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6月,在连续进行5次战役之后,志愿军把美军赶回了“三八线”附近。


伤亡重大又看不到取胜希望,至此,美军也不得不考虑和谈。就在谈判期间,朝鲜北部突然爆发了40年未见的特大洪水。美军见此便决定趁人之危,在志愿军运输困难时发动“空中绞杀”。

洪学智回忆:朝鲜停战谈判,范弗里特曾求我军寻找他被击落的儿子

“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说:“我们要用空中力量这把刀,去割断地面巨人的咽喉!”


向来崇信“火力制胜”的范弗里特,对此成竹在胸洋洋得意。没想到很快,他就因为自己这个决定而悔恨终生--------


美军策划“空中绞杀”战

在朝鲜战争中,关于范弗里特还衍生出一个历史名词,叫做“范弗里特弹药量”。

洪学智回忆:朝鲜停战谈判,范弗里特曾求我军寻找他被击落的儿子

范弗里特

这个意思,就是“不计成本地投入庞大的弹药量”,对敌进行密集轰炸和炮击施压。因为消耗弹药太多,他还被议员们抨击“浪费纳税人的钱”,还要调查他。


范弗里特对此毫不在意,甚至还叫嚣说:“让那些议员们来看看敌人的尸体吧!”


他怎么也想不到,他最推崇的战术,却让他的独子尸骨无存。


在抗美援朝初期时,志愿军的后勤体系,是以东北为基地的,主要依靠汽车和铁路运输。因为美军空袭厉害,甚至会造成运输物资十不存一,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夜行日宿。

洪学智回忆:朝鲜停战谈判,范弗里特曾求我军寻找他被击落的儿子

为免引起美军轰炸机的注意,暗夜里司机连车灯都不敢开。朝鲜又是多山国家,山路崎岖林密涧深,一不小心便会发生车毁人亡的惨剧。


为了应对这些困难,志愿军逐步建立起防空哨监测、地下仓库,成立了后勤司令部,整合工兵、铁道等部队,优化延伸补给网络。


到1951年第5次战役结束时,志愿军的后勤补给,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战士们不但每日能吃上热餐,甚至还用汽油桶,创新改造出“坑道小灶”。躲在防空洞内,都不耽误包饺子、炸油条。

洪学智回忆:朝鲜停战谈判,范弗里特曾求我军寻找他被击落的儿子

饿着肚子零下几十度,志愿军能打赢长津湖战役,这更不要说后勤保障都能跟上了。美军也是因此灰心,很想和谈,和谈又不甘心,总是提些无理要求。


1951年7月10日,开始停战谈判,美军提出的要求,都被我方坚决拒绝了。


就在美方万分不甘时,7月20日起,朝鲜北部开始连续下暴雨,也因此导致了严重的洪水灾害。


这场暴雨,乃40年内最严重的一次,并且旷日持久,足足下了十多天。清川江、大同江、临津江,条条江河皆是洪涛滚滚,水位暴涨数米甚至近10米。


铁路、桥梁、公路,这些志愿军最依赖的运输途径,大多因此被毁或出现通行困难。这一下,后勤再次吃紧。

洪学智回忆:朝鲜停战谈判,范弗里特曾求我军寻找他被击落的儿子

谈判桌上谈不拢,趁此机会,美军便想趁人之危,只有打赢了,它才能多些谈判的筹码。


1951年8月18日,美军向志愿军发起了夏季攻势和“空中绞杀战。”


范弗里特推崇“火力制胜”,李奇微又向来擅长“火海战术”,两人在作战理念上,倒是一脉相承。


“空中绞杀战”,顾名思义,就是发动大规模的空袭。趁着志愿军交通困难,发动强火力空中攻势,计划90天内,摧毁朝鲜北部的所有铁路系统,炸毁炸断所有公路铁路桥梁。这还不够,还要釜底抽薪,攻击志愿军所有的物资运输卡车。

洪学智回忆:朝鲜停战谈判,范弗里特曾求我军寻找他被击落的儿子

从1951年6月开始,洪学智兼任了志愿军的后勤司令部司令员。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面对频繁的空中轰炸和洪水袭击,洪学智多管齐下,建立起“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钢铁运输线。这其中有一招,便是混合兵种。


在此之前,面对空中轰炸,后勤保障主要考虑的是怎么“躲”的问题。比如建立防空哨、在照明弹下选择逃跑时机、夜行绕路等等。而洪学智主管以后,则把航空兵及航空部队,都纳入到了后勤保障体系中,40军各师组建的高炮营,也都投入到运输线及后勤兵站的保卫上。

洪学智回忆:朝鲜停战谈判,范弗里特曾求我军寻找他被击落的儿子

洪学智

这意味着,后勤部队面对空袭,不是只能被动挨炸了。


1952年4月4日凌晨3点,一架美军B-26轰炸机趁着夜黑风高,满载弹药向着沙里院火车站飞去。


执行这次轰炸任务的,正是第八集团军司令,四星上将范弗里特的独生儿子。


上将独子被炸身亡

美国有一句谚语,叫“一代常春藤,代代常春藤”。这小范弗里特,虽然说不上是学渣,但从小平平无奇,高中毕业后,成绩不理想,但靠着父亲的威望,他进入了西点军校。

洪学智回忆:朝鲜停战谈判,范弗里特曾求我军寻找他被击落的儿子

西点军校

到了西点军校,学习成绩也还是提不上去,平平无奇泯然众人。 但他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身体素质非常好,据说还是学校里蛙泳记录的保持者。


