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荷兰正式向全世界公开宣布了此事!
2025年10月,荷兰半导体设备出口新规正式生效,将管制范围从2023年针对的EUV光刻机,进一步扩大至NXT:1970i、1980i等量产型DUV设备。这一“加码”操作被外界视作科技领域“强制脱钩”的升级信号,背后是美国持续施压的影子—
可能很多人还没搞懂这事儿到底有多严重,先给大家掰扯掰扯这两种机器的区别。EUV光刻机是造高端芯片的“神器”,比如手机里那些5纳米、3纳米的芯片,没它根本玩不转;而这次新增的DUV设备不一样,它是眼下中低端芯片量产的“主力军”,像汽车芯片、家电里的普通芯片,大多靠它生产。之前荷兰只卡高端的EUV,现在连中低端的DUV也管起来,等于把半导体设备出口的口子收得更紧了。
最让人觉得不对劲的是“强制脱钩”这四个字。表面上看是荷兰自己出的新规,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背后美国的影子。这些年美国一直想在科技领域“圈地”,一边逼着自己盟友跟它站一队,一边想方设法限制其他国家的技术发展。荷兰的ASML是全球少有的能造出高端光刻机的企业,美国这么施压,本质上是想把ASML绑在自己的战车上,用技术管制当武器,打断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正常节奏。
这种操作最受伤的其实是两类人:一类是像ASML这样的企业,本来能靠卖设备赚真金白银,现在出口范围一缩,订单少了不说,还得眼睁睁看着自己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变“废柴”;另一类是需要芯片的企业,尤其是那些依赖DUV设备生产中低端芯片的厂商,设备买不到,生产线就得停,最后可能连日常的产品供应都成问题。更关键的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本来是你帮我、我帮你,你生产设备、我制造芯片、他做终端产品,现在人为地把这条链打断,最后只会让整个行业的成本越来越高,创新速度越来越慢。
还有个点特别有意思,美国总说要“保障技术安全”,可实际上这种强制脱钩根本没带来安全,反而制造了更多麻烦。就拿汽车行业来说,之前因为芯片短缺,不少车企都停产过,现在DUV设备再被管制,芯片供应只会更紧张,普通消费者想买车可能要等更久,价格也可能涨。而且技术这东西从来不是靠“捂”就能领先的,你越限制,别人越会想办法自己搞研发,最后反而可能让你原本的技术优势慢慢消失。
再说荷兰,其实它夹在中间也挺难受的。一方面要听美国的话,不然可能会被穿小鞋;另一方面又不想放弃庞大的市场,毕竟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对半导体设备的需求一直很旺盛。这次扩大管制范围,看似是妥协,实则也在给自己挖坑——长期失去重要市场,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动力都会受影响,最后可能连自己在全球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地位都保不住。
全球科技发展本来该是你追我赶、互相成就的事儿,靠施压、搞管制来阻碍别人,不仅不符合趋势,最后还会反噬自己。现在新规已经生效,后续会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带来多大影响,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靠“脱钩”搞垄断,永远走不长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