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洪水冲走的北京怀柔村支书遗体找到

记者 | 崔 硕

编辑 | 倪 妮

2025年7月下旬,正值“23·7京津冀暴雨”两周年之际,卓明信援支援团队负责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应急救援服务分会副理事长郝南组织了对当时受灾区域的回访,包括大石河和北拒马河流域沿线共计15个村落、异地搬迁安置点和重新翻新的村落、民宿等不同业态。参与人员有基金会成员、社会工作者、气象播报员,水利工程、社会学、人类学、城市规划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郝南希望通过参与成员复合的背景,能更好地了解村民当时的处境以及现在的恢复情况,挖掘更好适应气候变化、应对极端天气的方法。《第一财经》YiMagazi记者也在其中。

没想到,回访刚结束,洪灾就再次袭击北京及其周边地区。

7月末,北京遭遇的新一轮连续极端强降雨,引发多地洪涝灾害。据人民网报道,7月23日14时-29日7时,密云区最大累计降雨量566毫米——超过了2024年北京汛期全市降雨量之和。截至8月7日,北京全市累计转移80332人,有关灾区救援救治、群众安置、抢险抢修抢通等各项工作仍在持续。

两年前的受灾者们正在逐步修复着他们的生活,而最新的受灾者们则在学着接受现实。

密云农场

7月28日早晨5点,北京市密云区朱家湾某农场主早起遛弯时,发现水已涨至农场院落将近1.2米的高台。他赶忙去叫醒还在熟睡的云焰星一行人。

被叫醒后,云焰星等6人开始慌乱收拾东西,准备撤退到30米外的农场大门口。他们是商业拍摄团队,原计划第二天一早给农场做拍摄。云焰星的手机此前收到了暴雨预警的短信,但他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周边的清水河彼时并没有上涨迹象,而他们离河道还有一段距离。

然而农场的水位正迅速上升,几分钟后,都没来得及拿全拍摄设备的云焰星等人冲到大门口时,发现院里的水已将近2米深,很多汽车被冲走,大门口被冲成一个很大的河道,流速很快。

密云位于北京市东北部,三面环山,西南方向开口,中间地势平缓,这种地形更容易让降水聚集。据新华网此前报道,北京北部持续出现强对流天气,对流产生的下沉气流被北部的燕山山脉和南部的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偏南暖湿气流挡住,新催生的对流替代了原来的对流,就形成“列车效应”——一连串的对流云团先后影响密云,就像列车的不同车厢先后驶过,使密云持续长时间降雨。

云焰星等人先是站在漂来的椅子上,水位没过椅子后又站上了大桌子,顺便把农场里的狗也救了上来,之后又把椅子架在桌子上——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动作能尽可能快于不断上涨的水位,如果水位再涨,他们要爬到屋顶。

“我们虽然都套了救生衣,但有几个队友不会游泳。”雨很急,气温也降至16摄氏度左右,在没有遮挡物的情况下,云焰星等人预计,以自己的体能至多能再扛两小时,再往后就要失温了。而此前天气预报显示,暴雨会下一整天。此前七嘴八舌讨论撤离方案的一行人,现在都陷入了沉默。他们已拨打了119,现在能做的只有等待。

被洪水冲走的北京怀柔村支书遗体找到
一行人撤退到房间门口后起初还很乐观,不久后都陷入了沉默。|云焰星摄

水位没过了空调室外机后,终于在7:41开始慢慢下降。此时,云焰星等人给家人打去了电话。“我们之前一直没有给家人打电话,因为心里也没底。”云焰星说。

云焰星打完电话后,手机就没了信号,等到雨停已是9:20,天也渐渐放晴。云焰星等人赶紧撤退,但四周都是漫到大腿的泥浆,“走一步就往下陷,有些地方我直接半躺着、跪着过去”。暴雨后村里断电,农场山上的养鸡棚内温度升高,2万多只鸡都被热死,初步统计损失有五六百万元。云焰星等人在沿途看到,直径近40厘米的树都被连根拔起,树皮也被剥掉,只剩下淡色、光秃的树干。走过各种羊肠小道,他们终于沿着高速走到了密云城区。

