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张作霖的一生有着太多传奇篇章,他的故事展现出了早期一代枭雄的真实生活状况,张作霖虽说是“文盲”,但却将东北治理得非常好。

在他的带领下,东北地区重视工业的生产,可以说那时不少势力都无法与张作霖匹敌,他所统治的地区甚至成为了当时整个东亚最为富庶的地区,这也是日本一直想要拉拢他的原因。

在不少人看来,张作霖坐拥东北,家资巨富不说还有军队为其效命,家中有好几位太太,生活一定十分奢靡,但你真的了解过张作霖的居家生活吗?
张作霖的家庭生活大家可能通过《少帅》这部影视剧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尤其是他对于家中树立的诸多规矩。
而其中有一个片段被大家认为是张作霖家中“规矩”的最好体现,张学良兄弟三人和五妈妈、于凤至在一起吃饭,这期间张作霖没上桌不能动筷子。
当他来到餐桌前所有人都要起身迎接他,待他落座以后,其余人才能坐下,哪怕是备受宠爱的五夫人和张学良也都是如此。
而在饭桌上也发生了十分戏剧的一幕,张学铭“吐槽”家中总是吃粗粮想要和文官一起吃细粮,当他这句话脱口而出时,张作霖瞬间就变了脸色。
放下碗筷以后不动声色的扶正了张学铭的头,然后狠狠地甩了一巴掌,虽说只是一个片段但也体现了张作霖在家中的饮食规矩。
首先就是他在家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只要他没出现,所有人哪怕饿极了也必须等着,而从张学铭所说的那句“总是粗粮”,也能看出,张作霖平日的吃食习惯。
在张学良的回忆中也表示,父亲最忌讳的就是在家中大鱼大肉,有时出去吃顿好的回来还会挨打,平日里吃饭厨房最多也就四个菜。

听到张学良的回忆大家可能也会猜测难道一个堂堂大帅在吃食上还满足不了吗?
其实并不是,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张作霖童年时期的经历,小时候由于家中贫寒,所以经常都是饥一顿饱一顿,也正因如此,张作霖养成了不浪费的习惯。
在他看来浪费粮食是绝对不允许的,而对于张作霖的饮食习惯,长子张学良是最有发言权的,虽说在家中有一条规矩是“饭菜分餐,各房夫人和子女只能在自己房中用餐”。
但这一点对于张学良来说却并不适用,因为他的母亲去世的早,内心的亏欠加之对长子的看重,让张作霖非常心疼张学良。

因此基本上只要他在家,张作霖都会叫着张学良一起吃饭,其中张学良成婚以后,和五妈妈在一起用餐的时间最多。
而对于张学良来说和父亲吃饭并不温馨,反而有些拘谨和害怕,而在他晚年时期的回忆中对于父亲的用餐规矩也都依然记忆犹新。
他表示最怕和张作霖一起吃饭的原因有两点,其一就是张作霖极具“压迫性”的宠爱,当他吃到喜欢的菜肴,就会不停给张学良夹菜。
其中还有许多都是他难以接受的,比如蝉蛹、臭鸭蛋等等,然而张学良面对父亲的威仪也不敢不吃。

其二就是张作霖非常讨厌家中人浪费粮食,尤其是子女,有时不慎掉落了饭粒,张作霖都要求他们必须要捡起来吃掉。
无论这个饭粒和菜肴是掉在了桌上还是地上,而张作霖每日的菜肴也十分简单,并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那般奢靡。
尽管在帅府中共计有4个厨房,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厨房人员配备就有70名厨子,但是他们每日烧制的菜肴也非常简单。
只有在帅府办事的人员才能享受到南北不同区域的菜肴风格,而家中上下一顿最多也就是四个菜,有时连张作霖喜欢的“臭鸭蛋”也算作一个菜。
张作霖的家族被称为是“关东第一家族”,家里的人员也是非常多的,夫人就有6位,儿子有八个,女儿有六个,还不包括张学良成婚后所生的孙子辈。
这张照片就是张作霖和子女在一起拍摄的合影,通过照片也能感受到张作霖的“压迫感”,几个孩子,哪怕是女儿也不敢随意乱动。
面向镜头时站的笔直,而即便是张学良在回忆中也表示自己很怕父亲,更别说其他几位子女了,而这也是因为张作霖给家中定下的十条家规。
任何一条只要有人违反,那么后果一定非常“惨烈”,作为大家族的话事人,他所定下的规矩又有哪些呢?
其一就是决不允许夫人干涉政事,这一点也是基于家中的夫人众多,如若人人都想要在军中掺和,那么在治理上来说也非常难。
不过这一点对于寿夫人来说却是比较放松的,寿夫人是将门之女,她在不少事情的处理上也更加理性,因此张作霖还曾多次带她出席宴会,尤其是和日本人的宴会。
寿夫人也曾单独接见过日方的领事馆夫人,用聪明和机智与日方转圜,张作霖对她也十分欣赏。
其二不允许夫人聚众闲聊,以免滋生事端,这一点其实在电视剧《少帅》中体现得并不多,几位夫人闲暇时基本上都不会单独相处。
只有在节假时期会在一起商讨,平日里也都是只是寿夫人和卢夫人相处得比较紧密,这也是基于卢夫人是大夫人离世后就一直陪在张作霖身边的,也是家中老人。

