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普京的会面前夕,特朗普又扔出一颗“贸易重磅炸弹”。当地时间周五,他宣布——下周将对进口钢铁和芯片加征关税,税率最高可能飙到300%。这不仅让华尔街瞬间紧张起来,也让全球制造业感到一股凉意。

特朗普突然宣布:下周将加关税,最高或达300%,目标直指芯片!

从100%到300%,关税升级背后的“算盘”

过去一周,特朗普才刚放话要对进口芯片和半导体征收100%的关税,如今还嫌力度不够,直接加码到200%甚至300%。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要保护美国制造,把工厂拉回本土。但他同时抛出了一个“例外”——只要在美国建厂,就可以豁免关税。

这背后的逻辑很明显:用高关税当“鞭子”,用投资豁免当“胡萝卜”,逼全球科技企业把产能迁到美国来。半导体行业是个超过600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涵盖设计、设备、材料、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多个环节。如今全球供应链高度分工,美国虽然在芯片设计上占优势,但生产、封装和材料很多依赖亚洲。特朗普的计划看起来像是要用强力手段“改写游戏规则”。

特朗普突然宣布:下周将加关税,最高或达300%,目标直指芯片!

可问题是,这招并不是没有代价。就在消息传出后,美国半导体板块股价立刻“跳水”,板块指数盘中跌幅一度超过2%。拉姆研究、科天半导体一度暴跌7%,美光科技跌近5%,英伟达、特斯拉、苹果等科技巨头也全线下挫。资本市场已经用脚投票:这场关税大战,很可能引来“反噬”。

关税是“双刃剑”,产业回流还是加速“去美国化”?

半导体产业不同于普通制造业,它的供应链几乎遍布全球。波士顿咨询公司早在多年前就提醒,如果美国强行推动芯片产业回流,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产业规模可能从全球第一跌到第二甚至第三。

特朗普突然宣布:下周将加关税,最高或达300%,目标直指芯片!

原因很简单,全球供应链不是说搬就搬的。比如光刻机这种核心设备,主要依赖荷兰;高端晶圆生产集中在台积电和三星;而大量封装测试工序又在东南亚。如果美国用高关税硬切这些环节,别的国家完全可能选择绕开美国市场,重建一个“不含美国”的供应链体系。这不仅无法提升美国的全球产业地位,反而可能加快“去美国化”的进程。

而且,美国很多科技企业的竞争力正是依赖全球市场。例如苹果公司,2023年海外市场贡献了其总销售额的六成以上。如果它被迫把全部生产环节搬到美国,本土的高人工和运营成本会让iPhone价格飙升、竞争力大减,最终失去国际市场。特朗普的关税计划,短期可能带来一些“回流”的投资数据,但长期却可能是全球化背景下的“逆行者”。

特朗普突然宣布:下周将加关税,最高或达300%,目标直指芯片!

贸易牌的背后,是政治牌还是经济牌?

特朗普的关税计划,不仅是经济议题,更是政治信号。距离与普京的会面只剩几天,他突然抛出这一消息,很容易让外界联想到更大的战略背景——通过经济施压巩固国内支持,同时在国际谈判中增加筹码。

这种打法在他任内并不陌生。2018年,他就曾对中国钢铁、铝材加征高关税,并引发全球贸易摩擦。但不同的是,这一次他的目标不仅是传统制造业,还直接指向高科技领域的核心命脉。这让事情的敏感度和影响力都翻了几倍。

特朗普突然宣布:下周将加关税,最高或达300%,目标直指芯片!

从市场反应来看,投资者对这种政策的担忧大于期待。因为全球化的供应链已经形成几十年,贸然用关税去重塑,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不仅原材料价格会上涨,终端产品的价格和供应也会受到冲击。美国消费者可能会在电子产品、汽车等多个领域感受到价格压力。

对于特朗普来说,这一招或许能在短期内制造政治声势,但从长远看,这是一把高风险的双刃剑。全球供应链不是单向的“迁移”,而是一个复杂的利益网络。一旦被迫分裂,想再拼回去,就不是几条行政命令可以解决的事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