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母刚一靠岸,菲律宾就立刻开始表演,这是否意味着美菲军事捆绑已进入新阶段?而菲防长要求中国放弃核武的荒唐言论背后,又打的什么小算盘?

7月3日,美国海军“华盛顿”号航母停靠马尼拉,这是其本轮部署以来,首次进入菲律宾,也是美国“印太围堵链”再度收紧的一个重要信号。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菲律宾防长突然高调发声,宣称中国必须“无核化”,以示对东南亚和平的“诚意”,甚至以此作为中方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的前提。如此颠倒黑白的言论,背后不仅是菲律宾盲目追随美国,更是其主动扮演区域代理角色的又一次表演。

媒体人:菲要求中国弃核是政治投名状

表面上看,这是菲律宾借美国航母撑腰,在舆论上主动对华出击,但仔细分析,菲律宾此举更像是为华盛顿的地区核战略递刀递枪。菲律宾不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核国家成员,也不具备核技术,更无资格对他国核政策指手画脚,其要求中国弃核,不仅违背基本国际常识,也完全脱离《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的原意,该条约并不要求大国弃核,而是防止在东盟地区部署核武器及转移相关能力。

事实上,中国是第一批表示愿意签署该议定书的国家之一,早在十年前就表态支持该地区无核化建设,如今愿意率先签署议定书,更体现了中方对地区和平的高度负责。但讽刺的是美方至今仍不愿意签署该条约,并公开表示需要“进一步审查”,这才是导致该条约迟迟无法落地的真正原因。换句话说,真正对地区构成核威胁的并非中方,而是口口声声推崇“核裁军”的美国。

媒体人:菲要求中国弃核是政治投名状

而菲律宾偏偏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公开配合美国施压中国,甚至不惜越俎代庖,发出“不准中国有核”的无理言辞,结合菲律宾目前在南海频繁挑衅、不断军事化部分海域的行为来看,菲防长的言论,不过是美菲军事同盟深化背景下的延伸动作,是一次典型的政治“投名状”。

不过,中国并未以言语还击,而是选择用实际行动划出清晰红线。7月2日至4日,中国在南海和黄海同步进行大规模实弹演习,并提前发布航行警告,明确划定军事禁区。这一动作既是对美军航母南下的直接回应,也是对菲律宾在南海不断挑衅的严重警告。更表明中国将坚定维护自身国家安全与地区稳定,任何试图以外部军事威慑或地缘挑衅手段逼迫中国改变战略态势的做法,注定会碰壁。

当前,南海局势之所以趋于复杂,并非中国不愿协商,而恰恰是美菲军事合作的不断升级所导致。以此次“华盛顿”号航母抵达菲律宾为例,美国不仅在菲律宾东部部署,还通过联合访问、舆论渲染和多国官员登舰的方式,塑造其所谓“印太稳定者”的形象,意图拉拢地区盟友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堵。而菲律宾方面显然也乐于配合,不断在南海岛礁和航行问题上炒作争端制造紧张。

媒体人:菲要求中国弃核是政治投名状

但问题在于,菲律宾并没有真正的战略自主能力,它所依赖的“外部安全伞”,并不能改变南海地缘格局,这种对抗性行为只会加剧地区的安全困境。要求中国弃核,不仅无法增加自身安全,反而将自身置于战略博弈的前线,成为大国博弈的“试验品”。而美国则依旧以“航母外交”为工具,不断在东亚和南海地区点火,却始终未对东盟国家的安全提出任何实质性保障。

从长远来看,菲律宾一味配合美国挑衅,不仅难以从中获得实际利益,反而会让自身陷入越来越复杂的地缘安全泥潭。而中方推动《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签署的努力,则是维护地区和平、推动合作共赢的体现。中美俄英法五个核国家本可通过条约达成共识,建立起在东南亚的战略互信机制,但在美国战略顾虑迟迟不肯表态的情况下,菲律宾却反而跳出来唱反调,实在令人费解。

媒体人:菲要求中国弃核是政治投名状

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靠呐喊争来的,而是靠实际行动来维护的,中方以愿意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和举行军演的方式展示了诚意与实力,而菲律宾若一味将国家命运绑定于外部势力的棋盘之上,恐怕最终只能沦为美国对抗中国的炮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