云焰星用携带的摄像机记录下了洪水来临时他们的自救过程,视频的结尾,团队里的一位大哥翘着腿坐在椅子上点了一根烟:“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被洪水冲走的北京怀柔村支书遗体找到

7月30日,云焰星重返密云农场时拍下的沿途情况。

怀柔民宿

7月29日,通往崔建民宿的安西路终于抢修完工。

崔建的民宿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西湾子村,而琉璃庙镇正是怀柔区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区域。根据7月31日召开的北京市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初步统计,怀柔区全区受灾村庄(含自然村)198个,灾害影响人口近10万人,房屋受损1.8万多间,农田、果树、大棚等整体受灾近1.1万亩。受灾最严重的琉璃庙镇25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道路、电力、通讯全部中断,受损房屋近9000间。

被洪水冲走的北京怀柔村支书遗体找到
道路已面目全非,都是洪水、被冲倒的树木,空气中的湿度很大|崔建摄

7月26日晚11点多,崔建被一声沉闷的巨响吵醒,后来他才知道,那是隔壁院落房屋倒塌的声音。此时村子已断电,用手机照明后,崔建发现水已漫至院里,约有一米高。

受水压的影响,很难打开房门,崔建只能从窗户离开房间。这时,他听见隔壁的群众正在门口喊救命。

当晚,民宿里共有25位群众以及包括崔建在内的3位工作人员。崔建所住的四号院有4个房间,分别住着崔建、他的同事,以及另一户四口人家——一对夫妻和3岁的孩子住在崔建隔壁,他们60多岁的长辈单独住一屋。崔建忙去为这几位不会游泳的群众寻找漂浮物。

崔建把由木头拼成的床拆解开来,并将粗原木从窗户推出作为浮漂。“水位上涨很快,等我把木头推出去时,水已经淹至胸口。”崔建起床时没来得及戴眼镜,高度近视的他只能扒着窗户游去找人,此时院内的水位已涨至近两米。

游过两个房间,崔建终于找到了正抱着一个蒲团坐垫的60多岁阿姨。他用木门做浮漂,让阿姨扶着木门,但湍急的水流让崔建很难向前移动,“怎么蹬腿也蹬不动”。幸运的是,崔建踩到沉在水底的家具,通过蹬踩家具借力,他终于把阿姨推至院墙边。“幸好没有被什么水底的锐利物品划伤脚。”崔建回想起来仍有些后怕。此后,他还救了隔壁房子的一位女士。经过不断腾挪,所有人终于从院墙爬上屋顶。院里的水位目测又涨了半米高。

被洪水冲走的北京怀柔村支书遗体找到
水位已渐渐退下, 崔建和他救下的5个人|崔建摄

等到水位线开始下降、雨势渐小,已是凌晨一点多,挨到凌晨四五点,崔建等人转移至旁边平房的屋顶。八九点时,崔建用松木杆搭建起一个简易桥,众人顺着桥从屋顶下来。

此时雨又下起来,大家又冷又饿。崔建决定去民宿东侧山坡上受灾不严重的人家寻找物资。蹬着拖鞋,扶着山坡上的树木,崔建就这样蹚了出去。他总共走了三趟:第一趟先拿止疼药和小孩穿的干衣物,第二趟拿了七双鞋,第三趟拿了馒头和水。每趟往返要走将近一个小时。

强降雨发生后,琉璃庙镇内南北连接北京与河北的主干道111国道、东西连接延庆与密云的234国道全部阻断,8条区级公路受损严重,乡村路基本损毁,沿主干道铺设的主光缆全部中断。

车辆无法通行,消防员只能徒步前往救援,救援队找到崔建时已是下午3点。据央视新闻报道,灾害发生后,已有400名部队官兵和150名消防队员赶到琉璃庙镇展开救援工作。

救援队把还困在二楼的部分群众救了下来。下午5点左右,他们终于吃到了一顿热饭,是邻居蒸的一盆花卷和豆角。武警部队也在饭后赶来,组织集体撤离。平日10分钟的车程,他们走了两个小时。崔建最终撤到了位于怀柔城区红螺寺附近的另一处民宿,这里没有受到暴雨影响。

