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分裂是在七八年前就有了迹象。那时候美国社会开始出现严重的分歧,但没想到现在会到这个地步。
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2024年美国两党支持者对彼此的负面看法达到历史高点,超过90%的共和党人觉得民主党威胁国家,民主党人也差不多。
到现在,这种极化还在加剧。为什么会这样?得从美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变说起。
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前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那时候大企业控制经济,工业生产是主流,资本家通过行业协会影响政策,维持市场秩序。但从70年代开始,经济转向金融化。
1973年,石油危机是个转折点,油价大涨,工业成本上升,很多工厂关门。尼克松政府废除金本位,里根时代推行金融违规,银行和华尔街开始主导。
结果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贫富差距拉大。
联邦储备局数据表明,2024年美国前1%人口占有全国财富的30%以上,而底层50%只占2.5%。这种变化让传统社会批判没地方着力。
过去,马克思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都盯着工业阶级结构,工会运动针对大企业压榨工人。但金融化后,财富变成无形资产,批判转向文化和身份议题。
黑人权利运动从60年代延续,但70年代后更注重身份认同。
像女权运动、LGBT权利,这些变成主流话语。民主党抓住机会,利用这些话题吸引选民。2020年黑人弗洛伊德事件后,身份政治达到高峰,全美骚乱持续几个月。
共和党则推本土主义,反移民和全球化。结果,社会分裂成不同身份群体,互相攻击。
政治制度也跟不上这种变化。美国的制度起源于欧洲小规模共和国,设计时是为了让资本家间接控制国家。
宪法里的三权分立,本质上是防止大众直接参与。汉密尔顿和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里就写得清楚,要用间接选举过滤大众激情。
但垄断资本主义需要强大行政机器来管制市场,罗斯福新政就是例子,加强联邦权力。到了现在,科技平台和新兴资本崛起,像马斯克这样的企业家不满足旧规则。
他们想直接影响政策,通过社交媒体和捐款推动变革。
2024年大选,马斯克公开支持特朗普,捐款上亿。民主党则玩身份政治,把规则搞乱,比如推动多样性配额,引发保守派反弹。
这些因素加起来,美国制度面临重组。
右翼力量混合民粹主义,反对大政府和多元民主。2021年国会山事件就是信号,支持者冲击国会,导致5人死亡。
2024年得州移民危机爆发,得州拉起铁丝网对抗联邦,25个州支持特朗普,得州国民警卫队和边境巡逻队对峙。联邦最高法院裁决支持得州,但拜登政府绕过执行。
2025年,这种州际分歧还在扩大,加州加强环保和枪支管制,德州则放松,经济政策也不同。盖洛普民调显示,2025年超过40%的美国人支持国家分裂,比2020年高10个百分点。
为什么说分裂才刚刚开始?因为根源没解决。
金融化埋下的种子还在发酵,身份政治让社会碎片化,传统资本和新兴资本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像苹果和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推动全球主义,但传统制造业资本支持保护主义。2025年政府停摆22天,就是两党争拨款,影响800万公务员。
核安全局几乎空转,公园关闭。社会信任降到低点,哈佛大学研究显示,2025年美国人际信任指数只有23%,历史最低。
未来如果不改,美国可能走向更暴力的升级。
历史上看,罗马共和国晚期党争导致内战,美国南北战争也是经济和身份冲突结果。现在,枪支泛滥,2025年枪击案超过500起,包括犹他州校园事件。
民粹领袖利用不满,推加速主义。民主党内部也分裂,进步派和温和派吵架。州权运动加强,2025年加州和纽约推动独立税收政策,挑战联邦权威。
但美国有韧性,制度能调整。像罗斯福时代,通过新政缓解危机,现在,科技资本可能推动新模式,但风险大。
马斯克的SpaceX和Tesla影响国防和能源,2025年他推动AI监管改革,但引发隐私争议。国际上,美国分裂影响全球,中国需警惕。中国要做领跑者,但避开金融化坑。
统一性是中国的优势,美国的公司制本质像病毒,容易分裂。
美国分裂是结构性问题,不是个人或党派的事。七八年前范勇鹏教授就说过,现在更明显。未来几年,可能看到更多州际冲突,甚至宪法危机。
2024年大选后,特朗普上台,推动“美国优先”,但民主党控制国会,僵局继续。2025年10月,我在侨海青年发展大会上讲过,文化交流能帮大众理解这些。
美国这种模式,能持续多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