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凌晨,也门荷台达港的夜空被火光划破,拉斯伊萨港的仓库冒着黑烟,萨利夫港的起重机歪在水里——以色列国防军的空袭刚过,胡塞武装控制的这几个港口和拉斯卡纳提卜发电厂,都成了一片狼藉。当地居民说,爆炸声从凌晨两点持续到四点多,震得窗户嗡嗡响,不少人裹着被子跑到街上,不知道下一颗炸弹会落在哪儿。这轮空袭后,红海这片本就不太平的海域,局势更像被泼了油的火,烧得更旺了。

倒回去看一天,7月6日下午,红海西南部的海面上,“魔法之海”号干货轮正朝着埃及苏伊士运河的方向开。这艘船挂着利比里亚国旗,其实是希腊一家公司在运营,船上装着不少欧洲发往亚洲的电子产品和工业零件。突然,瞭望员发现远处有三艘小快艇冲过来,速度很快。还没等船长下令减速,快艇上就传来“砰砰”的枪声,接着有火箭筒的尾焰划过水面,“咚”一声炸在船身侧面,虽然没打穿船舱,但震得甲板上的箱子晃了晃。

船上的安保人员早有准备,抱着机枪趴在栏杆后还击。子弹打在快艇的铁皮上,溅起火星,快艇稍微慢了点,但没退走。僵持了大概十分钟,安保人员正想换弹夹,突然看到更远的地方有四个黑点快速靠近——是无人艇,没挂任何旗帜,直冲冲地朝“魔法之海”号撞过来。前两个被安保人员用机枪打偏了方向,撞在船边的水里,溅起老高的水花;后两个没拦住,“嘭嘭”两声撞上船舷,船身猛地一沉,海水顺着破口往货舱里灌。

船长一看不对劲,拿起对讲机喊:“弃船!弃船!往救生艇上跳!”二十多个船员手忙脚乱地解开救生艇的绳子,刚划出去没多远,就看到一艘路过的巴拿马籍商船停了下来,放下梯子把他们接了上去。后来英国海上贸易行动办公室发了通报,说袭击者用的是轻武器和火箭筒,安布里公司——就是负责“魔法之海”号安保的那家——还补充说,那四艘无人艇是后来冲过来的,撞坏了船身,导致货轮进水,好在船员都安全撤离了。
熟悉这片海域的人都知道,这不是第一次了。胡塞武装从去年10月巴以冲突升级后,就常在这里动手。他们说,只要以色列不停火加沙,就会盯着和以色列有关的船只打。路透社统计过,从那时候到现在,已经有两艘船被打沉,一艘被他们扣了,还有四名船员没躲过,没了性命。这次“魔法之海”号虽然和以色列没直接关系,但胡塞武装觉得,只要是经过红海、可能和以色列有贸易往来的,都在他们的打击名单上——安布里公司后来分析,这艘船的航线和货物目的地,正好符合他们盯梢的特征。
以色列那边显然没打算忍。空袭第二天,国防部长卡茨就在记者会上放了狠话:“别以为也门离得远就没事,对伊朗适用的规矩,对你们也一样。敢惹以色列,就得付出代价。”这话听着硬气,但明眼人都知道,以色列和胡塞武装的梁子结了不是一天两天。胡塞武装控制着也门南部不少地方,一直把以色列当成“地区威胁”,而以色列觉得胡塞背后有伊朗支持,早就想敲打敲打。
这时候,美国的态度就有点耐人寻味了。这些年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不少,航母、战机常年在附近转悠,以前碰到这种事,要么直接帮着以色列出头,要么明着喊话撑腰。但这次以色列空袭胡塞,美国那边没说帮,也没说不帮,就那么拖着。有人说,这种模糊劲儿其实更麻烦——以色列可能觉得“美国没反对就是默许”,胡塞那边可能觉得“美国不插手正好放手干”,两边的火自然就更旺了。
说起来,红海这地方太重要了。往西能去欧洲,往东到亚洲,往南接非洲,每年多少油轮、货轮从这儿过?石油、汽车、电子产品,好多国家的物资都得走这条道。现在一打仗,船老板们都犯嘀咕。有家挪威航运公司已经发通知了,让旗下的船暂时别走红海,绕远路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走。这一下,路程多了几千公里,油钱、时间都得加不少,最后这些成本可能还得算到消费者头上。
港口的工人也愁。也门荷台达港的一个吊车司机说,以前每天能卸十几艘船,这几天除了几艘本地小船, foreign ships(外国船)影子都没了。他指着空荡荡的码头,脚边还有空袭留下的弹坑,“再这么下去,家里的孩子都快没奶粉钱了”。

胡塞武装那边也没闲着。空袭结束当天,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准将就对着镜头说,他们的防空部队拦住了以色列的大部分攻击,还发射了导弹回击以色列。只是问他有啥证据,他没细说,就说“等着看结果”。而以色列国防军那边只承认“精准打击了胡塞的军事目标”,没提胡塞的反击到底有没有打到自己。
海面上,“魔法之海”号还在原地漂着,船身倾斜着,海水还在慢慢往里渗。远处,几艘挂着国际救援旗号的船正在靠近,准备拖它去附近的港口抢修。只是谁也说不准,等它修好的时候,这片海域的枪声会不会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