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剧《风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一大批观众。
《风筝》大剧无配角,全员演技在线,这其中的功劳要归功于导演柳云龙慧眼独具,选角工作做得认真出色。
导演柳云龙选角一向遵循“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选角色不但要求演员的形象与角色贴近,而且务必演技精湛。
下面咱们看看柳云龙导演是如何选角《风筝》演员的。
①秋荷——谢承颖
剧中的秋荷角色人设是失足妇女,且是风月场所走红的失足女,因此在形象上就要求女演员漂亮,哪怕是年老色衰了,那也得在化妆后能够风韵犹存。
秋荷这个角色代表了平民视角,她所展现的问题,令人思考良多。
因此,柳云龙对饰演秋荷这个角色的演员很慎重,面试了数位演员,一直没有满意的,因此饰演秋荷的演员一直没有落实。
拍摄完向影心怒骂毛人凤的一场戏后,柳云龙看这场戏的回放,对饰演向影心的这位演员印象深刻:呀,这叫谢承颖的演员演技真好,这形象也很不错,可惜只有这么一场戏……让这谢承颖改演秋荷肯定不错。
就这样,谢承颖改演了秋荷,向影心的戏份另找别的女演员饰演。
②宫庶——孙斌
宫庶这个角色戏份更重,是《风筝》剧中的反派男一号。
刘名洋与侯煜都对宫庶这个角色非常感兴趣,都想把宫庶这个角色争取到手。
可是导演柳云龙没有让刘名洋(赵简之 饰演者)与侯煜(宋孝安 饰演者)心想事成,而是把宫庶这个角色安排给了演员孙斌。
柳云龙是这样考虑的:孙斌的形象威严大气,气场更契合宫庶小头目的角色人设,令人一看就望而生畏。
孙斌果然没辜负导演柳云龙的期望,演技自然没挑剔,敬业精神也是令人钦佩的。
宫庶踏雷区的戏份,孙斌坚决不用替身,亲自出演,由于拍摄时炸药的烟雾过于浓烈,导致拉威压的场务看不清孙斌的具体情况,只能摸索着盲拉。
不成想,拉威压时用力过猛,把孙斌拉撞到拍摄现场的一棵树上,撞昏过去。
所幸,数分钟后孙斌悠悠醒转,继续投入到紧张忙碌的拍摄工作中去。
③韩冰——罗海琼
罗海琼能出演韩冰一角,纯粹是半路救急,不成想无心插柳柳成荫。
罗海琼的老公拿回家《风筝》剧本,极力游说妻子罗海琼接拍韩冰这个角色。
一开始,罗海琼是拒绝的:《风筝》都拍摄这么长时间了,为什么才找我,这半路救急的戏我不想接。
其实,韩冰角色原来是柯蓝饰演的,只因柯蓝在串另一部戏时不小心伤了脚,导致不能站着,不得已柯蓝只得辞演韩冰角色。
本来罗海琼不愿出演韩冰,但是老公反复劝说,又加上剧本确实精彩,导致生孩子带孩子很久没接戏的罗海琼决定还是试试。
穿着厚大衣的罗海琼在导演柳云龙以及副导演面前朗诵了一段韩冰的台词。
柳云龙看罢没什么感觉,不满意。
副导演对柳云龙说:“咱好不容易找来这么一个演员,怎么着也让她化化妆,试下镜头再说。”
柳云龙觉得副导演的话有道理,二次被请回《风筝》剧组的罗海琼,短发造型一剪,延安女干部衣服一穿,两团腮红一点,落落大方地往柳云龙导演面前一站,柳云龙导演频频点头称赞:这就是我想要的韩冰形象啊!
有网友吐槽罗海琼的台词腔调是学生腔。
其实这是柳云龙导演翻阅足够的历史资料,并调查走访了依然在世的延安女干部后定下的这种讲话腔调,因为当时的延安女干部就是罗海琼在剧中的讲话腔调。
罗海琼的形象不是很惊艳,但是耐得起细端详,很契合韩冰特工的形象,不显山露水不张扬却城府在胸老谋深算;罗海琼在剧中的演技亦是可圈可点,演技在线,值得点赞。
相信很多第一次看《风筝》的观众,一定也不会想到韩冰就是隐藏极深的“影子”吧?
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罗海琼的演技是相当有水平的,把自己代入角色,演技出神入化,角色身份让人真假难辨。
④马小五——马驰
柳云龙对马小五的角色形象设定是:这人挺机灵,看上去精明能干的模样,一定不能胖了,就要精瘦精瘦的那种形象。
所以,当马驰出现在柳云龙面前的时候,柳云龙毫不犹豫就把马驰给定下来了。
柳云龙对马驰的形象很满意,但还是装作对马驰不满意。
柳云龙对马驰说:“马小五的戏份很重,角色年龄跨度大,你这年纪轻轻的恐怕难以胜任这个角色啊!”
柳云龙导演说马驰不能胜任马小五这个角色,当即不服气大声反驳:“我行。”
柳云龙一看心中暗喜,看来这马驰还是太年轻啊,一个小小的激将法都没识破。
“好吧,既然你马驰说能胜任这个角色,可不是你说行就行的。马小五是陕北农村出身,你得会陕西话,你最好去陕北体验生活……”
这边厢导演柳云龙还友情提示的滔滔不绝,那边厢马驰远远抛过来“我去陕北体验生活了”的一句话,就风风火火赶去机场,坐飞机飞往陕北体验生活去了。
⑤郑耀先/周志乾——柳云龙
柳云龙既是《风筝》的导演又是本剧的领衔男主演,诸事繁忙的他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节省时间。
在访谈中,柳云龙笑称为了节省时间,早起厕所蹲大号时,一并蹲在马桶上吃早餐。
柳云龙不但要作为导演操心剧组的大小事务,还要作为领衔主演背诵大量的台词,每天的辛劳可想而知。
在长达208天的拍摄时间内,柳云龙每天只有两到三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柳云龙觉得睡觉脱衣耽搁时间,常常和衣而卧的他倒头就睡,总感觉睡了十几分钟就被剧组人员叫醒工作了。
《风筝》大剧道尽信仰与人性的深邃悠远,《风筝》创作的幕后同样艰辛与精彩。
精彩的人生需要不断的拼搏获得;精彩的艺术创作同样需要付出无穷的心血与汗水获得。
致敬《风筝》,不单单是因为它的故事与思想博大精彩,更因为一群《风筝》人的创作精神令人钦佩且值得学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