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编辑|朝暮古今
如今我国已经建国76年,早已通过改革开放变得强大起来。
然而事实上,在我国境内目前还有一支外国军队驻守着,而且已经驻守了50多年。
让人意外的是,这支军队一直安然无恙地待在首都北京,并没有遭到驱逐,时至今日还在北京活动。
这支军队属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名为驻华使馆警卫分队,中国境内唯一一支外国军队,从 1973 年起就开始待在中国。
1973 年,当时中美关系刚刚解冻,两国决定互设联络处。
按照美国法律,驻外机构的安保必须由海军陆战队负责。
可中国自 1950 年收回东交民巷主权后,就再也没允许外国军队踏入半步。
于是美方直接派出了26 名陆战队员到了北京,1973 年 7 月 1 日联络处开馆那天,6 名队员穿着笔挺的蓝色军礼服,胸前挂满了越战勋章,昂首挺胸地出现在仪式现场。
要知道,越战刚结束不久,这些勋章在中国人眼里就像伤疤上撒盐。
时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布鲁斯其实也有些犹豫,他私下建议队员们别穿军装,可华盛顿那边却硬要他们 “展示国家形象”。
结果可想而知,中方当场就炸了锅,直接下了逐客令。
这下轮到美国人傻眼了。他们没想到,中方对军装的事儿这么较真。
那时候中美还没有正式建交,要是因为这点事谈崩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基辛格赶紧从中斡旋,又是道歉又是保证,最后双方总算达成了妥协:陆战队可以留下,但得守三条规矩:
第一,不能对外自称 “海军陆战队”,只能叫 “安保警卫队”;第二,出了使馆门就得换便装,连件迷彩服都不能穿;第三,武器必须锁在库里,连子弹都不能带出院子半步。
要知道,美国以前在别的国家,他们都是扛着枪在使馆门口威风凛凛地站岗,到了北京倒好,连军装都不让穿。
从那以后,这群美国大兵就过上了 “圈禁” 的日子。他们的活动范围被死死限制在使馆院子里,连遛个弯都得打报告。
武器库里的 M16 步枪早就落了灰,平时巡逻就靠手里的对讲机和电棍。
所以现在要是路过美国使馆,看到几个老外,千万别以为是游客,那说不定就是陆战队队员。
他们出门买个汉堡、逛个超市,都得换上便装,连个军靴都不能穿。
有人可能要问了,中国这么讲究主权的国家,为啥非要留着这么一群人呢?
其实这也算是国际惯例。全世界 100 多个国家都允许美国陆战队驻守使馆,咱中国驻外使馆也派武警负责安保。

要是咱单方面把他们撵走,美国肯定会报复,到时候咱驻美使馆的安保人员也得遭殃。
再就是实际威胁的问题。50 个没枪没炮的大兵,能翻出多大浪来?使馆外头 24 小时有武警盯着,连只苍蝇飞进去都得登记。
他们在里面顶多就是巡逻、看门,连个警犬都没有。说白了,他们的威慑力还不如小区门口的保安。
不过,留着他们还有更深层的考量。全世界只有北京的美国陆战队不能穿军装、不能持枪,这本身就是中国主权的最好宣言。
更有意思的是,中方从来没承认过他们是 “驻军”。官方文件里,他们一直被称作 “使馆内部服务人员”。
要是他们哪天不小心穿了军装出门,或者跟当地人起了冲突,中方马上就会祭出 “驱逐令” 这招杀手锏。
1974 年那次垒球赛事件就是个例子,就因为邀请函上印了 “海军陆战队” 几个字,中方直接把他们全轰回了国。
直到 1979 年中美建交,才又让他们回来,但那些规矩还是雷打不动。
说起来,这支队伍还真在关键时刻出过力。1999 年 5 月 8 日,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北京的大学生们群情激愤,浩浩荡荡地冲到美国使馆前抗议。

当时使馆里乱成了一锅粥,陆战队队员们赶紧锁大门、拉警报,把能搬的家具都堵在门口。最后要不是武警及时赶到维持秩序,说不定真会闹出人命。
这些年,中美关系起起伏伏,贸易战、疫情、台海问题,一桩桩事儿都像暴风雨一样考验着两国关系。

可不管外头怎么吵,美国使馆里的陆战队始终安安静静地待着。他们帮着协调美国公民撤离,处理签证申请,甚至还在使馆里搞起了文化交流活动。
如今,这群美国大兵还住在东交民巷的老房子里。
有人说,留着他们是 “养虎为患”,也有人觉得这是大国自信的体现。但不管怎么说,这支队伍的存在本身,就是中美关系最鲜活的注脚。
从 1973 年的剑拔弩张,到如今的相安无事,50 年的风风雨雨,他们见证了两个大国从敌对到合作,再到博弈的全过程。
至于未来,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的主权就像故宫的红墙,任谁都别想撼动半分。这支穿便衣的 “海军陆战队”,说到底不过是墙根下的一抹影子,永远成不了气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