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才 墨西哥突然宣布了 9月26日,墨西哥经济部宣布对原产中国的2—19毫米有色浮法玻璃启动反倾销调查,公告次日起生效。 涉案产品正是建筑幕墙、冰箱彩晶门最常用的“着色玻璃”,海关税号7005.29.99。倾销调查期锁定2024全年,损害追溯三年,申请方Vitro等三家公司掌握墨西哥82%的浮法产能。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墨出口该规格玻璃1.7亿美元,同比增34%,市占率从28%飙到51%;同期墨西哥本土价格下滑12%,企业毛利被压到现金成本线以下。USMCA原产地规则2025年进一步收紧,墨厂商担心中国玻璃借道转口美国,于是抢先按下“反倾销”按钮。 若最终裁定倾销成立,中国南部十余条生产线将直面30%左右的临时关税,年损失或超5000万美元;而墨西哥家电、光伏组件成本随之抬升3%—5%,价格可能转嫁给北美消费者。欧洲玻璃厂商已悄悄提价5%,准备接盘订单。 在我看来,这并非简单的低价伤人,而是墨西哥在USMCA框架下的“预防性封锁”——把潜在转口漏洞提前焊死。中国玻璃的规模优势再强,也绕不开“地缘规则”这道新关税墙。 接下来关键节点:10月30日前中方须提交问卷;2026年2月初裁,9月终裁,措施可长达5年。 如果税率真冲过25%,中国厂商会转战东南亚借原产地“洗国籍”,还是干脆赴墨建厂,用就业换市场?留言区等你拆招。#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