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全知的修拉哈特
喜大普奔啊,在军迷朋友们苦苦等待多日后,今天终于等到了。就在今天下午,中国军号、人民海军、央视新闻密集发布新闻:歼-15T 、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于此前完成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标志着福建舰具备了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
这是我国航母发展历程中取得的又一次突破,对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而放眼全球,中国海军也创造了多个纪录:
- 歼-35是全球首款海上电磁弹射的五代机;
- 歼-15T是全球首款海上电磁弹射的双发重型战斗机;
- 福建舰是全球首款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
眼下福建舰正在南海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预计将于下月在三亚军港正式入列。此时公开相关新闻,也是对前一段时间试航工作的总结。是的,你没有看错,今天公开的视频和照片都是去年9月第四次海试到今年5月第八次海试之间拍摄的。
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三型舰载机的起降训练工作,放眼全球都是绝无仅有的,福建舰是新型号首舰、更是我国首艘电磁弹射航母,而歼-35和空警-600也是全新研发生产的新型舰载机,地面训练又不能全面模拟海上情况,两艘滑跃航母在起降方式上则存在巨大不同。可以说,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完成弹射起飞与电磁拦阻训练,不仅依靠海军与科研人员的辛勤汗水,也证明了福建舰弹射-拦阻系统与三型舰载机的可靠性成熟性。
放眼全球,当前有弹射型航母的仅有美国和法国,其中美国有10艘采用C-13蒸汽弹射器的尼米兹级航母艘,1艘采用EMALS电磁弹射器的福特级航母;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采用从国进口的C-13蒸汽弹射器。而这13艘航母都采用了核动力,除了提供推力,也保障了弹射系统的强大供能需求。
美国一度有专家扬言,没有核动力的澎湃动力,是搞不了弹射起飞的。
在马伟明和湘电动力等国内先进军工个人与团体的努力下,我们掌握了先进的综合电力系统与电磁弹射系统,不仅仅福建舰能够搭载电磁弹射器,甚至076型两栖攻击舰也将其做为标配,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并提高了部署灵活性。
传统蒸汽弹射的原理是通过将高压蒸汽注入气缸使其带动活塞运动提供前向推力,固定的气缸容量使其推力区间调节困难,而且阀门开启后的弹射过程也有其特定的加速曲线。这就使得航母对舰载机极为挑剔:不管你是什么类型的飞机,最好起飞重量非常接近,不然我的力度可能太大或者太小。牵引杆一定要非常结实,不然一使劲就给你拉断了。
而电磁弹射则是通过高压电力产生磁力进行助推,推力大小可以在任意区间无极调节,而且加速过程相对线性,没有那么“猛”,这就使得电弹相对不挑舰载机重量和类型,三种飞机之间随意切换效率大大提高,短期内完成三种飞机的起降训练任务也得益于电磁弹射的优异特性。
2005年,美国海军新一代航母福特号切钢板开始建造,揭开了电磁弹射的新时代,2017年,历经各种坎坷的福特号终于服役,而后就迎来了一系列糟心事:电磁弹射系统、武器升降机、以及推进系统等屡屡爆出各种故障与可靠性问题。时任总统特朗普一度呼吁要把其电磁弹射器拆掉换成传统的蒸汽弹射。
到了2021年福特号终于通过作战能力认证测试实现初步作战能力,然而到了如今的2025年,这艘最强航母的甲板上依然没有五代机F-35C的身影。
这里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冷战后美国军工的效率低下且缺乏协调,福特级在设计阶段时F-35项目也在设计阶段,这与国内如今的情况类似,但航母设计建造部门亨廷顿英格尔斯造船厂与战斗机研发单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电磁弹射器制造商通用原子公司之间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其结果就是2019年服役的F-35C并不适配2017年服役的福特号航母。福特号必须返厂大修进行开膛破肚的改造才能兼容F-35C战机。
而福特级的二号舰肯尼迪号,建造始于2011年,比福建舰早了足足6年,到了2020年终于意识到问题,通过一份新发的修改合同要求服役就支持F-35C,而这艘航母的交付时间已经从今年推迟到2027年,直接没有开始试航工作。
不知不觉间,福建舰在这场龟兔赛跑中已经成为赢家,率先实现对五代机的电磁弹射,践行了马院士那句“领先就领先美国”,而这样的领先,未来我们还会见到越来越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