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以来,俄罗斯的能源体系被乌克兰无人机打得千疮百孔。才短短两个月,二十多家大型炼油厂遭袭,全国燃料市场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和油荒。
RBC援引Siala的数据称,截至9月28日,俄罗斯有38%的炼油能力处于瘫痪状态,相当于每天损失33.8万吨原油处理能力。仅在9月,产能就下降18%,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Siala 估计,大概七成的停工是无人机直接造成的。到9月底,俄罗斯差不多四分之一的炼油能力被摧毁,换算下来每天损失23.6万吨。
新一轮袭击,列宁格勒的基涅夫炼油厂和梁赞炼油厂先后停产,这两家都是俄罗斯前五大炼油厂。紧接着,新库比雪夫斯克和阿斯特拉罕的炼油设施也被袭击瘫痪。
短短三周时间,俄罗斯四家核心炼油厂全线停摆,直接让9月的汽油产量减少100万吨,国内市场的缺口达到20%。

燃料危机最严重的地方是远东和。远东地区直接规定每人只能买30升汽油,当地俄罗斯老百姓抱怨,几十年都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了。
而克里米亚的情况更严重。据《克里米亚老兵报》报道,9月底开始,塞瓦斯托波尔的俄占领当局宣布,每辆汽车或每个油罐最多只能加30升汽油。
官方称这是为了防止恶意囤积,但事实上根本就是没有足够的油用。最重要的是,这个限制还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克里米亚的混乱。
在塞瓦斯托波尔、辛菲罗波尔和雅尔塔,大批司机排几公里长的队。很多人等好几个小时才能加到一点油。有些加油站一天只能营业几个小时,甚至干脆直接关门大吉。
当地伪州长拉兹沃扎耶夫宣称,这样能让供应恢复正常,但长长的车队完全打脸了他的说法。

《克里米亚电讯报》披露,俄占领当局正在制造一种燃料充足假象。一辆油罐车分别供应多个加油站,每站只送一点油。
看起来好像每个加油站都有油,但这种做法根本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只是被拿来粉饰。
与此同时,黑市正在快速抢占市场。俄罗斯网上出现大量高价转卖罐装汽油的广告,价格比官方渠道贵数倍,进一步打击了民众对俄罗斯当局的信任。
局势恶化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口外流,越来越多的克里米亚人开始逃离,俄罗斯一些敢说话的媒体形容,这正在演变成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民众不再相信俄占领当局能解决问题,只看到了画大饼背后的虚弱和无能。

与此同时,《莫斯科时报》报道,从萨哈林岛到下诺夫哥罗德,至少二十多个地区都出现了燃料短缺。
俄社交媒体上全是抱怨和嘲讽,有人讽刺说,克宫打的是特别军事行动,吃苦的却是普通人。
油荒带来的连锁反应已经扩散,比如下诺夫哥罗德地区的校车因为没油停运,但地方官员却强硬否认,说新一批汽油马上就会到。
克里姆林宫也没办法,只能出手干预。政府宣布将汽油出口禁令延长到2025年底,同时对柴油出口实施新一轮限制。法令规定,经销商不准把柴油、船用燃料卖到国外,但生产商还是可以直接出口。
副总理诺瓦克上周承认,这些措施是为了防止国内市场彻底失控。但业内专家直言,这种限制治标不治本,因为柴油出口大多由生产商直接操作,经销商只占1.5%-2%,禁了也没什么用。

彭博社和《生意人报》都认为,俄罗斯油荒率已经到了20%,也就是每个月有40万吨的缺口。这不是靠行政命令就能补上的,而是能源安全被撕开了一个巨大伤口。
乌克兰的无人机一波接一波,俄罗斯防空根本不管用。几乎每周都有袭击视频流出,乌克兰的无人机在大白天低空飞行,直接冲向炼油厂核心设备,却没遇到任何有效的拦截。
乌克兰对俄石油和天然气设施的精准打击,直接打击了俄罗斯的经济。据《太阳报》的数据报道,乌克兰的行动已经给俄罗斯造成大约1000亿美元的损失。
军事情报专家英格拉姆表示,乌克兰人正用极高的聪明才智瞄准俄罗斯经济的心脏。远程无人机跨越上千公里,把炼油厂和天然气设施变成火海,把战争现实送到了俄罗斯人面前。

俄罗斯最心疼的损失不只是在战场上,更重要的是能源出口的收入。这笔钱原本是俄罗斯预算的支柱,占比一度高达40%。即便在西方严厉制裁下,也仍占到三成。
但随着炼油设施频频被毁,燃料危机不断扩大,俄罗斯的战争资金正在被掏空。而这也正是乌克兰袭击的真正目的。
对克宫来说,油荒造成的动荡可以压下去,但军队作战能力的下降,将直接导致战败。
可以预见,随着冬天来临,俄罗斯油荒燃料还会加剧。克里米亚只是开始,老男孩的麻烦没有尽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