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号这一天,东亚这片天,南北两头,几乎是掐着点儿,同时响起了两声分量极重的警告。

咱们先往南看。中国南部战区那天发了个声明,措辞很直接,一点没绕弯子。点谁的名?菲律宾。说什么事?说你最近老拉着“域外国家”搞什么“联合巡航”,在我们家门口晃悠,这不明摆着是挑事儿吗?南部战区的话说得很明白:立即停止挑衅,别把事儿闹大了,更别把外人往家里领。声明最后还特意加了一句,我们战区部队会“持续保持高度戒备”,天天在这儿盯着呢。

这话什么意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小菲,你最近有点飘了,拉着美国人在南海这块地方又是演习又是巡航,真以为我们没看见?别玩火,这地方姓‘中’,我们的军队不是摆设。”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警告了。从去年到今年,菲律宾仗着背后有美国撑腰,在南海的小动作就没停过,从仁爱礁到黄岩岛,总想搞点事情出来。中国这次的回应,可以看作是一次“忍无可忍”的公开喊话。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这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 谁来都不行。

一天时间内,中朝发出相同警告,金正恩撂下狠话:将出台核武政策

就在同一天,我们把视线往北移,移到朝鲜半岛。朝鲜的“第一千金”、金正恩的胞妹金与正,通过朝中社也发了一篇声明。这位女士的发言,向来以辛辣和直接著称。她这次炮轰的是谁呢?是准备在9月15号到19号,在韩国济州岛附近海域搞“自由之刃”联合军演的美日韩三国。

金与正的话,那叫一个不客气,说这场演习是在“错误地点”举行的“鲁莽的武力展示”,是激化地区紧张局势的元凶,最后一定会“自食恶果”。

你看,是不是很有意思?一个在南,一个在北,隔着万水千山,却在同一天,发出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警告。警告的核心,都是反对域外大国和区域内国家搞联合军演,反对区域内的国家引狼入室。

南边的菲律宾,拉的是美国。北边的韩国和日本,站着的也是美国。这根线,一下子就清楚了。中朝两国,虽然一个面对的是南海问题,一个面对的是半岛问题,但他们矛头所指的方向,惊人地一致——那个试图在亚洲建立军事霸权,到处拉帮结派的美国。

这还没完。就在金与正发表声明的前一天,9月13号,朝中社发布了一条更重磅的消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撂下狠话,宣布朝鲜将在即将召开的劳动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正式公布核武器与常规武器并举的新政策。

这可不是小事。这句话的分量,比任何一次导弹试射都重。

为什么这么说?“核常并举”,这四个字,意味着朝鲜已经彻底放弃了过去几十年来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一直挂在嘴边的“半岛无核化”幻想。金正恩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诉全世界:我的核武器,不是用来谈判的筹码,而是保障国家生存的命根子,谁也别想拿走。

一天时间内,中朝发出相同警告,金正恩撂下狠话:将出台核武政策

这其实是一种被逼出来的选择。你想想,朝鲜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从老布什时代的“邪恶轴心”,到后来经济制裁的大棒,再到美韩一年到头从不间断的、规模越来越大的军事演习。朝鲜一直觉得,自己脖子上始终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韩国国家统一研究院的分析一针见血:朝鲜就是把美日韩的三方军演,看作是针对他们的“核打击预演”,目的就是为了摧毁朝鲜的导弹发射平台。换句话说,在朝鲜看来,你美韩的演习,就是模拟怎么对我进行“斩首行动”。天天有人在你家门口比划着要怎么冲进来揍你,你能睡得着觉吗?

