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58了,这几年帮着社区张罗老年活动,跟不少姐妹处成了知心朋友。常有人背后嘀咕:“女人到了五十多,孩子都成家了,不好好带孙子,还想着找伴,真是瞎折腾。”
可我跟这三位阿姨处久了才明白,她们心里的苦与盼,哪是“折腾”两个字能说清的。
其实啊,女人过了五十想找个伴,从来不是一时兴起。经历了半生操持,看过了人情冷暖,她们心里跟明镜似的——日子是过给自己的,后半辈子想找个人搭伙,藏着三个实在的缘由。
一、家里太冷清,日子像杯凉白开
冰心先生说过:“家的温度,藏在有人等你回家的灯火里。”年轻时总觉得家里吵,孩子哭、丈夫闹,盼着能清静会儿。可真到了孩子翅膀硬了飞出去,才发现清静过头,就成了冷清。
王阿姨今年52,儿子去外地读大学的头一年,她差点憋出病来。白天去公园跳广场舞,看着别人三三两两说笑,她插不上嘴;晚上回家,钥匙插进锁孔的动静能在楼道里响半天。
有回我撞见她在菜市场转悠,手里就拎着一根黄瓜,她说:“一个人吃饭,做啥都嫌多,对付一口得了。”
后来她认识了老张,俩人搭伙过日子。每天早上一起去早市,老张帮她拎菜,她教老张挑水果;晚上一个炒菜一个熬粥,饭桌上总有说不完的话。
王阿姨跟我说:“以前总觉得家里亮着灯就行,现在才知道,灯底下得有人,饭菜里得有烟火气,那才叫日子。”
女人到了这岁数,怕的不是日子清苦,是屋子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哪怕俩人坐着各看各的电视,偶尔搭句“茶杯该添水了”,心里也是暖的。
二、心里的话,总得有个人能听懂
张爱玲说过:“中年人的孤独,是话到嘴边又咽下去,因为知道没人懂那声‘算了’里藏着多少故事。”
五十多岁的女人,这辈子攒了一肚子的话——年轻时职场上的委屈,养孩子时的难处,还有那些藏在心底的欢喜与遗憾,总要有个能说上话的人。
李阿姨55岁那年退休,老伴走了三年。她退休金不少,儿女也孝顺,可总说心里空落落的。有回我们一起包饺子,她望着擀面杖发呆:“以前在厂里当会计,那年评先进,就因为我把报表算错一个数,被厂长当着全车间的人数落……”话说到一半,她摇摇头,“跟儿女说这些,他们只会说‘都过去的事了’,可心里那点滋味,总得有人明白啊。”
后来她经人介绍认识了老陈,俩人都是从国营厂出来的。老陈听她讲厂里的旧事,能接上“那会儿车间主任总爱把搪瓷缸子敲得叮当响”;她听老陈说退休后没事干,会说“我教你织毛衣啊,手上有事做,心里就不慌了”。李阿姨现在常说:“不是图他啥,就图他能接住我的话,知道我为啥笑,为啥叹口气。”
人这一辈子,吃多少苦都能扛,就怕心里的话烂在肚子里。找个能聊到一块儿的伴,比穿金戴银更舒坦。
三、活了大半辈子,也想被人放在心尖上
有句老话说:“女人是家里的陀螺,一辈子围着别人转。”五十多岁的女人,前半生为父母、为丈夫、为孩子活,到老了才敢想想自己——也想尝尝被人惦记的滋味。
张阿姨58了,年轻时在食堂上班,起早贪黑给全家做饭,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儿女成家后,她依旧每天变着花样给孙子做辅食,自己却常啃个馒头对付。
有回她血压高晕了过去,醒来看见床边空荡荡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后来她认识了老周,俩人搭伙后,老周总记得她不吃香菜,买菜时会特意挑不带根的;冬天知道她手脚凉,睡前会提前把暖水袋灌好。
张阿姨跟我念叨:“这辈子伺候人惯了,没想到老了老了,还有人记得我爱吃啥、怕啥。那天他从外面回来,手里攥着串糖葫芦,说看见卖的就想起我小时候总馋这个,我这心里啊,比吃了蜜还甜。”
女人到了这岁数,早不图穿多好、住多大房子,就图个知冷知热。你记得她的小习惯,她念着你的老毛病,这份互相惦记,比啥承诺都实在。
常有人说:“都这把年纪了,谈感情是丢人现眼。”可我见过这三位阿姨的变化——王阿姨脸上的笑容多了,李阿姨说话时眼睛亮了,张阿姨走路都带劲儿了。她们哪是在“找伴”,分明是在给自己后半辈子找份踏实。
就像老舍先生说的:“年纪大了,才知道日子不是过给别人看的,是过给自己暖的。”五十岁不是终点站,反倒是卸下重担、为自己活的新起点。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姐妹,别急着指责她“不安分”。她不是贪心,只是想在往后的日子里,有人陪她晒晒太阳,有人听她说说心里话,有人在她生病时递杯热水。这份简单的盼头,值得被温柔以待。
毕竟啊,日子好不好,心里暖不暖,只有自己最清楚。敢于为自己找份温暖,才是这个年纪最体面的骄傲。
你身边有这样的故事吗?欢迎聊聊你对“五十岁女人找伴”的看法,咱们一起说说心里话。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