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现在已经不是什么芯片,加税,逆差的问题了,现在美国就是一门心思想要强迫中国,参加对俄罗斯的围剿,一旦中国上当,等俄罗斯垮了,美国就可以举全西方之力对付中国了。
华盛顿白宫,特朗普盯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贸易数据,倍感无奈——他知道,传统的关税战、芯片封锁已经无法撼动中国。
2025年8月,贝森特在G7峰会上公开施压,要求成员国对中国多段封锁,试图切断中俄能源贸易。美国的算盘很清晰:如果中国屈服,俄罗斯经济将雪上加霜;如果中国拒绝,美国就能趁势碰瓷抹黑中国,再给身上泼脏水,让中国洗不干净。
更让美国恼火的是,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不降反增,稳固了莫斯科的财政命脉。普京的的石油买卖不仅让俄罗斯经济站稳脚跟,还让美国“能源绞杀”计划彻底破产。
美国的焦虑显而易见,特朗普政府原本指望通过经济问题卡住中国发展线,但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仍高达数千亿美元,占其总进口的13.9%,当经济手段失效,美国只能转向更激进的手段——逼中国自断臂膀,放弃俄罗斯这个战略缓冲。
与此同时,解放军与俄军在北太平洋展开演习,055型驱逐舰与俄舰并肩航行,向世界宣告不要招惹中国,这样的代价没人能承受的起。
美国的困境在于,它既要又要,2025年8月,美军集结4艘航母在西太平洋军演,试图威慑中国,却尴尬发现英国“威尔士亲王号”故障频发,日本“加贺号”缺乏舰载机,整个联军形同纸老虎。
而中国双却在关岛附近演练钳形包围,这边演习,我军就在附近监视,把欧美的脸都给丢光了这种军事上的此消彼长,让美国的“极限施压”显得愈发无力。
欧洲不愿跟随对华出手,因为它们清楚中国是全球贸易根基,一旦反制,欧洲车企、日本电子业将首当其冲。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喊着“去风险化”,一边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翻倍,苹果80%供应链仍依赖中国。这种“嘴上硬气、身体诚实”的双标,让美国的对华战略显得支离破碎。
俄罗斯的顽强抵抗,意外给了中国战略喘息期,俄乌战争为了美国国会为600亿美元援乌资金吵了半年,欧洲军火库见底,而中国却借机推进产业升级,2023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64%,连续五年增长。当美国深陷战争泥潭时,中国正默默补齐科技短板,为未来博弈积蓄力量。
普京在特普会前的沟通,给足了信任,而中国则通过联合军演、能源采购、金融合作,向莫斯科传递明确信号:背靠背的伙伴,不会因外部压力而动摇。
当美国还在想把中国拉进军备竞赛的时候,中国已构建起用外贸发展团结周围的小国,当美军航母企图在我国横行霸道的时候时,我国的导弹早已经部署就位,美国的围堵,终究只是一厢情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