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历史性拒绝美国,西班牙人首次更偏向中国。”这是西班牙牙皇家埃尔卡诺研究所第45期民意风向调查报告的结论。调查报告还显示,西班牙民众对美国的态度呈现负面趋势,西班牙人对中国的好感度首次超过美国。
这个民意是在美国的大本营欧洲,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拒绝美国、选择中国的倾向更加明显。特朗普着急向14个国家征收关税,试图扭转局面,但是结果却让他非常失望。一场豪赌变成外交灾难,关税利刃回刺美国自身,单边主义高墙在14国的集体抵抗前轰然倒塌。
1
分化瓦解,特朗普的“关税闪电战”策略终成败局,14国都很强硬,没有一个国家选择妥协。2025年7月7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特朗普签署了14封关税通知函。这些函件飞向亚洲的日本、韩国、泰国、缅甸,欧洲的塞尔维亚、波黑,非洲的南非、突尼斯等国家。特朗普的策略十分明确,那就是必须通过这次关税赢取现实利益,帮助美国摆脱困境。
特朗普想把14国当软柿子捏,然后实施分化瓦解的策略。特朗普想要从这14个国家身上打破僵局,然后整体实现自己的战略布局。特朗普的团队笃信美国手握王牌,美国凭借全球16%的进口市场份额,足以迫使贸易伙伴妥协。特朗普首先宣布的14个国家包括日韩等最容易拿捏的盟友,也包含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这样相对弱小的国家,核心目的就是杀鸡儆猴。
可是形势显然超出特朗普预期,14个国家的态度都很强硬,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妥协,就连此前态度犹豫的泰国这次也选择强硬。地时间9日,针对美国将对日本征收25%关税问题,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日本国内将团结一致守护国家利益,在不容妥协的事情上不会妥协,绝对不会牺牲。泰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披猜表示:“我们会战斗到底!”
韩国等其他国家也明确表示绝对不会妥协,将战斗到底,他们都举行相应内部会议,统一精神、凝聚意志。尽管这14个国家没有一起商议对策,但他们却不约而同的选择硬刚美国,这对于特朗普而言确实是不小的打击。迫于无奈,特朗普再次延迟征收关税时间,给谈判留下空间。特朗普当天签了总统令:将关税执行期延长到8月1日。特朗普希望这14个国家在8月1日前服软。
特朗普低估这14个国家,陷入到了战略误区之中。没有一个国家妥协,这让特朗普十分尴尬。除了尴尬之外,还有美国面临的战略失败可能。特朗普明显存在战略误判,存在三个致命认知误区。将关税视为“万能武器”全面出击;严重低估关税战的政治外溢效应;决策专业性严重缺失,这三个误区也决定了美国策略注定失败。
2
形势不妙,特朗普对华态度改变,开始有求于中国。14国全部都不妥协,导致特朗普策略破产处境变得被动。分析解读在局势不妙背景下,特朗普喊话中国,强调与中国谈判非常公平,“我本人跟中国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希望在几周内,再跟中国同行会面。很显然,这个时候特朗普有求于中国,希望与中国尽快达成较好协议。
此前特朗普还强调与中国谈判非常难,现在14国都拒绝妥协,特朗普态度就明显改变,称与中国的贸易“非常公平”,很显然态度明显转变了。特朗普迫切希望中国的稀土,因为美国相关企业快撑不住了。数据显示,中国掌控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应。一架F-35战机需要410公斤稀土材料,一艘核潜艇的消耗量更是高达4吨。没有稀土,美国的军工生产线将陷入瘫痪。当然除了稀土之外,特朗普也想通过与中国谈判成功起到示范作用。
3
历史转折,单边主义的黄昏时刻,新秩序曙光开始出现。特朗普自从实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以来,可谓是屡屡碰壁。从目前态势看,特朗普这一次注定要遭遇失败,世界的历史将会以这个世界为转折点。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曾引发全球贸易崩塌,近一个世纪后,特朗普故伎重演,导致历史教训被重蹈覆辙。幸运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已具备抵御单边主义的能力。
特朗普关税战的失败正在催生全新的国际贸易秩序。区域贸易协定价值凸显。企业开始借力RCEP、CPTPP等区域协定,灵活运用原产地累积规则规避高关税壁垒。产品竞争逻辑发生本质变化。中国企业正加强专利壁垒与技术护城河,通过标准制定提升竞争力,同时推动品牌高端化转型,面向海外B2B市场定制化交付。
历史转折点往往在不经意间降临。当特朗普的关税信件飞向14国首都时,他期待的是一个个迅速投降的白旗。但现实给了美国单边主义一记沉重耳光。单边主义的黄昏已经降临,而多极世界的黎明,正从东方开始亮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