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文|避寒

编辑|避寒

《——【·前言·】——》

他曾是全上海最帅的男人。

三十岁时,每天有人在他家门口等,看他出门的模样;五十岁,他在台北西门町卖手表,没人再记得他曾主演《西厢记》;六十四岁,他死在日月潭边,肚子里没有食物。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横空出世:从富家公子到“银坛骄子”

1918年,白云出生在夏威夷檀香山,他父亲是潮州望族杨家后人,在上海有实业,在美国有股票,他母亲是中德混血,金发碧眼,外祖父是德国裔传教士,后来在广州创办医院。

白云四分之一德国血统,家教严格,从小习英文、德文、粤语、沪语。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1926年,杨家回国,住进上海法租界爱文义路别墅,白云在沪江中学上学,后来考进燕京大学英文系,1937年抗战爆发,他转学回上海。

1938年,在霞飞路茶楼,张石川第一次见到他,“这是我们要找的男主角,”张对旁边人说,“他可以演唐伯虎。”

当时张石川正在筹拍《三笑》,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白云第一次试镜不说话,只站在镜头前,摄影师说:“他不笑都像笑。”

这年他二十岁,单眼皮,眼神懒散,张石川觉得不够俊朗,安排他去南京路割双眼皮。

手术后效果显著,他变得像混血明星,脸瘦,眼亮,公司替他起了艺名“白云”,寓意“洁净而飘忽”。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三年时间,他拍了十几部戏。《三笑》《西厢记》《桃花扇》《红楼梦》《天涯歌女》,多数是才子佳人,青衣小生,他不爱用替身,戏外和周璇传出绯闻。

周璇曾说:“他像外国人,不像上海人。”他回答:“你太像上海人了。”

他们合作最久,最有名也最暧昧,周璇性格敏感,曾为他戒酒、忌口,他却依旧常泡夜场,一次拍完《西厢记》,剧组包间聚餐,白云没来,去了舞厅,周璇当晚大哭。

1940年他去看电影《歌女红牡丹》,主角是舒适,看几分钟起身离场,说了一句:“演的不像。”然后走了。

他对舒适的醋意是公开的,“她唱得准,不会演戏。”白云在酒桌上说,几天后舒适在电台回击:“总有人只记得自己脸。”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张善琨为他打造“华人华伦天奴”的宣传语,报纸广告写着:他用眼神让人忘词。戏院门口挂他一人照片,女学生排队买票,有人买票只为看他穿古装抿嘴一笑。

当时的他拥有上海滩的青春、银幕、舞厅和女人。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三段婚姻:从富家千金到台湾女星的轮回

1. 罗瞬华:崩塌的富太梦

1941年,白云第一次结婚,对方是罗瞬华,上海永安公司董事之女。婚礼办在静安寺路上的饭店,梅兰芳送了花篮,罗瞬华二十岁,穿白旗袍,站在他右边。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婚后住在常德路洋房,不到一年,他开始带女人回家,他不避讳,罗瞬华的朋友去探望,撞见他和舞女打麻将,桌上是他太太买的新景泰蓝烟灰缸。

“你喜欢她?”罗问。

“不一定,”他说,“你也不会一直喜欢我。”

1944年,他们离婚,他拿了一笔钱,带着儿子去了英国,他儿子叫杨建臣,护照上签的是“学生”,白云在伦敦住在华人侨社里,衣柜里一排旗袍,是他让英国裁缝照样做的。

罗瞬华后来说:他是脂粉堆里的废物。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2. 言慧珠:五十天的戏梦

1946年,白云回国,第二次结婚,这次对象是言慧珠,梅兰芳的弟子,京剧名伶,人称“南慧珠,北荀慧生”,他们在一次戏剧晚会上认识。

他说:你唱《贵妃醉酒》像真的醉了。她说:你演《唐伯虎》像真的会画画。

她母亲反对,白云开始跟踪她上下戏,送了几十封信,最后一次,他把刀放在信里,说:“你不答应我就死。”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她答应了,他们在南京路注册,登记处照了一张合照,婚后不到两周,他和舞女夜宿舞厅,他回家时闻到香水味,以为她外出,他说了一句:“你也一样。”

她当场打了他一巴掌,婚后第五十天,她去法院起诉离婚。

她说:“他在戏里演的,全是真的。”他回应:“她答应息影,她没有。”

