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美军紧急公布激光火箭弹,美媒:中国阅兵式后拿到的画面资料
12244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据美国《战区》9月4日报道,美国空军首次公布了F-15E战机试射激光制导火箭弹的高清画面。
照片拍摄时间是2025年5月22日,地点为佛罗里达州的埃格林空军基地,但直到9月3日中国阅兵结束后,美军才紧急公开了相关画面。
随后美媒发布文章,还特别强调了这款火箭弹的反无人机用途和高性价比火力密度,声称F-15E最多可挂载42枚火箭弹,能够在防御低空饱和攻击时构建空中火力墙。
文章口吻明显是一种我们也有激光武器,我们也有反无人机的新手段,甚至我们有你没有的武器的味道。
上半年录下的画面,早不发布,晚不发布,偏偏赶在中国阅兵式之后立刻发布,这肯定不是巧合,到底有什么意图,不言自明。
美媒拿到的图片
很明显,美军此举就是受到了中国阅兵中反无人机装备展示的刺激。
9月3日的阅兵中,中国不仅展示了激光炮,还首次公开多款反无人机与反巡航导弹装备,这些装备覆盖了硬杀伤、软杀伤、火炮摧毁等多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低空多层防御体系。
尤其是LY-1激光炮,其高效拦截无人机的能力在阅兵中大放异彩,在没有传统弹药的前提下,可以对来袭目标实现精确、低成本、持续拦截。
这对美军来说,不仅是装备上的技术压力,更是一种战术理念上的挑战——中国不是用更贵的武器来对付无人机,而是用更系统、更先进的思路去建立整体防御。
而在过去两年中,美军在中东地区对抗胡塞武装与伊朗无人机时,多次出现导弹耗尽、目标过载等战术窘境。
因此,从心理上看,美国确实有足够理由在阅兵后赶紧晒一波图,宣示自身也有反无人机利器,缓解外界对其实战能力的质疑。
美媒拿到的图片
不过,如果从武器技术本身看,激光制导火箭弹并不是什么高科技。
它的原理很简单:将传统70毫米火箭弹加装一个中段激光导引模块,就能让这种本来泼水式打击的武器变成能够指哪打哪的精确弹药。
这种设计不算复杂,属于工程妥协产物:既不需要研发全新导弹,也不用更换机载平台,只需改造弹体结构即可。
目前美军这款激光制导火箭弹的单发成本在2万美元左右,远低于AIM-9X和AIM-120等空空导弹。
这种价格使得它特别适合用来打击低成本目标,比如自杀式无人机、慢速巡航弹、小型空中平台等。
但它的技术本质没有跳出传统导引火箭框架,不具备自主寻敌能力,也没有红外成像识别、抗干扰算法、实时目标锁定等高端功能。
虽然后续版本计划增加红外导引头,但即便如此,它也还是个工具性武器,不具备战略震慑能力。
说白了,这东西最大的优势是量大便宜,与先进不沾边。
美媒拿到的图片
而与之相比,中国虽然目前尚未在公开场合展示与激光制导火箭弹完全一模一样的空空火箭弹系统,但并不代表中国在这一领域落后。
中国在激光制导火箭弹的研发上早已有成熟储备,例如天箭-12。AR系列以及翼龙无人机和武装直升机所搭载的小型制导弹药,部分具备激光、雷达、红外等多模制导能力。
中国在战术激光武器方面已经走在全球前列,具备从侦测、制导到打击的完整链条,而不是在传统火箭弹上缝缝补补。
也就是说,中国不需要靠给老式火箭弹加激光模块这种补丁式方法,而是直接向光打无人机、微波杀伤这种未来作战体系迈进。
在作战理念上,中国也倾向于构建低空智能感知网络,用系统联动方式打击来袭目标,而非靠单一战机高密度火力死扛。
从战略层面看,中国的解决思路已经跳出了美军所处的战术瓶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