是在玩他们玩剩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