报纸头条:“影坛佳偶,如梦方醒。”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3. 白兰:迟暮黄昏

1960年代初,他在台湾拍戏,认识了白兰。

李兰出身军眷,演电影、拍广告,第一次见面是摄影棚,白云对她说:“你有点像周璇。”

两人结婚时,他已四十多岁,她二十多岁,他开始投资生意,拍戏、开酒吧、办歌舞团,他用她的名义贷款,她一次和朋友聊天说:“我老公在演自己。”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1966年,白兰提出离婚,理由是“个性不合”,离婚当天,他搬出两只皮箱,一只是衣服,一只是剧本,他不再拍戏。

这段婚姻结束时,他名下几乎无资产。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事业沉沦与晚年凄凉

1962年,白云在香港出事了。

他和一位夜总会歌女发生口角,动手打人,对方报警,他在湾仔警署做笔录,身穿灰西装,脸色憔悴,法院判他赔偿150元港币,他不服,反驳说:“她先骂我。”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判决出来那天,他弟弟带着律师来探他,说了一句:“你别再回家。”

杨家彻底与他断绝来往,他身边只有一个司机和一个叫阿平的小助理。阿平后来回忆说:他每天泡酒吧,说在找‘下部电影的女主角’。

1966年,他去台湾发展,投资拍戏,没成功;开餐厅,连赔三月;搞歌舞团,演员连工资都拿不到。

那年他在台北西门町开了一家‘白云银幕怀旧餐厅’。

墙上贴着他年轻时的剧照,穿长衫、握折扇,头发往后一梳,进门先看一段无声电影片段,然后是菜牌。

没人认得他,客人说:“这谁?”有人答:“听说以前演过周璇的戏。”

1972年餐厅关门,他把照片撕了,只留一张《西厢记》挂在出租房墙上,用图钉钉住。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1970年代,他靠卖表为生,站在西门町路边,口袋里一堆瑞士假表,看表的人多是外省老兵,他穿旧西装,系皮带,打粉底。

他对买表的人说:“我是演员,你可能看过我演戏。”没人搭话。

有人拍到他站在火车站口发传单,上写“籌資拍攝《唐伯虎外傳》”,地址是他住的台北租屋处,电话接了没人听。

1982年,他从出租屋搬到日月潭边的小旅馆,说要写剧本,三天后,旅客在湖边发现他躺着,嘴唇发黑。

旅馆老板说他这三天没出门,只点了两次热水,一杯牛奶,法医验尸报告:死因服毒,胃内无食物。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房间里留下一副挽联:“生是飘客,死是游魂。”横批:“欠债难还。”

他的学生张良飞为他处理后事,当局联系白云和罗瞬华的儿子杨建臣,他拒绝认领遗体,电报回得很短:“无父子情。”

白云葬在台北郊外的一个公墓,没有碑文,张良飞在旁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银幕风流 白云长眠”。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悲剧根源:欲望与时代的双重绞杀

白云并不是一个没文化的演员。

他在燕京大学读英文系,成绩不差,还翻译过莎士比亚片段,投稿到《文学月刊》,他说:“戏剧是感情的预演。”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但他也常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错,是太相信脸。”

他从小受的是西式教育,穿西装、说英文、吃牛排,但杨家三代是翰林,要求传宗接代,行为谨慎,他在戏院唱戏时,父亲说:“像耍猴。”

后来他索性断了回家的路,他住在外滩附近的租界公寓,带女人回来,不关窗帘,他对朋友说:“我不是坏,只是不怕。”

“他那张脸是一把刀,”一位同代演员说,“能砍开饭碗,也能砍断后路。”

他爱过几个人,但都没撑过账单。

罗瞬华的家底被他挥霍在麻将桌和舞厅;言慧珠给他机会,他却换来五十天的笑柄;白兰愿意陪他晚年,他却把她的婚姻拿去贷款。

他说:“我不是爱钱,我是怕没钱。”

白云在台北最后几年常说一句话:“要还的情债太多。”他说完这句话,总爱笑一下,“下辈子做群演就好。”

他是中国电影第一美男,曾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民国小生

他最后一次出现在报纸上,是一篇回顾民国影人的纪念文,标题写的是:白云:笑过了就没了”。

白云是少数从影坛直接跌入街头的明星,他没退场,他是被遗忘,摄影师袁牧之说过一句话:民国的影人,命都是浮的。

白云就是那一朵最轻的云,飘得高,落得快。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