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汉光41”号演习实兵演练7月9日登场,此次演习不仅在时间、人数与科目上都创下历年之最,并首次将所谓“大陆2027攻台”作为想定。对此,中国国防部回应称,“汉光”演习不过是民进党当局虚张声势、自欺欺人的把戏,企图将台湾老百姓绑上“台独”战车,为一党之私害台毁台。国防部正告民进党当局,妄图“以武谋独”是死路一条。

10天9夜
史上最长“汉光”演习登场
今年“汉光41”号实兵操演从9日持续到18日,过往实兵天数多为5天4夜,今年因所谓“敌情威胁严峻”,延长至10天9夜,并实施所谓“无剧本、不间断”的连续演练,“被称为是史上最长的汉光”。此外,此次汉光军演参演人数达2.2万,动员后备军人数量也创历年之最。
台当局大搞“全民皆兵”
葬送台湾民众安全福祉
演习内容分为所谓的“加强戒备、应急作战、全面作战”三大部分,包括所谓的“灰色地带反制、联合反登陆、防空作战、纵深防御与持久作战”等。演习首次将想定背景设为“大陆2027年攻台”,新增“认知作战”与“复合灾害”场景,并首次与“城镇韧性演习”相结合,首度验证后备旅完整实兵动员编成,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地进行“战时避难”演练,动员超市卖场、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合实施疏散避险,演训全线封桥、捷运载兵。对此,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9日指出,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为煽动两岸对立对抗,一再浪费民脂民膏,大搞“全民皆兵”,不惜将台湾民众绑上“台独”战车,不断升高台海紧张局势,妄图“以武谋独”、“备战谋独”,只会进一步破坏台海和平稳定,葬送台湾民众安全福祉。

这次演习无论是从时间、人数、还是演练科目,都创下了历年之最,这释放出哪些危险信号?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匡宇向《长江新闻号》记者表示,第一个信号,就是以所谓 “无预警”“无剧本”“无设计” 的演训场景,模拟一种所谓的 “台海冲突实战化” 情景。此次军演之所以时间较过去翻倍拉长,就是因为训练科目更多,且大量训练项目都要模拟所谓 “实战” 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第二个方面,是以所谓 “更大规模的全民动员”,打所谓 “军民融合的持久战”。一方面,我们看到此次 “汉光” 军演大规模动员了除台军自身成建制的志愿役、义务役军队以外,还包括高达2.2万人,以及首次有旅级规模的士兵后备力量。与此同时,其在台湾岛内各地的动作,一方面是为民进党当局试图搞 “以武谋独”、搞所谓 “城镇战”“巷战” 扩充台湾的战略纵深,为与大陆打所谓 “持久战”、拼消耗、以拖待变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是在岛内社会渲染 “台湾即将打仗”“立即打仗”“持久打仗” 的认知氛围,为其进一步谋 “独” 或备战做准备。

国防部:“汉光”演习虚张声势
自欺欺人
7月8日,国防部发言人蒋斌表示,“汉光”演习不过是民进党当局虚张声势、自欺欺人的把戏,企图将台湾老百姓绑上“台独”战车,为一党之私害台毁台。我们正告民进党当局,妄图“以武谋独”死路一条。无论怎么演、用什么武器,都抵挡不住解放军的反“独”利剑,阻挡不了祖国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
外交部:“以武谋独”“倚外谋独”
是不可能得逞的
7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也对此作出严正回应。毛宁表示,我们反对美台军事联系的立场是一贯的,也是非常坚定的。民进党当局妄图“以武谋独”“倚外谋独”是不可能得逞的。
斩断“台独”军工供应链
商务部出手震动岛内
7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此次被制裁的8家企业包括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经纬航太科技公司、中山科学研究院、仲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龙德造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攻卫股份有限公司。这些被制裁的对象均涉及台军工项目,是赖清德当局 “倚外谋独”“以武谋独” 的 “帮凶”。近些年来,他们分别向台湾的军队,向台湾的海巡部门等等所谓的“台独”的武装提供了飞机、舰艇、导弹、无人机、无人艇、防弹材料等等军事装备。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强调说,台湾赖清德当局上台以来,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妄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而这些台湾实体参与其中,成为“台独”帮凶。舆论认为,这次行动将有效斩断“台独”军工供应链。

这一举措将如何精准斩断“台独”军工供应链?刘匡宇介绍说,第一个方面是管制的品类。既包括半导体精密仪器等关键零部件,也涵盖稀土这类重要的关键原材料。今年一至四月,大陆对台出口的精密仪器和半导体达250亿美元,这一规模能极大限制岛内军工企业获取相关关键零部件。
第二个方面是制裁的对象。其中包括汉翔等负责F-16V、“勇鹰” 高教机制造与维护的重要军工企业,也涉及中山科学研究院及其他造船类军工企业 —— 它们为台军提供大量导弹、水面及水下舰艇等装备。可见,制裁覆盖范围广泛,打击的是其军民两用企业的整个链条。
第三个方面是此次管制品类还针对经由第三地或跨国子公司的转口贸易,以及所谓的掩饰性贸易。这就堵住了民进党当局妄图借美国、新加坡等渠道,通过商售等方式获取关键军事装备和技术的路子。
这充分体现出台湾所谓的“军工产业链”对大陆高度依赖。台方宣称要构建100%的“非红供应链”,显然是无稽之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