因为身体素质好,他被空军看中,进入了飞行学校。在飞行学校,他的飞行驾驶技术,也一样是平庸无奇。

洪学智回忆:朝鲜停战谈判,范弗里特曾求我军寻找他被击落的儿子

朝鲜战争爆发后,刚刚毕业的小范弗里特,就跟着自己的父亲,来到了战场,担任空军中尉。


在当时,也有不少美军高级将领的子女,都来到了朝鲜战场上。为了保护他们,一般他们都不大上一线阵地。但小范弗里特,却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勇敢。


因为刚到战场,他就因为一件事,成为了人人景仰的大英雄。


那一天,小范弗里特坐直升机去执行任务,结果飞机飞到汉江上空时,竟然一头栽了下去。作为游泳健将,小范弗里特不但成功逃生,还将驾驶舱里的飞行员,也给救了出来。

洪学智回忆:朝鲜停战谈判,范弗里特曾求我军寻找他被击落的儿子

小范弗里特有名将父亲,况且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也很需要信心, 因此记者们逮着这一件事无限吹捧。这让向来平庸的小范弗里特,过了一把英雄梦的隐。


当了英雄,就需要像个英雄。况且名将父亲,既是光环,也是阴影,因此小范弗里特建功立业的愿望特别强烈。尤其是在执行过几次不太危险的任务之后,他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大。


当时,美国空军的飞机型号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B29轰炸机,P51、P82战斗机,以及F系列的各式战机等等。

洪学智回忆:朝鲜停战谈判,范弗里特曾求我军寻找他被击落的儿子

小范弗里特是个驾驶技术不太行的菜鸟,因此他驾驶的是B-26。这架战机,既不像B-29那么庞大难以驾驭,又不像F-86太过小巧不好招呼。也可以说,他驾驶的就是最容易操作的机型。


自从美军定下“空中绞杀”的计划之后,正在第3轰炸联队的小范弗里特,自然少不了接受任务。而且李奇微与范弗里特都对“火力战术”极其推崇,因此轰炸联队不但任务多,而且每次起飞,必是满载弹药。


执行了3次任务没有遇到危险,小范弗里特就不免有些飘了,要求执行夜间任务。


1952年4月4日,凌晨3点,正是昏天黑地人们睡眠深沉的时候,小范弗里特开着他的B-26出发了,目标是轰炸志愿军的运输要地沙里院火车站。

洪学智回忆:朝鲜停战谈判,范弗里特曾求我军寻找他被击落的儿子

这个交通要地,是40军119师炮兵团9连在守卫,值班人员是一刻也不敢松懈。


B-26轰炸机,为了方便夜间任务,机头下都安装了大型探照灯。但小范弗里特,也不知是没有掌握低飞的技术,还是太过自信,他飞在千米高空。趁着月色和灯光,刚出现便被值班人员发现。


9连高炮3班的值班人员发现后,立即便把这一情况向上汇报,排长王兴民,立刻亲临指挥。但因为飞机飞得太高,根本不在射程内,一时也没有办法。

洪学智回忆:朝鲜停战谈判,范弗里特曾求我军寻找他被击落的儿子

李奇微

就在众人无可奈何时,过分自信的小范弗里特竟然下降了。观测目标到达有效射程后,王兴民立刻下令开炮。


数炮齐发,这架满载着炮弹燃油的轰炸机,便跌跌撞撞下坠,半道上炸了个粉碎。据观测,这架飞机被打中8次,等志愿军找到坠机地点时,就发现只有一地的渣渣碎片。

洪学智回忆:朝鲜停战谈判,范弗里特曾求我军寻找他被击落的儿子

战时打落一架敌机,这本是一件寻常事。一直到1953年板门店谈判,范弗里特拜托我方帮他找儿子,通过时间、地点、机型等比对,我方才知那晚被炸死的,竟是范弗里特的独生子。


此事,洪学智将军曾在回忆中提到:


“他有个儿子是个美军中校飞行员,一天夜晚曾驾驶一架B一26飞机到我方物开里轰炸,被我方打下来了,是死是活也不知道。他让我们帮他找儿子。”


包括《四十军在朝鲜》、《陆军第一一九师战史》等书籍,也都提到过。

洪学智回忆:朝鲜停战谈判,范弗里特曾求我军寻找他被击落的儿子

烽火连天战不休,白骨累累满荒丘。自古以来,战争便是残酷的绞肉机,只是可怜了一位母亲,范弗里特的夫人,一直认为儿子只是失踪,但倾尽半生,她连遗骸也找不到-------


作者微信公众号:稗官论史,欢迎关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