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重温9年前的网约车订单,司机感慨万千!
6811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和现在截然不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约车在发展之初,网约车司机也曾经历过自己的“辉煌”时期。
近日,一位司机就和大家分享了一笔发生在2016年,也就是足足9年之前的一笔网约车订单,让我们对当初网约车的所谓“红利期”,有了更直观的领略和感受。
这笔订单的总里程为10.3公里,司机的到手收入就达到了83.3元,平均下来超过了8块钱一公里。
而且,需要知道的是,9年之前的83块钱,和现在的83块钱,并不是一个概念(订单的组成和明细也更加简单,没有太多的弯弯道道)。
而为什么这笔订单会有这么高的收入,很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源于3.1倍的“订单奖励”(63元)。
这部分收入,就占据了订单全部收入的75%!
这也比较契合很多人对当时那个时期的印象,“光奖励都比现在的流水高。”
经历和见证过网约车发展的师傅们,显然对当初的“高光时刻”,还在津津乐道,和深深怀念。
国内网约车服务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随后在2012年,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服务相继问世。到了2014年,国际巨头Uber进军中国市场之后,让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起来。
很多师傅都提到,在15年的时候,每个月跑车赚个两三万,那是轻轻松松的事情,而“奖励一个月就能搞一万左右”。
所以,那个时候跑网约车,“三个月就能跑回一台车”、“几个月换成了雅阁”、“一年搞了俩顶配迈腾”,说得一点都不夸张。
那时候,司机不仅收入高,奖励多,接单也十分自由、硬气,“一公里小屁就是50,那时候离我超过100米的我都不接,不顺道的不接!”
“注册的假账号,一言不合随便骂!”
正因为当时市场火热,让很多司机感觉网约车值得投入,不仅花大钱买车、换车,一些原本有着安稳工作的司机,在兼职跑车一段时间,尝到甜头之后,更是纷纷辞职,专职跑车。
这当中确实有人赚到过钱,也有不少人因为入场太晚,盲目跟风而吃到大亏!
其实,不要说是这么久远之前,哪怕就在几年之前,网约车的单价(收入),也还比较说得过去。
只是,谁又能想到,现在的网约车会落魄到这样一种局面。
当然,当时的网约车司机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收入和奖励,主要是源于各家网约车平台之间的“烧钱大战”,为了拓展业务,他们既“烧钱”抢乘客,也“烧钱”抢司机。
而这样的一种发展模式,既不正常、不合理,也不健康,所以后来就被喊停,不仅一去不复返,也不可能还能重现当初的“辉煌”!
甚至在相当程度上,正因为有了当初的“补贴大战”,让网约车平台付出太多、投入太多,这才进一步加剧了现在的索取,与“收割”。
很好地应验了那一句老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