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每次聊起什么“剥削”“压迫”,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地主老财,脑子里自带几幅画面:大宅院、高墙、长袍马褂,院子里跪着愁眉苦脸的佃户,好像一切不公,都是这张脸和那句“收租来了”造成的。但转念一想,这年头有几个还在为地主咬牙切齿?我们身边见多的反倒是那些披着西装、手里攥着钞票,在写字楼里微笑的另一些人。说到底,谁是真正让普通人喘不过气?这老问题,放到今天,答案可远没有那么简单。

地主、土豪只是阶级斗争“屠刀”下的替罪羊剥削压迫从未真正停下

我奶奶年轻的时候,村里有个“王大户”,听说他三间瓦房,门口种着两棵老槐树,不管咱家谁过年,烧什么菜,反正王家院子里熏鱼、鸡蛋堆得像小山,大家都信口流传:他家祖上当过管家,后来买了几亩良田,慢慢地日子宽起来了。可那时大家心里就有数,这种人横着走,是因为村头那块地都得听他分。他可算不上什么“坏人”,平日里还举办过几次赈灾,把米,粮食倒出来过,可到了收租那天,呵,连咱奶奶家那两块刚播下的小麦,都有人来丈量,记账,一点不含糊。说句实在话,他是那个村子的小皇帝不假,但体制不变,谁都离不开这套规矩。

但你要说,像王大户这样的人,只是单凭脸皮厚、力气大就能坐稳“大户”的椅子,事情肯定没这么简单。当年土地是命根子,谁能多占一点地,谁就是吃穿不用愁的人。地主的“身份光环”,全靠整个制度给的。咱们讲点别的历史人物,有个陈绍庸,原本只是镇上一介穷苦书生,后来中了秀才,靠着朝廷“分地”政策,一下子成了本地的大地主。你要说他突然变坏了吗?没有,只是他拿着地,能雇人、能租田,农民一下子就“看他脸色办事”。说到底,穷的人想翻身,可你土里没根、田里没地,这日子还是照旧。

地主、土豪只是阶级斗争“屠刀”下的替罪羊剥削压迫从未真正停下

时局一变,很多地主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不少人家甚至拆了门板当柴烧。可你看看近百年的变化,有意思了:有钱有地的“王大户”们不是都倒下了,地分给了大家,没几年,镇上又多了好几个张老板、刘厂长。他们靠着收购粮食、办工厂,开起了夹皮层的小公司。邻村的李老太太说过,刚分地那年家里吃得多香,可没几年村里的小工厂把地合了,说是要“集体致富”,最后还是她家两口子在厂里摸黑加班。日子翻篇了,可本质没多大变化,什么“剥削和压迫”,有时候穿上西装,换了名字,还不是这一套?

别光说咱中国,放眼海外也是这个理儿。前些年看新闻,孟加拉那边有成百上千的女工在纺织厂里做工,衣服一件一件做出来,不单是老板在抽成,背后那些国际品牌也赚得盆满钵满,那些女工一个月工资还不到国外一杯咖啡钱。人家不是地主,也不是土豪,可剥削嘛,怎么就比咱祖辈的收租来得清爽?谁管你穿的是短裙还是长衫,归根结底,制度没动,工人永远弱势。

地主、土豪只是阶级斗争“屠刀”下的替罪羊剥削压迫从未真正停下

前阵子我和朋友聊天,他在上海做快递小哥,跑了一年下来,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的“被压迫者”。表面上全民创业、自由奔跑,实际上根本没有议价权,平台随时能换,连工资扣除、时间安排都是说改就改。他说现在才明白,小时候课本里批地主,说是人不如人,后来才发现,谁没遇上过剥削?只是名字和形式变了。

仔细琢磨,人们喜欢把事情归到一张具体的脸,看着痛快,好像只要赶走了王大户,生活就能好起来。但新问题一个接一个。像土地改革那阵,大家拍手叫好,后来农业集体化又苦了好些年,日子抓在自己手里的时间,远没想象的那么久。人心对权力的依赖,变来变去,也没变得彻底。底层人想翻身,有时候新的“压迫者”还没被发现,就又被下一个“层级”管着了。

地主、土豪只是阶级斗争“屠刀”下的替罪羊剥削压迫从未真正停下

我老家那边,大家常调侃:“地主走了,厂主来了,厂主走了,老板还在。”几轮折腾下来,大多数人只觉得生活变了,又好像没啥变。一些老人会说:“现在好歹吃得饱了。”可是年轻人呢?他们困在城市里租房、讨薪,电视机里播的是“人人平等”,现实里却谁也不敢多说一句。剥削这事,有时不是换个人那么简单,是整个社会机制拧成一股绳,谁都脱不了身。

有朋友问我,“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抗?”我老说,反抗容易,说穿了是换个位子。难的是盯着这个盘子,一点点地改,慢慢地把那些漏洞补齐了。不公平的分配,奇怪的产权划分,没人敢动的金融规则,其实才真正让剥削和压迫变成“隐身”的,藏在生活里的暗流。你不看,也总会被带着走。

地主、土豪只是阶级斗争“屠刀”下的替罪羊剥削压迫从未真正停下

所以,讲王大户、讲土豪,说他们是替罪羊,也有些冤枉。他们只是当时那个大环境里的一枚棋子。等到资本家换上西装,压迫就变成了App上的算法、工厂流水线的时钟、银行里一串串数字。我们还会讨论公平吗?这是个说不尽的题目。从家乡的农田到城市的高楼,每个人都在制度的夹缝里,体验着人情冷暖。

最后我也说不清,什么是真正的“解放”,什么才叫“公平”。只能说,每个想活好的普通人,心里多多少少都明白,谁都想有话语权,有点干净利落的生活。等到哪天人们都能捏紧属于自己的那一小块权利和希望,再聊阶级和压迫,兴许能有更温暖的答案。可这一天,还远不远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