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坚持正确史观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游客们前往北京天安门广场参观游览,重温纪念大会激动人心的时刻。视觉中国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婷婷

“今天的国强民富是先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我们要缅怀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就读的台湾青年李欣桦观看盛大阅兵后感慨。

多位台湾青年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战火纷飞年代,两岸同胞并肩抗日,才赢得了包括台湾光复在内的抗日战争胜利成果,作为青年一代,应继承先烈遗志,为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回顾日据时期的台湾历史,这些台湾青年的语气中充满了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愤恨和对台湾同胞投身抗日救亡的敬畏。

“奋起反抗,从来不是选择,而是根植血脉的求生本能,是守护民族尊严的必担之责。”在北京师范大学台湾青年刘育宇看来,日本军国主义实施暴行,妄图摧毁民族根基,但台湾各地方热血志士同仇敌忾,以血肉之躯筑钢铁长城,守家卫国。

从1895年,丘逢甲、唐景崧等人发起“乙未战争”到日据时期林献堂、蒋渭水等人文化反日,再到无数台湾同胞奔赴大陆投身全民族抗战,台湾人民各种形式的抗日运动从未间断。

北京体育大学台湾青年徐诗凯称,在台湾的新竹、彰化、嘉义等地,大批台湾志士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壮烈牺牲,这彰显出台湾人民不屈的民族气节。李欣桦感慨,先烈们用不同的方式反抗日本侵略者,凝聚成一股强大合力。“面对外敌入侵,唯有放下分歧、勠力同心,才能赢得胜利。”

北京大学台生、台湾自媒体博主杨大誉的祖父是四川抗战老兵。小时候,祖父曾向他讲述日本侵略者蹂躏民族的苦难过往,因此他更深刻地懂得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荣光,从来都不是偶然”。

近年来,民进党当局鼓吹“台独史观”,推行“去中国化”政策,蓄意曲解历史,甚至粉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用“终战”字眼代替抗战胜利。这样的言行引发岛内舆论痛批。

“历史真相不容篡改,民族精神不会消亡。‘台独’分裂势力践踏历史真相的行为令人不齿和痛心。”刘育宇说。

“我选择了台湾问题作为我的研究方向。”杨大誉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作为新时代青年,他有责任和义务让台湾同胞知道了解昔日日本军国主义曾侵犯和压迫两岸中华儿女的历史,同时揭穿“台独”分裂势力玩弄话术、扭曲历史真实面目的劣行。

在杨大誉看来,抗日战争时期,两岸同胞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同抵御日本侵略者。今天,两岸同胞应增进联系,台湾同胞,尤其是台湾青年应多来祖国大陆走走看看,重温烽火岁月,进而在鲜活的历史记忆里,更深刻地理解两岸同根同源、休戚与共的血脉联系。

八十年光阴流转。当年“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不畏牺牲、誓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激励着台湾青年一代。徐诗凯表示,唯有铭记历史,才能更深刻懂得和平的意义,更自觉地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我们要让更多人听见正确的声音,让红色记忆在交流中代代传递。”李欣桦强调。她认为,青年主动探寻历史真相、聆听长辈们的讲述及多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历史展馆走走看看等方法都能有效理清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使个人不被歪曲言论误导。同时,和朋友聊起相关话题时主动分享自己了解的史实,传播正确历史同样重要。

两岸加强交流合作,通过多种方式深化对民族历史的认知和对民族身份的认同成为越来越多台湾青年的心愿。他们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青年一代守护好抗战历史,就是守护民族的精神根脉,也是对所有抗战先烈的告慰。

“两岸同胞共护历史真相、传承民族精神,方能坚守根魂,屹立不倒。”刘育宇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