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2年六月,一匹快马冲进应天府。

当信使将密报呈上时,朱元璋展开一看,先是愣住,继而放声大笑。

他环视左右文武,掷下一句石破天惊的话:“天下无人矣!”

就在前一天,元朝擎天巨柱察罕帖木儿在山东益都城外被叛将田丰、王士诚刺杀身亡

江南的烈日下,朱元璋感到一股寒意与狂喜交织的颤栗——一个令他寝食难安的对手,竟以如此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没有这场刺杀,大明开国史可能只剩五个字:起义失败

图片来源网路

十四世纪中叶的元帝国,已然是烈火烹油的末世景象。

黄河决堤,淮河瘟疫,流民尸骨蔽野。1352年,濠州城外走来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和尚。

他刚经历了,父母、兄长相继饿死的惨剧,就连埋葬亲人的棺材,都置办不起。

当起义军的烽火烧到皇觉寺门前,这个走投无路的僧人,眼底燃起了火焰——朱重八猛地扔下了僧钵,毅然踏上了改变命运的不归路。“弃”掉了僧钵,以坚定的步伐开启了全新征程,那燃烧的眼底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决然。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被住持派去灾荒之地化缘的落魄和尚,七年后会成为威震江淮的吴国公朱元璋。

没有这场刺杀,大明开国史可能只剩五个字:起义失败

图片来源网络

在群雄割据的棋局里,朱元璋的势力起初不过是,一枚边角上的棋子。北方有韩林儿、刘福通的红巾军,与元军主力鏖战;长江上游,盘踞着陈友谅六十万的水师巨舰;东南富庶之地,尽归盐枭张士诚。而朱元璋,蜷缩在应天的一隅,战船简陋得,如同飘摇的柳叶。

1358年,当陈友谅强攻安庆血战元将余阙时,朱元璋还在小心翼翼地避开元军锋芒。这位未来的洪武皇帝望着地图上察罕帖木儿的势力范围,忧心忡忡地对幕僚说:“此人若在,我等焉有出头之日?”

就在朱元璋投身义军的同一年,在河南沈丘,有个色目书生,缓缓地合上了儒家经典,毅然决然地,散尽了家财,开始招募乡勇。此人察罕帖木儿,本贯西域,却对儒学极为精通,曾前往大都参与科举。当三十万红巾军扑向中牟之时,他率领着数百名敢死队,如利箭一般,直插敌阵的核心,竟然将起义军打得人仰马翻。自此“儒帅”这一名称,传遍了中原。

经过十年的打仗,察罕的义兵队伍,从最开始的几百个人,慢慢成长壮大起来,最后变成了一支几十万的骑兵大军。他那很显眼的战旗一直飘扬着,陆续插在了河南、陕西、山西等地方。1361年,还顺利地拿下了红巾军“宋政权”的首都汴梁。当他的军队像狂风一样快速地掠过山东时,他所掌控的区域从泰山西边抵到陇右,北边连接幽燕,南边守住黄河,完全成为元帝国实际上最稳固的最后一道防线。

没有这场刺杀,大明开国史可能只剩五个字:起义失败

图片来源网络

在元顺帝“沉醉于”宫廷享乐的时候,察罕的军报如雪花般,“纷纷”地飞往大都:陕西平叛!汴梁光复!山东收复!每场胜利都使应天府中的朱元璋,“坐立难安”。1361年,当察罕“攻破”山东的消息传来之刻,朱元璋“罕见地”派出使者携带重礼去“通好”实则是“战战兢兢”地试探。

1362年六月,山东益都城下,一场悄然“上天的旨意已经清晰地归于我大明了!”。

察罕之死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

他的养子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继承兵权,却深陷与孛罗帖木儿的内斗,对朱元璋的扩张视若无睹

当明军北伐兵临大都城下,王保保竟为保存实力拒不发兵

元朝军阀,各自为其政。朱元璋于朝堂之上讥讽道:“元朝岂止自毁长城?简直自断命脉!

历史的转机,稍纵即逝。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了中世纪世界最大规模的水战。当陈友谅的巨舰“望之如山”般压来之时,朱元璋的小舟,如同狂风中的落叶一般。但天助了一阵东北风,七艘火船如离弦之箭般撞入敌阵,将陈友谅的帝国美梦烧成了灰烬。此战若败,朱元璋的势力将万劫不复;而此战胜后,江南再无与之抗衡的力量。

没有这场刺杀,大明开国史可能只剩五个字:起义失败

图片来源网络

当朱元璋的北伐军势如破竹之时,元朝内部,还在上演着荒唐的闹剧。扩廓帖木儿,与李思齐等军阀,在陕西混战;元顺帝与奇皇后,为废立太子,明争暗斗。1368年,徐达攻破大都的那一夜,宫廷里竟还在彻夜地欢宴。

朱元璋的胜利不仅仅在于对手的失误:

他礼贤下士,徐达、常遇春等名将誓死效忠

每克一城必开仓济民,尽收人心

精于谋略,曾用离间计诱使陈友谅诛杀水军名将“双刀赵”赵普胜

但当他登基后,重返汴梁,却做了一件耐人寻味之事——遣使祭奠察罕帖木儿。仪式上香雾缭绕,新皇帝眼前,浮现出那个,令他恐惧半生的身影。若察罕未死,当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压境之时,元朝铁骑可能已南下,坐收渔利;若察罕未死,北伐大军或许会在山东,遭遇铜墙铁壁。

没有这场刺杀,大明开国史可能只剩五个字:起义失败

图片来源网络

1372年,明朝使团护送前陈友谅之子陈理抵达高丽。这个在鄱阳湖之战中,失去了父亲的少年,回望故国的方向,眼中映着那血色的夕阳。此时在南京紫禁城中,朱元璋批阅奏章的手,突然停顿——奏报提及北元残部,又在边境蠢蠢欲动。他缓缓地走到殿外,望着北方的星空,喃喃自语:“若察罕帖木儿还在,朕怎能安安稳稳地坐在此位?”

刀剑的寒光,渐渐地黯淡了,儒帅的旌旗,无奈地委地了。不过历史的回响,始终未曾停息。察罕帖木儿之死,就好似元帝国最后支柱的,轰然崩塌,而朱元璋,恰恰是站在那片废墟之上,稳稳地捡起皇冠的幸运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