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晚,当国民党主席选举第四场政策辩论会结束之后,岛内围绕这场辩论展开了诸多讨论,这本是众人期望借此,看清究竟谁更适合引领国民党前行的辩论,然而,不仅候选人之间的表现差异显著,连选举规则所存问题,也被更多人留意,国民党内部的诸多问题也遭暴露。
依据辩论会直播,与国民党选举办公室随后公布的内容,当天两位候选人张亚中和郑丽文,在表现方面呈现出极大差别。就张亚中而言,在整场辩论期间,他既未喊出华丽的口号,也未施展煽情之法,主要围绕“国民党当下最缺明确方向”这一重点展开论述,他不断提及国民党若要重新赢回大众信任,于两岸关系上绝不能含糊、摇摆,且还指出之前与大陆的沟通机制中断了,需设法予以恢复,先搭建起对话平台,如此之后的经济合作,以及民间交流方能得以继续推进。
辩论过后,诸多党员在接受《联合报》采访时表示,尽管张亚中所讲内容不算新颖,但好在实在,部分原本未确定支持对象的党员称,觉得张亚中至少把“国民党该往何处去”阐述清晰了,胜过只讲空话之人。
反观郑丽文在辩论中却出现状况,在前三场辩论里,她说话条理清晰、不绕圈子,还赢得了一些年轻党员与中间派的支持,不少人认为她或许是颇具潜力的候选人,然而在第四场辩论时,当被问及对外关系,她却突然提出要“主动和日本高层构建沟通渠道,推动台日政治合作”。
此语一出,现场诸多人士当即表达不满,而后舆论的反对声迅速响起,毕竟众人皆知,半个月前国民党内部刚因“有人私下访日”引发矛盾,当时,便有党员质疑“是否立场不够坚定”,如今郑丽文在关键辩论会上,提及“台日政治合作”,无论其原本意图表达何种想法,众多人都认为这是“触碰了不该触碰的红线”。
更关键之处在于,此前一直宣称要“务实、团结党内”的郑丽文,此次却骤然抛出敏感的对外议题,因其前后说法的不一致,致使不少人认为她是“为了拉票而讨好特定群体”,就在短短一天之内,原本对她予以支持的部分中间派便开始动摇,甚至有人转而支持张亚中,这场辩论无疑使得她的选情走向变差。
而相较于候选人的表现,令选民更为不满的情况是,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的规则呈现出“没个准头”的状态,老是变来变去。最初国民党所公布的选举办法当中,将辩论会表现设定为占候选人评分的30%,这一占比算是较为重要的参考,然而没过多久,便有党内重要人物站出来反对,声称“辩论分占比太高会导致候选人只练嘴皮子,而不去琢磨实际工作”。
接下来更离谱之事发生,一群党内骨干联名发布声明,表明“最近要重点关注救灾和民生”,进而呼吁“调低辩论分的占比,将精力置于实际事上”,结果没几天,国民党选举办公室便发出通知,把辩论表现的占比从30%直接降到了15% ,这波操作令不少党员相当生气,有人在党部会议上径直质疑:“早不说救灾,晚不说救灾,偏偏规则定好才提,这明显属于改规则,并非真的关心救灾”,还有人指出,这实际上就是有人担忧自己支持的候选人辩论能力不行,企图依靠改规则助力其赢得选举。
更为荒唐的是,在第四场辩论会即将开始之前,传出“张亚中和郑丽文差点不来参加”的消息,尽管最后两人都抵达现场,但据《中国时报》的报道,当时双方团队对于“规则反复变”均极为不满,甚至提出“要先把规则定好,而后再开辩论会”,主办单位为了稳住局面,临时增添了一个“选民提问”环节,试图以此显得更透明且更具互动性,然而选民却并不买账,有现场选民讲道:“形式再多也无用,规则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根本毫无规矩可言”。
在这些规则变动的背后,实际上是国民党内部派系彼此之间进行利益争夺,有的派系擅长拉关系、计算选票,于是就想凭借改规则获取更多支持,而有的候选人缺少较多派系背景,便期望依靠辩论使党员能够认识自己,规则已然成为他们的“工具”,“公平”不过只是喊喊口号罢了,难怪会有选民在投票意向调查中写下:“连选举规则都没谱,又怎能相信选出来的主席能够带领队伍”。
虽这场辩论会并未选出最终的主席,然而,却将国民党诸多老问题毫无保留地暴露了出来,这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方向不明确”问题,从候选人各异的表态就不难发现,有人在两岸关系上意图求“稳”,而有人则妄图靠对外议题以达拉票目的,在党最为核心的立场方面,居然都未能达成统一的共识,就像有老党员曾所言,他们先前支持国民党,是因其,能坚守住两岸和平的基本底线,可如今,连这关键一点都变得含糊不清,又有谁还敢去予以相信呢。
接着便是“内部不团结,内耗严重”这一问题,规则被反复修改、各个派系之间相互扯后腿,表面看上去,是在争论“规则究竟该如何制定”,但实际上,不过是在争夺“各自的利益”,正如有媒体所清晰评论的那般,国民党当下并非在选“究竟谁能带队前行”,而是在选“谁能够熟练玩转规则”,然而,选民们所真正需要的,并非是那种只会玩弄规则之人,而是,切实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还有“大家对国民党愈发不信任”这个问题,无论是规则随意被更改,还是候选人不慎说错话语,每一次出现问题,都在不断消耗着党员,以及选民们心中的信任,就如年轻党员所讲,其父母以前可是国民党的坚定支持者,而现在自己甚至连党主席选举都压根不想去关注,并非是毫不关心,而是觉得“如此反复折腾来折腾去,最终还是老样子毫无改变”。
尽管现在选举还尚未结束,可这场辩论会已然给国民党敲响了警钟,若想从困境当中成功走出来,依靠更改规则、玩弄套路是毫无用处的,靠说些漂亮言辞、进行投机取巧同样无济于事,真正所需的是,得有人勇敢站出来,将“国民党到底该朝着哪个方向前进”阐释得明明白白,把“究竟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切实落到实际行动当中,毕竟选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所选择的既不是“辩论技巧最为高超的人”,也并非是“擅长更改规则的人”,而是能够让国民党“重新找回正确方向、踏踏实实干实事”的人。
有老党员表示,倘若国民党依旧不能清醒过来,不去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以后的状况,极有可能会变得更为糟糕,甚至连让大众关注的机会或许都不再会有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