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旋转爆震发动机,到底有多厉害?

我这么给大家形容吧,人类跟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会玩火”,从莱特兄弟飞机上天,到长征五号暴力登月,本质都是用火来驱动;而爆震发动机,就是目前人类最高端的“玩火方式”。

“银杏叶”真用上了?爆震发动机,又一个落后的帽子送给美国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所以爆震发动机的原理就是:可控连环爆炸!

不要复杂的涡轮,只要让燃料和空气按爆炸比例混合,然后直接引爆,利用爆震波直接产生推力,推重比轻松达到20,速度也可以达到20马赫。

一、从燃烧到爆震:动力革命的物理跃迁

在爆震发动机面前,不管是F119还是涡扇15,温柔得都像一支蜡烛。

这些传统涡扇发动机的燃烧室内部,燃料和氧气是在亚音速的条件下缓慢燃烧、逐步释放能量。

“银杏叶”真用上了?爆震发动机,又一个落后的帽子送给美国

你别看燃烧室的温度有上千度,但是高温燃气马上就通过尾喷管排出去了,燃气压力其实没多大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等压燃烧”。所以马赫环虽然看着给力,但其实就像是你往池塘里丢了一块石头,能量涟漪缓慢扩散而已。

但是爆震发动机不是“等压燃烧”,而是“等容燃烧”

“银杏叶”真用上了?爆震发动机,又一个落后的帽子送给美国

(爆震燃烧)

燃料爆炸时,能量在几微秒之内完全释放,气体根本来不及膨胀,容积不变,几微秒就形成了高达20GPa的瞬时压力,相当于在你的指甲盖上施加200吨的冲击力,于是就产生了每秒3000米速度的爆震波,依靠这一股爆震波把燃气推出去,从而产生推力。

由于“等容燃烧”的热循环效率远远超过“等压燃烧”,所以爆震发动机理论上就远优于传统燃气发动机。冲压发动机需要达到超声速才能启动,但是爆震发动机不需要,可以原地启动。

“银杏叶”真用上了?爆震发动机,又一个落后的帽子送给美国

(爆震发动机在太空测试)


更厉害的是,给个进气道,爆震发动机可以在大气层工作;

给个氧气罐,爆震发动机就可以在太空工作,

不管是飞机、火箭还是飞船,不管是在地球、月球还是在火星,全都可以使用,简直是航空航天梦寐以求的“黄金动力”。

可以这么说,六代机上面的变循环发动机,只不过是在传统涡扇发动机上面修修补补、温和改良;而爆震发动机,是直接砸了原来的牌桌,另起炉灶干革命。

二、技术攻坚:爆震动力三大难题

如此暴力的技术,最早由苏联科学家亚科夫·泽利多维奇在1940年提出,纳粹德国率先研究,冷战时期美苏不断投入,21世纪中国后来居上。

但是直到今天,爆震发动机依然没有达到型号应用水平,因为它还有三大技术难关没有解决:

第一是爆震很难控制。

如果说涡轮发动机燃烧室的沙丘驻涡技术,是要让蜡烛的火焰在12级狂风中稳定燃烧;

那么爆震发动机,就是让你在120级狂风中,手里每秒引爆100个鞭炮,每个鞭炮都要精准地炸死一万个大肠杆菌,不准炸伤第10001个。这个控制难度有多高,大家可想而知。

“银杏叶”真用上了?爆震发动机,又一个落后的帽子送给美国

第二是推力很难稳定。

普通的等压燃烧是缓慢、连续的,推力输出也是连续的;

但是爆震等容燃烧是几微秒就完成了,不是连续的,你必须在一秒钟之内引爆80到100次,才能产生近似稳定的连续推力,于是我们就得到了“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如此高频率的脉冲点火,工况要求就很苛刻,一不小心就熄火了。

为了解决脉冲不稳定的问题,工程师们又提出了一个新办法,那就是让爆震波不再沿着直线喷出去,而是沿着一个圆形通道传播,在环状空间循环,于是我们就得到了“旋转爆震发动机(RDE)”,推力更加稳定,而且也更容易跟火箭、涡轮等其他动力形式组合在一起。


