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北京大学招生办”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名为《未名新语 | 代易瓒:在盛夏光年里,奔赴未名纪行》的署名文章,文中,毕业于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的代易瓒,讲述了从开封高中,到被录取进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历程。

代易瓒,是河南开封2025年高考物理类考生,高考总成绩724分。

视频加载中...

全文如下:

“从红楼讲堂到未名塔影,燕园四季在学子的迎送间开启了又一篇章。一批批怀揣梦想的青年,穿越时空的回响,踏入这片思想与理想交织的土地。他们在奋斗中昂首挺胸,也曾在迷惘中短暂驻足;他们一路结伴而行,始终心向光明之处。现在,让我们共听“未名新语”,见证新燕展翅,畅想无限未来!”

个人信息

学生姓名:代易瓒

毕业中学: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录取院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河南高考724分女生在北大招办公号发布署名文章

梦想的开始

北大清华,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听到大的学校。刚上小学时,课上老师问到大家的理想,那时窗外蝉鸣不已,绿叶与光影交错,轮到我时,我胆怯羞涩地站起来,说:“我以后想上北大清华。”其实我那时根本没有概念,只是一颗小种子,慢慢地在等待发芽。

初高中时,每年夏天看到开封高中的学长学姐考入北清,羡慕的同时,也给我带来了些许期盼——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是不是也可以让我美梦成真呢?

这些模糊而遥远的梦想,在高二的暑假瞬间清晰起来。

那是又一个盛夏光年。

河南高考724分女生在北大招办公号发布署名文章

理想的具象化

我真正有幸和北大结缘,大概是在2024年的夏天。早已听说北大数院是全国最好的数院,对数学一向很感兴趣的我坚定地报名参加了北大的学科体验活动。

报到那天,我充满了好奇,拉着行李从东南门进入北大校园,去教学楼领材料,然后去宿舍楼收拾。收拾好了以后,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室友去校园里散步,我们看到了壮观的百周年纪念讲堂,威严的图书馆,也绕着未名湖游览,看到了古朴典雅的博雅塔,以及随处可见的红楼,很别致的淡黄色智华楼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蓝天白云之下的北大像画廊一样,大朵大朵的云凝固在深邃的蓝天,与那里的建筑共织了一个童话一样的世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在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门口见到了北大的日晷。我们还顺便找了找名人像,蔡元培先生像、李大钊同志像……在看到他们的瞬间,我仿佛窥见了这个学校的璀璨历史,在爱国人士奔走呼号时,在燕园学子读书报国时,在伟大的先人带领一代代后人建设祖国时。也看到了附有“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牌匾的俄文楼,庄重而优雅,让人肃然起敬。还有在路上偶遇的小松鼠,在学五食堂吃的第一顿饭,都让我对这所学校怀有更多的憧憬与好奇。

幸运的是,我还见过大雨滂沱时的“淹园”。雨中的未名湖上泛起一层层水雾,垂柳摇曳,红楼成景。让我不禁在心里一遍又一遍感叹北大的美丽。

我也接触到了她的人文。无论是教授们的精彩讲座、热闹的院系大观园、晚上在未名湖畔和学长们的交流,还是校园参观活动、班会破冰活动,以及胜似演唱会的联谊晚会,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位同学说,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北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短短的一周,我绕着未名湖走了三圈,跑到智华楼里一睹数院的模样,进到图书馆中被它的规模和布置震撼,看到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牌匾时激动地跑去合影,在家园、燕南等等品尝美食,在五四操场上围坐聊天唱歌……

何其有幸在那个暑假奔赴北大,一点点把梦想变得如此具象化又如此清晰。从那之后我的书桌上有了“努力上北大”的纸条,每每想起,甚至会在脑海里浮现出在那里生活的一幕幕,会回想起那些红楼,回想起一草一木,回想起在宿舍楼前看到的周围长着向日葵的可爱的小秋千。

那个夏天,我反复在想,北大,等我明年再来啊。

当梦想的光照进现实

这样一个梦想,串起了我的整个高三。在成人礼时,我在气球上写下“北大数院”(最初的梦想…...);在元旦联欢会捏气球时、新年放烟花时,我默默许愿“圆梦北大”;高考第一天清晨写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日日夜夜的努力中,好像有许多徘徊困惑的时光,便咬一咬牙,对自己说“我要去北大”,这股力量是那样的强大,带我坚韧而不失体面地渡过生命中的一些黑夜。 查分前一天晚上,快要能登系统查分时,我紧张得手脚冰凉,打开了《燕园情》单曲循环播放。是它带给了我好运吧,我真的圆梦了。我望着分数出了神,用一年的时间来赴约,我终于还是做到了。 “我的生命里无疑还有许多夏天,但肯定没有一个夏天,会如今夏。”这个盛夏光年,我要开始人生的新篇章啦。

就这样奔赴未名纪行,和生命里那些熠熠生辉的盛夏光年。

河南高考724分女生在北大招办公号发布署名文章

来源:北京大学招生办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