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万斯离开以色列前说感觉受到侮辱
3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当地时间10月22日,以色列议会以25票对24票的微弱优势,初步通过了将主权扩展至约旦河西岸的法律草案。这个投票结果,引发了美国副总统的怒斥、15国联合谴责和以色列政府内部的互相指责。
约旦河西岸是1967年中东战争后被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目前住着60多万犹太定居者和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这次通过的法案,说白了就是要把以色列的法律和管理权正式搬到这片土地,相当于用立法形式“吞并”这块地。不过这只是“第一读”表决,后续还得经过至少三次流程才能成真,但已然触碰了各方敏感神经。
法案通过时,美国副总统万斯正在以色列谈加沙停火,得知消息后直言“感觉受到侮辱”。这不难理解,美国刚推出加沙和平计划,正拉着国际社会给以色列站台,结果盟友当面拆台,等于给了万斯一记“耳光”。更讽刺的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居然也跟着批评这一法案,称其是“反对派蓄意制造的政治挑衅”,目的是在万斯访以期间“制造分裂”。
为啥会出现“议会通过、总理批评”的怪现象?关键在于以色列内部的政治烂摊子。内塔尼亚胡的执政联盟全靠极右翼政党撑着,今年7月刚因兵役问题丢了席位,现在内阁仅勉强过半。提出法案的是极右翼议员,内塔尼亚胡不敢明着反对,但又怕得罪美国砸了停火谈判。反对派恰恰看准了这点,故意选在万斯来访时推动投票,既讨好激进选民,又能让内塔尼亚胡陷入两难。这种“踩着外交搞政治”的操作,把总理架在了火上烤。
在访问期间,内塔尼亚胡还与到访的万斯会晤,回应了有关“以色列是美国附庸国”的说法。内塔尼亚胡对记者表示,“我想把话说清楚,他们这周说以色列控制着美国,过一周他们又说美国控制着以色列。这简直是一派胡言”,“我们是伙伴关系,是伙伴联盟。”
国际社会的怒火则早有积蓄。埃及、沙特、土耳其等15国很快联合发声,痛批法案“公然违反国际法”,还搬出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和国际法院意见佐证其非法性。对阿拉伯国家来说,约旦河西岸是巴勒斯坦建国的核心地盘,以色列这招等于彻底堵死“两国方案”的路。伊朗、阿联酋也跟着谴责,连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都赶紧表态“以色列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想给局势降温。
那么以色列现在到底啥态度?其实是“嘴上骂、脚下让”的矛盾状态。内塔尼亚胡办公室虽然骂法案是“政治挑衅”,却没真的阻止后续流程,本质是不敢得罪极右翼盟友。他本人早前甚至喊出“不会有巴勒斯坦国”的硬话,但面对美国压力又只能软化姿态。这种摇摆源于深层困境:既想通过吞并领土巩固右翼支持,又怕失去美国援助和国际信任。
眼下,法案还没成为法律,万斯的怒火、15国的谴责都可能让后续表决搁置。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风波已经暴露了巴以问题的死结——以色列的领土野心、巴勒斯坦的生存诉求、美国的双重标准,再加上以色列内部的政治撕裂,让中东和平之路变得愈发艰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