被洪水冲走的北京怀柔村支书遗体找到

平日10分钟的车程,撤离群众从20点走到了22点多|崔建摄

2019年,崔健决定投身民宿业,除全部积蓄外,他还贷了些款,耗资2000万元租下并重新装修了这组房屋,前排有3栋别墅,后排有6个院子,外加一个餐厅。部分贷款至今仍未还清。

崔建认为,如果不是在今年6月参加过应急救援培训,提前了解些应急救援知识,恐怕很难快速冷静判断,从而实行自救与救人。这也让他对民宿的未来产生了一些新构想,“增加应急救援培训主题,比如拿出两个小时给客人们讲一下应急救援方面的一些知识,在民宿的场景里边,搭建一些应急救援演练设施”。

至于清淤工作,崔健并不着急,一是这个时候不想给国家添乱;二是民宿已经全被淤泥覆盖,早清理晚清理一个样儿。崔建的民宿主做私域,“私域客户占70%”,他相信,重建好后,民宿可以再次受到欢迎。

回访:野三坡农家乐和房山民宿

两年前同样亲历洪灾的农家乐主人于秀萍,说起清淤,却有一肚子的话要说。灾后,她家的清淤工作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她的农家乐位于河北省野三坡风景区,这是2023年7月那场洪灾中唯一被明确通报遭受“毁灭性损毁”的风景区。野三坡位于太行山与燕山的交汇处,在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作用下,存在于燕山南麓、太行山东麓两个暴雨中心区,雨量过大极易形成径流,出现山洪、积涝。

2023年7月底,受台风“杜苏芮”和“卡努”的叠加影响,北京、河北遭遇历史罕见的极端暴雨天气,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突破600毫米,远超城市排水和河道行洪能力,导致山洪暴发、河流漫堤、城乡内涝。

于秀萍至今记得那年7月30日的周日,一大早,村干部就挨家挨户通知村里的游客抓紧撤离。“那天我家住满了游客,我们挨个敲客人的门,有一部分人不愿意走,我们硬把他们赶走了。”但于秀萍走不了,农家乐即是她的家。

次日下午5点,连夜大雨让河道的水位涨至院内——她的院子本就比平地高1米。于秀萍一家四口赶忙撤往地势更高的亲戚家。

待水位渐渐退去,回到家里后,于秀萍发现一层的房屋里都是淤泥,养的鸭子都躲去了二层。停在家门口的车也被冲得变了形,保险公司都没能把车拖走,“根本拖不动,座上全是泥”,尝试过多种方法后,她只能叫来推土机。

于秀萍至今还记得当时的种种细节,说到激动处,多次落泪。很长一段时间里,村子都没有水电和信号。最困难时,孩子的老师开皮卡送来了6箱方便面、一箱火腿肠,还给了一包防止拉肚子的药;还有孩子家长送来了几双水鞋、铁锹。“我的脚在泥里泡着都烂了,最需要过膝的水鞋还有铲泥的铁锹。”于秀萍家的地势较高,无法用推土机作业,只能人工用铁锹铲,“最后还需要用刮板刮,灌进来的淤泥像巧克力汤一样,但味道异常难闻,夹杂着鱼腥味。”

被洪水冲走的北京怀柔村支书遗体找到
洪水过后,于秀萍家的小院、厨房里都是厚厚的淤泥。

于秀萍陆续收到的物资还有40多张烙饼,袜子、内衣、内裤,以及卫生巾。此前,于秀萍只能捡孩子的校服穿,穿了十多天。天津的一个青年通过抖音看到了于秀萍的情况,给她带来了急需的发电机,还有20斤肉和一台小冰箱。有了发电机,他们可以抽水冲淤泥,附近的邻居也能用它来给手机充电。这个年轻人被于秀萍视为“救命恩人”。那时“有的吃就不错了”,很少有人能顾及是否有肉吃。现在,这台冰箱还放在于秀萍餐厅的角落里,发电机则被存放在二层。

