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莫迪听到坏消息,6年前退出中国拉的群,现在邻国都抢着入
246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印度退出RCEP的决定,现在看来更像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原本想保护国内产业,结果反被全球供应链浪潮拍在沙滩上。
特朗普一纸25%关税令砸下来,印度才发现独立搞贸易协定的算盘根本打不响。
这事儿最扎心的不是美国搞制裁,而是当年和印度同一起跑线的越南、印尼,靠着RCEP赚得盆满钵满,印度守着13亿人口市场却越混越边缘。
说到底还是战略误判。
莫迪政府六年前觉得RCEP就是中国的游戏场,印度进来只能当配角。
他们选择性忽略了中国2001年加入WTO时面临的更大挑战——当时中国制造业水平比现在印度还低,但硬是通过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实现了升级。
RCEP本质上是个开放竞争平台,越南服装厂、印尼电子组装线都在规则框架下找到了生存空间。
印度却把自家中小企业当温室花朵保护,结果越南纺织业借力RCEP抢了印度37%的欧盟订单,印尼棕榈油出口量反超印度56%,数据啪啪打脸。
保护主义玩到最后伤的是自己。
印度商工部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对RCEP成员国的贸易逆差不降反升,2024年达到创纪录的880亿美元。
更讽刺的是,印度为替代RCEP搞的13个双边自贸协定,实际关税减免覆盖率不到45%,而RCEP成员国间平均覆盖82%。
就像拒绝坐高铁非要骑自行车,还怪别人跑太快。
现在被特朗普关税压得喘不过气,转头发现中国制造的商品在RCEP框架下零关税进入东盟,印度货却要交平均8.5%的"过路费",成本劣势直接劝退跨国采购商。
制造业崛起不是靠闭关锁国。三星把手机生产线从印度回迁越南就是个警示案例,RCEP原产地规则允许越南工厂用中日韩零部件组装产品,享受零关税出口。而印度工厂必须用本地零件达到40%附加值才能免税,结果连数据线插头都要进口。这种产业链断层不是靠政策保护能解决的,需要深度参与区域分工。看看马来西亚怎么操作的:加入RCEP后主动把汽车零件标准与中日对齐,现在成了东南亚最大的火花塞供应基地。
特朗普关税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印度真正该反思的是为什么总在关键决策上错判形势。当初英国脱欧也说是要拿回贸易自主权,结果五年丢了17%的欧洲市场份额。现在印度面临的困境似曾相识——既要美国市场又舍不得俄罗斯石油,既要发展制造业又抵触产业协同,这种既要又要的摇摆战略在集团化对抗时代根本玩不转。与其在中美间反复横跳,不如先把自家后院的市场整合明白。
其实转机还没完全消失。RCEP第18条明确规定,任何东盟对话伙伴国在满足条件后都可申请加入。印度若能放下"大国面子",参照越南经验设置10-15年产业过渡期,完全有机会扭转局面。毕竟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摆在那儿,日韩车企等着印度降低整车进口税也不是一两天了。关键看莫迪政府能不能把政治算计换成经济理性,就像中国当年用市场换技术那样,先上车再补票。否则再过五年,等印尼都搞出半导体产业集群了,印度可能还在和特朗普扯皮钢铝关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