所以,金正恩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既然你们天天磨刀霍霍,那我也必须把我的盾牌举得更高,把我的长矛磨得更亮。常规武器不如你,那我就用核武器来弥补。用核武器这种不对称的力量,来建立一种“恐怖平衡”,让你不敢轻举妄动。 这就是他“拥核求存”的核心思想。他认为,只有手里攥着这个“王炸”,朝鲜的未来发展,才不会被外部势力随意拿捏。

从这个角度再回头看9月14号这一天,中朝两国的同步警告,味道就更浓了。这不仅仅是各自对自己安全关切的表达,更像是一种战略上的遥相呼应。

我们再聊聊中朝关系。这些年,西方媒体总喜欢炒作中朝关系“时好时坏”。但在我看来,这都是表象。中朝之间,是“唇亡齿寒”的战略邻居,这个基本盘,从来没变过。

就在前几天的9月9号,朝鲜国庆77周年,中方给金正恩发去贺电。贺电里有九个字,特别值得玩味,那就是“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关系。

一天时间内,中朝发出相同警告,金正恩撂下狠话:将出台核武政策

这三个“好”,看似是外交辞令,但在当前这个节骨眼上,美日韩军事同盟越抱越紧,半岛局势一触即发的时候,这九个字,就是一颗“定心丸”。它告诉朝鲜,也告诉全世界,中国对半岛局势的稳定起着“压舱石”的作用。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作为朝鲜的战略后方,是稳固的。

有了中国的这颗“定心丸”,再加上前段时间和俄罗斯签订的《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朝鲜的底气就更足了。这意味着,朝鲜在东北亚,背后站着的是中俄这两个强大的邻居。美国想要像对付其他小国一样对付朝鲜,就得掂量掂量后果。

所以,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半岛的局势,会进入一种“新常态”。什么叫“新常态”?就是“有摩擦,但不过火”

美日韩会继续搞他们的军事演习,继续秀肌肉,摆出强硬姿态。因为对美国来说,半岛的适度紧张,是它把日韩这两个盟友牢牢绑在自己战车上的最好借口。一个“强大的朝鲜威胁论”,就能让日韩心甘情愿地掏钱买美国的武器,加强军事一体化。

而朝鲜呢,也会继续它的导弹试射,继续展示它的核能力。每一次美韩军演,都会成为它发展军事实力的最好理由。但朝鲜也不会真的主动去点燃战火,因为金正恩非常清楚,战争一旦爆发,对他来说是毁灭性的。他要的是威慑,是生存,而不是同归于尽。

这种双方都在红线边缘疯狂试探,但谁也不愿意跨出最后一步的僵持状态,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当然,金正恩也不是只会“舞刀弄枪”的莽夫。在强化国防的同时,他也在积极地寻求外交上的突破。我们看到,朝鲜正在努力发展和东南亚、中东国家的关系,试图打破外交上的孤立局面。这说明,朝鲜的策略是“两条腿走路”,一手抓军事威慑,一手抓经济民生和外交破局。

一天时间内,中朝发出相同警告,金正恩撂下狠话:将出台核武政策

最后,我们把视角拉回到中国身上。

眼下的局势,对我们来说,其实非常清晰。美国在东亚的布局,就是一南一北两条战线。南边,用菲律PINES在南海挑事;北边,用日韩在半岛生乱。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

在这种大背景下,日本、韩国、菲律宾这些国家,未来只会跟美国捆绑得越来越紧,这是不争的事实。指望他们能保持战略自主,基本不现实。

所以,对中国而言,进一步深化和朝鲜的战略协同,就显得至关重要。 朝鲜半岛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我们东北边境的安全。一个稳定的、对华友好的朝鲜,是中国东北亚战略的重要支点。

这次中朝在同一天发出警告,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这表明,在应对域外势力干涉亚洲事务这个问题上,中朝有着高度一致的立场和共同的利益。这种战略协同,未来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总而言之,2025年9月14号这一天,看似是两个孤立的事件,实则揭示了东亚安全格局的深刻变化。一个以美国为首的、试图维持单极霸权的军事同盟体系,和另一个以中、朝、俄为代表的、反对霸权、追求战略自主的力量体系,正在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上,进行着激烈而复杂的博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