淤泥在2023年9月初才清理干净,但洪水的影响至今还在。比如农家乐小院里现在还能看到洪水最高水位的痕迹,于秀萍也已两年没做过深受客人喜爱的咸鸭蛋了。“鸭子吃河里的活鱼活虾才下蛋,但去年一年河道都在清理,喂养了半年多也不下蛋,只能处理了。”土蜂蜜也曾是农家乐的一大招牌,但蜂箱也被洪水冲走了,直到今年,她家才重新养蜂。

农家乐去年五一期间才恢复营业,当时餐厅都没完全收拾好,第一批客人还帮着于秀萍一起搬桌子。而她家的农家乐还算村子里恢复得快的。跨河的小桥则是今年7月中旬刚修好,未修好前,客人至少要绕路20分钟。

洪灾前,于秀萍很喜欢发朋友圈,一天能发五六条,记录农家乐的日常,但去年她很少发朋友圈,以至于有老顾客怀疑她是不是出远门了。“满河滩都是烂泥,我拍什么?”

与于秀萍的农家乐相比,石头的民宿状况要好得多,只有两个院子受到滑坡影响。他的民宿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北部的中山村,大石河上游。石头先把其中一个风景更好、价格更高的民宿房间做了淤泥清理,另一个位置普通的则留到了今年7月初才清理干净。

被洪水冲走的北京怀柔村支书遗体找到
去年五一期间,石头的民宿恢复了营业。|崔硕摄
被洪水冲走的北京怀柔村支书遗体找到
受损最严重的小院位于民宿的最下方,清理完淤泥一周不到,院内就长满了杂草。|崔硕摄

但这里的交通路况更复杂,长达20公里的军红路是中山村唯一能与外界相连的公路,沿途还能看到山洪的痕迹,两道绿色的山峰之间裸露出一道已无法长出绿植的黄色山体,上面还有巨大的裂痕。河床至今仍是干涸的,里面有很多直径超过一米的大石头,还有一辆被山洪卷入河道翘起的卡车遗迹。

被洪水冲走的北京怀柔村支书遗体找到
崔硕摄

这条公路直到去年6月才得到修复。在这背后是近15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挡墙、超10万平方米的沥青路面以及7座桥梁的修复。沿路的山上能看到全新安装的防护网,避免巨石滚落,整个路段还有加固坝,防止土石、树木被冲刷至公路。

被洪水冲走的北京怀柔村支书遗体找到
中山村依山而建,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23·7”后,用水成为中山村最大的问题。|崔硕摄

沿大石河而下,车行至中游的高子沟,这里是房山区四合村异地搬迁安置点,位于霞云岭乡敬老院旁,去年年底正式交房。一位去年12月中旬搬来的住户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房屋冲走的、受损的,以及百年以上的老房住户都得搬过来”。异地搬迁安置点共有十余套上下两层的房屋。

被洪水冲走的北京怀柔村支书遗体找到
四合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催硕摄

《第一财经》YiMagazine了解到,对于受灾村子,各省市会依据农村住房评定表对地基基础、承重墙、承重构件、混凝土构件、木屋架和屋面评定,房子状况将按得分最低部分评定。搬到安置点后,对住户而言,最大的好处是有上下水了,房子的条件整体也更好。

被洪水冲走的北京怀柔村支书遗体找到
“23·7”后,政府加强了对极端天气、地质灾害防范的力度,曾经受灾的村落里,随处可见防汛提示、避灾路线提醒。|催硕摄

和两年前的情景类似,今年许多受灾地区也覆盖景区、民宿,所以灾民中除了当地村民,还不乏游客。很多游客劫后都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惊险经历,评论区中除了安慰外,也有不少人质疑:“为什么不吸取教训?”“为什么汛期还要上山?”

但没有人能想到,一小时前还晴空万里的天空会转瞬降下倾盆大雨,清澈见底的小溪会迅速变成地上悬河。

“人没有办法想象没经历过的事情。”郝南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说。

(感谢卓明信援对本文提供的帮助,应采访对象要求,于秀萍、石头为化名)

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被洪水冲走的北京怀柔村支书遗体找到

识别下图二维码,

参与2025金字招牌大调查

被洪水冲走的北京怀柔村支书遗体找到

即可购买《第一财经》杂志2025年8月刊

被洪水冲走的北京怀柔村支书遗体找到被洪水冲走的北京怀柔村支书遗体找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