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列出的 “21 条”,似乎要将内塔尼亚胡逼到墙角,他为何突然改变态度?美以同盟还能撑多久?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对外公布了针对巴以冲突的 “21 条” 停火方案。
方案里写得很明确,要求以色列为巴勒斯坦国建立铺路,还要逐步撤出加沙地区驻军,甚至包含逐步扩大巴勒斯坦权利机构在战后加沙地带参与范围的要求。
消息一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直接被推到了两难境地,不接受,可能失去美国支持;接受了,国内执政根基就要动摇。
美国对以色列的态度转变,绝不是一时兴起。
顺着两条线索往下捋,答案其实很清晰。
一条是美以之间的战略优先级错位,原本紧密的利益绑定,已经出现了裂痕;
另一条是国际社会和阿拉伯世界的压力越来越大,美国再不调整立场,自身利益就要受影响。
这两条线索拧在一起,就成了美国抛出 “21 条” 的核心动因。
以前提到美国中东政策,大家都会默认 “力挺以色列” 是核心。
但 2025 年以来,美国的一系列动作,让这种默认开始站不住脚了。
我们可以看到,美方之前没提前跟以色列打招呼,就和也门胡塞武装签了为期 6 个月的停火协议。
为啥要这么做?因为红海航道对美国太重要了,每年美国和欧洲、亚洲的贸易,不少都要走这条航道。
除了跟也门胡塞签协议,美方还通过第三方和伊朗谈了 3 轮,核心是限制伊朗核活动,保障美国在波斯湾的能源利益。
这件事,同样没让以色列参与。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美国的 “核心利益” 就摆得很清晰了:
现在的美国,更关心能源能不能稳定供应、贸易通道通不通畅。至于以色列想怎么推进军事行动,已经不是美国优先考虑的了。
此外,国际环境的压力,也让美国没法再硬撑着偏袒以色列。
2025 年 9 月刚过一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就先后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为 “观察员国”。
查一下数据会发现,到 9 月底,全球承认巴勒斯坦国主权地位的国家已经有 137 个。
联合国那边的态度也很明显。
9 月 26 日联大投票表决 “加沙人道援助” 决议,只有美国、以色列等 5 个国家投了反对票。这可是美国在巴以相关决议里,被孤立得最厉害的一次,五常中只有它一个还在固执己见。
不过更让美国坐不住的,还是阿拉伯国家的态度。
沙特、埃及、阿联酋等国发的联合声明说得很直白,要是美国不推动以色列接受 “包含巴勒斯坦建国内容的停火方案”,他们就要重新评估和美国的能源合作。
要知道,沙特是美国主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国。
能源安全是美国的 “软肋”,阿拉伯国家这么施压,美国自然要在方案里做出让步。
所以 “21 条” 里才会有 “禁止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每月向加沙提供 1.2 亿美元人道援助” 这样的条款,和阿拉伯国家的诉求几乎对齐。
这背后的妥协意味,其实不难看出来。
但内塔尼亚胡这边,没法跟着美国的节奏走。
他组建的极右翼联合政府,从上台起就把 “彻底清除哈马斯、拒绝巴勒斯坦建国” 当成了核心目标。
在支持率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他要是还在巴以问题上松口,极右翼政党肯定会退出联合政府,到时候政府垮台就是大概率事件。
这种战略优先级的错位,让美国的 “21 条” 成了压向内塔尼亚胡的 “最后一根稻草”,方案里 “为巴勒斯坦国铺路” 那一条,正好戳中了他最不能妥协的地方。
他在以色列议会讲话时,没直接拒绝 “21 条”,但特意强调 “以色列不会在安全问题上妥协”。这话的潜台词很明显 —— 想让以色列撤军,没那么容易。
还有消息说,内塔尼亚胡已经私下派特使去和美国谈判了,想以 “接受部分条款” 为条件,换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给以色列更多支持。
这哪里是在谈和平方案?更像是在做一场利益交易。
所以,美国这份 “21 条”,真的是为了推动中东和平吗?恐怕未必。
拆解一下它的目的就会发现,这份方案更像是美国用来平衡自身利益和国际形象的工具。和平顶多是附带的可能结果,而不是根本目标。
一方面,美国希望通过方案促成停火,解决红海航道安全、能源合作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另一方面,美国也想借着这份方案,展现自己的 “大国调解能力”。
毕竟之前因为偏袒以色列,美国在国际上挨了不少批评。现在抛出停火方案,多少能挽回点形象。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需要为之后的中期选举做准备,少数族裔选票尤其是阿拉伯裔选票,在几个摇摆州里能起到关键作用。这份方案,说不定还能为选举争取点支持。
但不难预料,美国之后很有可能会卸磨杀驴,等好处到手,极有可能会撕毁这份方案讨好盟友。
就在这个月,美国还在给以色列卖精确制导导弹等杀伤性武器。
一边说要推动停火,一边还在输送武器。这种矛盾的做法,很难让人相信它的和平诚意。
而且 “21 条” 里,对巴勒斯坦国的边界怎么划、耶路撒冷的地位怎么定这些核心问题,都说得模棱两可。
这些问题不解决,就算短期内停火了,巴以冲突的根源还在,以后该爆发还是会爆发。
说到底,美国抛出 “21 条” 的态度转变,不过是利益权衡后的必然选择。
它既不是真心想推动中东和平,也不是故意要针对以色列。所有动作的核心逻辑,其实还是 “美国优先”。
接下来,美以之间的博弈还会继续,国际社会的压力也不会轻易消失。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巴以局势的走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