寿夫人
而寿夫人则是深得张作霖的喜爱,家中不少事务也都是由她和卢夫人商讨决定,早期虽说张学良姐弟三人都是由卢夫人帮忙看管,但在长大以后,他和寿夫人的关系却更紧密一些。
其三就是各方太太都没有尊卑之分,都是家中太太,这一点就很好的解决了府中下人可能会“见人下菜碟”的情况。
毕竟六位夫人也并不是每一位都深得张作霖的喜爱,不仅如此,这样的安排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夫人之间的争夺心理。
其四就是严禁夫人私自做寿,这其实也是张作霖的饭桌规矩之一,夫人如果私自办寿宴,厨房就会铺张浪费,浪费粮食是张作霖绝不允许的。

除此外就是各房夫人每日吃食都是有定量的,如果人人都私自办寿也会破坏府中的规矩,而对于张作霖的家庭来说,人数众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其五就是严禁虐待下人,张作霖从小就经历了许多不公平的对待,在发家之路上也十分坎坷,因此他对于下人也都是非常尊重的,不会随意辱骂。

而这一点张作霖也运用到了军中,他从不提拔没顶撞过自己的部下,在他看来自己虽说是统领者,但也和大家是平等的,他对自己的个人情况也十分了解。
因此对于能够直言进谏的部下张作霖反而更加看重,一味只懂得遵守命令的部下,张作霖从不提拔,这也是张作霖能够壮大东北军的原因之一,懂得谦卑和改进才能更好的统治东北区。
张作霖家规的第六点和第七点都差不多,领取薪资几位夫人都是按月领取,并且也都是严格控制的,吃饭也要分餐,送到房中去以后,各房夫人和子女单独食用。
这也能够看出哪一房每月有铺张浪费的习惯,有浪费饭菜的现象,能够更加便于张作霖“管理”和整顿。

第八个规矩就是作息时间,在十点以后不允许家中人员再进行活动,有时张学良偷溜出去“开荤”被张作霖发现后还会痛打一顿。
第九就是他非常重视子女们的教育问题,在《少帅》中张作霖的演艺者就曾说过“这辈子我只会写个准字”。
这也是凸显了张作霖“文盲”的身份,可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十分看重子女的教育问题,希望他们能够走上和自己不同的人生之路,为此还专门聘请名师进行辅导。
最后一条规矩也是张作霖对子女的“最高管控”,也正因这个规矩导致好几个女儿的婚姻生活都不圆满。
那就是子女的婚姻大事必须由张作霖做主,即便是张学良也没逃过,早期他并不接受于凤至,但在张作霖的要求下,也只能将于凤至娶回家中。
而对于女儿们来说,嫁人更是无法随心,对张作霖有用的势力为了拉拢,他就会选择让女儿嫁过去,哪怕反抗也没有用。
这也导致女儿不是嫁疯子就是嫁傻子,甚至还在婚姻中被丈夫殴打,几次都需要前往医院救治,最终只得在大哥张学良的帮助下才得以逃脱牢笼。
因此最后一条家规也是十条中最“封建”的一条,张作霖对家里的要求非常严格,但这也规避了许多内部矛盾。
要说在众多子女中,或许只有张学良最为叛逆,婚姻之事听从安排可他最后却还是选择了赵一荻,对于张作霖不浪费、简单朴素的饮食习惯他也没有遵守。
张作霖爱吃粗粮、鸭蛋、蝉蛹等,而张作霖最爱的菜式却是熘肝尖、熘腰花等,晚年也非常奢华,最喜欢的就是铜锅涮肉。
回看张作霖的一生也不由得感慨,一个毫无背景的“文盲”却通过自己的打拼成为了独占鳌头的“大军阀”,甚至还一跃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非常厉害的人物之一。
他的拼搏精神就非常值得大众学习,没到最后时刻绝不轻言放弃,虽说皇姑屯事件发生之后一代枭雄就此陨落,但他的故事却还流传于世人口中。
参考资料:
平安辽宁——《少帅》热播:张作霖大帅府的十条家规 2016年01月23日
华商晨报重叠的历史 参王食府重现官府原味2011-06-20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