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今日头条独家稿件

设立平准基金的议题长期以来在学术界与证券监管界引发广泛探讨。核心争议主要集中于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设立平准基金是否必要;二是若有必要,应由谁来主导此项重任。

近年来,中央汇金公司实际上承担了类似平准基金的职能。在过去两年间,中央汇金通过购入其投资的银行股票以及ETF基金,积极投身于稳定市场的行动,发挥着救市的重要作用。不过,这一系列操作在信息披露方面较为欠缺,并未向公众公开相关信息。据估算,在第一阶段,中央汇金投入的资金规模约达四五千亿元,从实际效果来看,对稳定市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专家建议组建4万亿平准基金稳股市


第二阶段,2024年9月24日,金融领域“三巨头”举行会议,提出用高达2.4万亿元的资金来稳定股市:

其一,开展银行、证券、保险和央行之间的便利互换,具体而言,这些机构将手中的股票与央行持有的债券进行互换,随后再凭借债权从商业银行获取现金,以此用于购入股票,此部分资金预计为5000亿元。

其二,为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提供低利率(1.75%)的商业银行贷款,鼓励其积极参与自身股票的回购活动。

本次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加征关税政策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致使全球股市陷入持续混乱,出现暴跌行情。美国股市受此影响显著,股民对未来通胀预期攀升。加之美国股市处于天花板之上,今年1月,已处于45000点的高位,泡沫严重。近期,美国股市在3日、4日以及7日连续下跌,累计跌幅近8000点。

专家建议组建4万亿平准基金稳股市

反观中国股市,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波及,但深入分析后会发现,一方面,中国股市在资本项目下尚未完全对外开放,与全球市场的关联程度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当前中国股市点位处于相对低位,徘徊在3000点附近,下跌空间极为有限。基于这些因素判断,此前市场反应过于恐慌。

关于中国设立平准基金的讨论,目前已逐渐达成共识,即在股市遭遇突发性意外情况之时,平准基金应果断介入。从国际经验来看,平准基金在市场低位时入市的策略普遍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专家建议组建4万亿平准基金稳股市

若要充分发挥平准基金的作用,仍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其一,信息披露必须做到公开透明。现在看来,国家成立平准基金并非一花独秀,不是由中央汇金一家承担,国资委旗下的城通和国新等全都出手,其二,要对平准基金进行公开宣传,平准基金买了就要入市,入市买了多少要敢于披露,最后以低点入位。如果资金使用量合适,一定会对对股市有促进作用,坚定信心,不再被域外消息所干扰。在此背景下,取之于股市,用之于股民,如果解决以上问题,中国股市将会经历健康成长的过程。

现在进入到平准基金救市的第三阶段,建议拿出股票市值的5%作为平准基金的规模,以当前股市80多万亿元的市值计算,这意味着约4万亿资金。

在资金来源上,可由财政部向央行发行平准基金特别国债,规模为4万亿元。财政部将引进的这笔4万亿资金,注入中央汇金、国新、诚通以及各大保险机构、社保基金等。社保基金也应纳入平准基金体系。社保基金作为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其参与将为平准基金注入源源不断的稳定资金,增强平准基金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从国家财政金融状况分析,此举具备可行性。目前中国债务率虽略超60%的警戒线,达到70%,但与全球同体量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我认为花不了4万亿,股市就能稳定,在适当的时机还可以退出,即通过反向操作,央行把结余下来的钱还给财政,财政把现金还给银行,实现两方抵消。这笔钱可以在3万亿到5万亿之间实现腾挪回转。此举对于稳定股市、坚定信心、提振经济和扩大消费均有益处。

特朗普加征关税这一举措,虽在短期内冲击了全球金融市场,但对中国资本市场而言,却蕴含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此次契机,可加速推进平准基金的设立与完善,为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筑牢根基,助力股市在未来实现更为优异的表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