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向全球170多个国家发出关税通知信函,扬言要实施“对等关税”,以此来保护美国的经济利益。
这消息一出,全球都炸了锅。可就在这份涵盖170多国的关税清单里,中国却像个“隐形人”,压根没被点名。这事儿让人忍不住想问:特朗普这是咋回事?为啥对全世界挥拳头,却唯独对中国“手下留情”?他到底在怕啥?
唐纳德·特朗普,1946年6月14日生在纽约皇后区,标准的美国“富二代”。他爹是房地产大亨,他自己也靠着房地产发了家,后来还搞了个真人秀节目《学徒》,靠着一张嘴和硬派作风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2016年,他凭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当上了第45任总统,2024年又卷土重来,成了第47任总统。这家伙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商人的那套谈判手段带进了白宫,尤其在贸易问题上,特别喜欢玩硬的。
特朗普一上台,就对全球化贸易开炮。他觉得美国在国际贸易里吃了大亏,制造业岗位流失,贸易逆差年年攀升,全都是因为“外国的便宜货”抢了美国的市场。所以他上任没多久,就开始大搞贸易保护主义。2018年,他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直接点燃了中美贸易战的导火索。同年,他又对加拿大、墨西哥、欧盟的钢铝产品下手,连盟友都不放过,理由是“保护美国工人和国家安全”。这套单边主义的玩法,搞得全球贸易乱成一锅粥。
到了2025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更狠了。他提出“对等关税”,简单来说,就是你对我商品收多少税,我就对你收多少,甚至更高。7月4号,美国独立日那天,他正式签发文件,要对全球170多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开征关税,税率从10%到70%不等。这摆明了是要跟全世界干一架。可有意思的是,中国居然不在这个名单里。这到底是咋回事?咱接着往下看。
2025年7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忙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开始给各国寄关税通知信函。特朗普这招“对等关税”,听着挺公平,其实是个幌子。他的真实目的是用高关税当大棒,逼各国在贸易谈判里低头。比如说,越南对美国商品是零关税,但美国却要对越南商品收20%的税;英国也一样,被要求接受10%的关税。这种“对等”根本就不对等,特朗普想要的是美国占尽便宜。
各国反应那叫一个五花八门。英国和越南最先扛不住,7月6号就跟美国签了协议,接受了10%和20%的关税。印度和韩国也坐不住了,分别在7月8号和9号签了15%和12%的关税协议。可欧盟和日本不吃这套,直接摆出强硬态度,说要通过世界贸易组织(WTO)告美国。WTO也在7月10号发了声明,批评美国的单边关税违反国际规则。可特朗普压根不搭理,继续我行我素。
这场全球贸易大乱斗里,中国却像个局外人,没收到任何信函。这事儿有两层原因。第一,中美之间有个关税暂停期,从5月12号开始,为期90天,到8月初才到期,跟7月9号的全球关税截止日不重合。第二,也是更关键的,美国知道跟中国硬碰硬,代价太大。
2025年4月,特朗普刚提出“对等关税”的时候,中国就给了他一记重拳:对美国商品加征34%的关税,还对在华美企搞了个反垄断调查。更狠的是,中国直接限制了重稀土的出口。这招太要命了,因为稀土是芯片、导弹这些高科技玩意儿的核心原料,中国这一手直接掐住了美国的命脉。
美国那边也不是没反应。4月10号,特朗普在白宫听报告时,幕僚就警告他:“要是稀土断了供,我们的芯片和武器生产就得停摆。”这还不算完,关税战还让美国国内物价蹭蹭涨,超市里的东西贵得离谱,汽油价格也跟着飙。老百姓怨声载道,共和党内部都开始嘀咕,说再跟中国杠下去,2026年的中期选举怕是要凉。
所以到了7月初,美国悄悄取消了对中国出口芯片设计软件、乙烷和C919发动机的禁令,明显是想缓和一下局势。
中国在这场贸易大战里能独善其身,不是没道理的。先说经济实力,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那叫一个牛,市场也大得吓人。美国从日常消费品到高科技零件,很多东西都离不开中国。2025年4月,中国对美国的“对等关税”反击快准狠,34%的关税加上稀土限制,直接让美国尝到了苦头。这说明中国不光有实力,还有反制的底气。
再看看欧盟和日本,虽然也对特朗普的关税不爽,但它们要么实力不够,要么在安全上靠着美国,只能捏着鼻子忍了。可中国不一样,中国这些年一直在搞技术自立,关键领域尽量少依赖别人,还在国际上推多边合作,地位越来越稳。2025年7月,中方官员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了句挺硬气的话:“贸易得是互利的,不是谁想霸凌就霸凌。”这话一出,好多国家都点头称是。
还有个杀手锏,就是稀土。中国手里攥着全球大部分的稀土供应,美国的高科技和国防产业离了这东西玩不转。2025年4月,中国一限制重稀土出口,美国的芯片厂和军工企业就慌了。这时候特朗普才明白,有些东西不是想打就能打的,中国要是真翻脸,美国自己也得跟着疼。
特朗普这场关税战,短期内是吓住了几个国家,像英国、越南这些都老老实实签了协议。可长远来看,这招单边主义的局限性也暴露出来了。全球贸易格局开始变样,各国都在重新思考啥叫公平贸易。欧盟和日本这些盟友虽然签了协议,心里肯定不痛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算了笔账,说要是关税战全面打起来,全球GDP增长得下滑1到2个百分点,这可不是小数目。
美国国内也没好到哪去。关税一加,进口商品价格涨,老百姓买东西得掏更多钱,日子不好过。汽油价格也因为供应链问题跟着涨,特朗普的支持率都开始晃悠了。共和党内部有人放话,说再跟中国硬碰硬,2026年的选举怕是悬。所以特朗普才赶紧“降温”,取消了对中国的几项出口禁令,想稳住局面。
中国呢,反倒在这场乱局里站稳了脚跟。靠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精准的反制,中国不仅躲过了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还在全球贸易里越来越有话语权。中国一边加速技术研发,一边在国际上推多边合作,慢慢把自己的位置夯实了。
特朗普这场“向全世界开战”的戏码,看似声势浩大,可中国愣是没被他拉下水。这说明啥?真正的博弈,拼的不是谁嗓门大,而是谁底气足。特朗普想靠关税压服全世界,结果发现中国这块骨头不好啃,反而让美国自己有点骑虎难下。未来全球贸易会咋走?估计得更讲公平和互利,单边霸凌那一套,怕是越来越行不通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