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导报报道,9月18日,国民党团总召傅崐萁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不会参选此次党主席选举,表态将全力支持新主席。他表示,无论谁胜选,都将与新主席携手合作,推进党内团结,力求在未来的大选中逆袭民进党。傅崐萁的退选意味着,国民党内的竞争者将少一个有影响力的选项,而此次选举也将在郑丽文、郝龙斌和罗智强这三位候选人之间展开。
然而,傅崐萁的退出并不是完全的“善意”。虽然他表面上将支持新主席,但背后依然有不少党内“老派力量”对他有所期待。如果没有他作为选项,党内某些力量会选择支持郝龙斌这一相对稳妥的候选人,或者寻找其他机会与郝龙斌结盟。傅崐萁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罗智强的竞争力,而对郑丽文而言,这似乎又是一个好消息。
郑丽文,作为近年来党内崛起的改革派人物,一直以来在党内外拥有较高的民意支持度。她被视为“新蓝”的代表,期望打破国民党内部的保守气息。郑丽文的支持者主要来自于“深蓝”阵营,包括部分基层党员和军系票。然而,郑丽文的最大短板是缺乏足够的党内组织支持,这意味着她可能在党内权力的角逐中处于劣势,特别是在面对郝龙斌这样的传统派人物时。
根据最新的台媒预测,郑丽文掌握的支持票数主要来自于深蓝群体,尤其是黄复兴等传统蓝营力量的支持。然而,尽管郑丽文的支持率稳步上升,选举的最终结果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如果郑丽文能够通过与张亚中等人的合作,联合更广泛的党内力量,她的选情有可能得到突破。张亚中作为坚定的“九二共识”支持者,虽然在党内影响力有限,但与郑丽文的合作将有助于拉拢更多深蓝选民,进一步增强她的竞争力。
台媒的预测也指出,尽管郑丽文的选情较为严峻,但她的民意支持依然占优,如果她能够争取到张亚中或其他候选人的支持,形成合力,郑丽文有机会实现逆袭。这场选举的最大悬念,不仅在于候选人能否吸引更多选票,还在于他们如何在党内不同派系之间博弈,获得支持并进行有效的权力整合。
郝龙斌,一位年届73岁的政治资深人物,是当前最被看好的候选人之一。郝龙斌的优势在于他在国民党内的广泛人脉和丰富的基层经验。此外,他的父亲郝柏村曾担任过台湾“行政院长”,在党内有深厚的影响力。郝龙斌作为“保守派”的代表,较为低调、稳重,给人一种“可控”的印象。他的出现无疑符合了现任党内领导人的要求:一个可以稳定局势、没有主见、不会挑战现有格局的“人选”。
郝龙斌的优势在于党内保守力量的支持,这使得他在党内组织票的争夺上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台媒的预测,郝龙斌获得的支持票数最大,预计能够从传统蓝营获得大部分选票。此外,郝龙斌的“可控性”也让党内的主要势力愿意支持他,保持现有的派系结构和权力平衡。
然而,郝龙斌的劣势也非常明显:他已经73岁,精力和活力显然无法与年轻候选人相比。而且,郝龙斌过于“稳妥”的态度意味着,他很可能不会推动国民党内的改革,无法吸引到广大希望改变的年轻选民。
罗智强在选举初期受到了很多关注,但随着其他候选人纷纷进入竞选,罗智强的选情逐渐下滑。尽管他多次强调“蓝白合”的重要性,呼吁党内团结,实际上他在党内的支持力量相对薄弱。特别是在傅崐萁和郝龙斌的支持下,罗智强的选票显得微不足道。
在即将到来的党主席选举中,郑丽文虽然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但她的机会依然存在。如果她能够充分利用党内对郝龙斌选举的质疑,尤其是在年轻选民中激发起更多的支持,联合张亚中等深蓝力量,她依然有可能在这场选举中脱颖而出。然而,郑丽文也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在当前的党内结构中,传统势力的支持对于选举至关重要。如果她无法通过联手其他候选人来打破党内保守派的强大力量,那么她的竞争力依然会受到限制。
最终,这场选举不仅仅是党内权力斗争的反映,也是国民党是否能够迎接新变革,摆脱保守束缚的关键一役。郑丽文、郝龙斌和其他候选人的选择,将决定未来几年国民党是否能够重新焕发活力,还是继续在历史的泥潭中徘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