“银杏叶”真用上了?爆震发动机,又一个落后的帽子送给美国

(旋转爆震原理,动图)

“银杏叶”真用上了?爆震发动机,又一个落后的帽子送给美国

脉冲爆震,旋转爆震,对比

第三是推力很难增加。

虽然爆震发动机推重比极高,但是目前推力还比较小,远远达不到传统发动机那种几吨的推力级别。

有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像加特林机关枪那样,推力不够数量来凑,把多个爆震管捆在一起,但是又会产生动力耦合问题。

“银杏叶”真用上了?爆震发动机,又一个落后的帽子送给美国

(多管爆震存在耦合问题)


除了这三大技术难关,爆震发动机还有一些缺点,比如散热要求非常高,会产生强烈的震动和巨大的噪音,但是这些已经算是“小问题”了。

三、厚积薄发:中国动力澎湃前进

为了驯服爆震这匹“烈马”,美国和苏俄进行了大量原理性的试验,但一直没有实质性成果。

2008年1月31日,美国空军第一次进行脉冲爆震发动机飞行测试,四个爆震管以80Hz的脉冲频率工作了10秒钟,产生了890牛的推力。


“银杏叶”真用上了?爆震发动机,又一个落后的帽子送给美国


“银杏叶”真用上了?爆震发动机,又一个落后的帽子送给美国

(美国首次爆震发动机试飞)


2018年1月,俄罗斯完成了2吨级旋转爆震发动机的样机测试。

2021年7月26日,日本在S-520探空火箭上,成功进行了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太空测试。

2023年1月25日,NASA报告其成功测试了首台全尺寸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RDRE),产生了18千牛的推力。

我国在这方面厚积薄发,后来居上。

早在1994年,西北工业大学就承担了爆震发动机的国家级课题研究,并制造出国内第一台六管爆震发动机。

“银杏叶”真用上了?爆震发动机,又一个落后的帽子送给美国

2023年,我国宣布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台斜爆震发动机(ODE),速度高达16马赫,相关技术已经在我国高超声速风洞中得到验证。

去年底,航天科技六院研制的一款氢氧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完成了长时间热试验。


“银杏叶”真用上了?爆震发动机,又一个落后的帽子送给美国

(我国成功测试新型空天动力)


为了解决微秒级的控制问题,中科院研发了一种超高频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可以在100Hz的采样频率下,捕捉爆震波的微观结构。

今年3月,我国商业航天企业还研发了一种气膜式主动隔热系统,可以经受1600度高温长时间灼烧,可以用来解决爆震发动机的隔热问题。


“银杏叶”真用上了?爆震发动机,又一个落后的帽子送给美国

(我国民企发布旋转爆震动力)


厚积薄发的中国动力,正在澎湃前进。

四、未来已来:星际航行的动力曙光

在大气层之内,联合循环的旋转爆震发动机,可以实现0到25马赫全速域覆盖,让空天飞机直接加速入轨。

在大气层之外,爆震动力比冲可以达到2000秒,是传统化学火箭的几倍,飞往火星时间可以缩短一半。

如果把爆震燃烧室嵌入“银杏叶”的涡扇发动机,用爆震室代替传统燃烧室,推力可以突破20吨,把又一个落后的帽子送给美国;

“银杏叶”真用上了?爆震发动机,又一个落后的帽子送给美国

(爆震燃烧室嵌入涡轮发动机)


如果嵌入燃气轮机,热效率可以突破75%,让万吨大驱轻松跑到36节。

更令人振奋的是,如果有朝一日可控核聚变突破,与脉冲爆震发动机结合,就可以造出星际冲压发动机,为人类飞出太阳系提供动力解决方案。

我们已经站在了技术突破的前夜,但是爆震发动机的发展,仍然面临基础理论、工程材料、控制技术的三重挑战。

“银杏叶”真用上了?爆震发动机,又一个落后的帽子送给美国

爆震波和湍流的耦合机理还没有研究透彻;超长时间耐高温材料性能仍需提升;智能控制算法需要处理百万级变量的实时优化。

但是不管怎么样,把爆震风暴驯服为坐骑动力,是人类必须接受的挑战。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旋转爆震发动机正以其暴烈的美学,成为人类叩击深空之门的全新力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