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1837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张大爷从55岁开始患上高血压,最初没放在心上。每天吃点药,血压也没见太大起伏,他便觉得无所谓。可没想到,过了60岁,突然在一次清晨散步时晕倒,被紧急送医。医生说:“你这是高血压进展的一个关键坎。”
其实,不只是张大爷,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危险年”。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生命中有三道关键坎,每一道都是对心脑血管的严峻考验。熬过去,长寿有望;熬不过去,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那这“三坎”到底是哪三年?我们一个个讲清楚。
第一坎:确诊后的前三年,最容易掉以轻心
很多人刚被诊断为高血压,尤其是55岁左右的中老年人,身体还挺硬朗,加上血压升高也没啥明显感觉,就觉得“高血压不痛不痒,吃不吃药无所谓”。
实际上,高血压初期正是控制的“黄金窗口期”。这个阶段,血管尚未发生严重损害,只要规范用药、控制饮食、养成良好作息,完全可以把血压稳定下来,甚至避免今后出现并发症。
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很多人自以为“没事”,私自停药、断断续续吃药,甚至靠偏方控制血压,结果导致血压波动反复,大大加快心脑血管硬化过程。
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发布的《中国高血压患者现状报告》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规范治疗率不足15%,而血压控制达标率更低,仅为11%左右。
别小看这前三年,这是为今后几十年健康打基础的关键时期。熬过去,血压稳得住;挺不过,埋下祸根。
第二坎:65岁左右,器官开始“记账”,并发症高发
如果说前三年是“轻敌阶段”,那65岁左右,就是高血压“讨债”的时候了。
人一旦过了65岁,心脏、肾脏、大脑这些重要器官的耐受能力开始下降。血压长期控制不好,就会对这些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医生常说:高血压不是把人“高死”的,而是“并发症拖死人的”。
这个阶段最常见的并发症有三大类:
- 脑卒中(中风):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硬化、变窄,甚至破裂。据《中国卒中防治报告》数据显示,70%以上的脑卒中患者都有高血压基础。
- 心衰、心梗:高血压让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心肌代偿到极限后容易出现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
- 慢性肾病:血压升高会损伤肾小动脉,逐渐发展成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需要透析。
所以,65岁前后这道坎,是高血压“并发症爆发的高危期”。一旦血压控制不佳,这些疾病可能接踵而至。
第三坎:75岁以后,血压低也不一定是好事
很多人误以为:血压越低越好,70多岁后如果血压自然下降,就说明病情在好转。
其实到了75岁以后,血压下降反而可能是危险信号。
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脑供血能力减弱,如果血压降得太低,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跌倒、意识模糊,严重时甚至诱发脑梗死。
而且,这个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多数还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或冠心病,如果血压控制目标不合理,反而容易“因控致病”。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明确指出:75岁以上老年人,血压控制目标应适度放宽,建议收缩压控制在130–150mmHg之间,避免过度降压。
所以,第三道坎不是“高血压太高”,而是“血压不稳、起伏大”,关键在于“稳”。
熬过三道坎,长寿不是难事
无论你是刚刚确诊高血压,还是已经走过几十年高血压之路,只要把握住每个关键时期,高血压并不是“绝症”,完全可以与它“和平共处”。
那到底应该怎么做?
- 坚持科学用药:高血压用药是长期的事,不可随意增减、间断服用。不同人群需要个性化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
- 定期监测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三次血压,记录早晚数据。如果发现血压波动大,应及时就医处理。
- 调整生活方式:控制盐摄入(每天不超过5克)、保持适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戒烟限酒、保证睡眠质量。
- 重视心理健康: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血压,学会情绪管理,如冥想、深呼吸、与人交流等,都是很好的辅助方式。
写在最后
高血压是一场“持久战”,尤其是55岁以后的人群,更要有打“长期仗”的准备。
这三道坎,是无数患者身体和生命的分水岭,也是医生反复提醒我们要守住的底线。熬过了,血压稳、器官好、人长寿;熬不过,可能一场突发的中风或心梗,就改变了人生轨迹。
别等出事了才重视,从现在开始就是最早的开始。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高血压患者现状报告》. 2023年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 2021年
[3] 《中国卒中防治报告》. 中国卒中学会. 2022年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