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了多日的思考后,韩国方面透露消息,李在明不考虑出席中国阅兵?虽然韩方给出了两个理由,但真正影响他们决定的,还是特朗普的脸色,为什么这么说?但从韩国的角度看,他们需要更积极的举动,其依据是什么?

在今年7月,韩联社等媒体高调报道称,中方已经询问韩国,韩总统李在明是否愿意出席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对这个情况,不少韩媒感到兴奋,认为这是中方重视韩国的体现。但紧接着,韩国首尔就再次出现了“反华游行”,中国驻韩大使馆为此还特意给韩国政府致函,要求确保中国在韩公民的安全。李在明政府给出积极回应,组织警卫力量防止示威者进入使馆及旅游热点区域。对此,外界普遍认为,李在明显然在推动中韩关系回暖。不过,对是否出席阅兵的问题,李在明政府考虑13天后,给出的回应是“很难参加”,理由是行程安排冲突和“外交对等”。

李在明决定不出席中国阅兵?记者解读

但事实上,所谓的“行程冲突”,其实是暗示韩国在出席阅兵仪式的问题上,还要看特朗普的脸色。而从近段时期的情况看,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态度上摇摆不定。在经贸方面,特朗普对华“全面让步”,不仅与中国互相大幅度降低关税,还解除了芯片设计软件、乙烷、喷气发动机、H20芯片等产品的出口禁令。但在军事方面,特朗普政府似乎想要采取激进手段,已经要求日本和澳大利亚就“中美若在台海冲突,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进行表态,这其实是施压盟友在中美之间提前站队。这些情况,让韩国难以判断特朗普的真正立场。而且有消息称,李在明想要将韩国的“战时指挥权”,从美国手里拿回来,他们更不敢在这个节骨眼有什么大动作。

李在明决定不出席中国阅兵?记者解读

至于“外交对等”,则是李在明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对华立场,被韩国的保守派“抓住把柄”。从李在明上任后的情况看,他连续5周支持率都在提升,目前已经来到64.6%,势头非常好。出现这种局面,原因是李在明不仅推出让各方都满意的政策,还妥善利用社媒来打造“亲民”形象。不过,李在明想要维持这个良好的局面,就需要尽快处理韩国前总统尹锡悦的案件,这样才能彻底结束持续大半年的“政坛混乱”局面。而从韩国发生“反华”游行的情况看,保守派显然还想在“涉华议题”上做文章,施压李在明政府。因此,韩国方面可能担心,李在明直接答应出席中方的阅兵仪式,会被保守派贴上“亲华”的标签,遭到一系列舆论攻击,从而影响施政。毕竟在大选期间,李在明就遭遇过类似的情况。

李在明决定不出席中国阅兵?记者解读

不过,李在明剩余的考虑时间已经不多,因为11月就是APEC峰会,韩国则是东道主。如果不在此之前访华,李在明很难向中方展现“修复中韩关系”的诚意。尤其是韩国有文在寅为了修缮“萨德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上任后就很快到访中国的前例。而且,韩国已经被特朗普政府加征25%的关税,这对严重依赖外贸发展经济的他们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更需要最大经贸合作伙伴中国的帮助。李在明没有什么犹豫的空间,他必须尽快作出选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